辞多受少:谦逊与节制之美
读音
cí duō shòu shǎo
含义
“辞”指推辞、拒绝;“多”表示数量大;“受”指接受;“少”表示数量小。整体意思是推辞得多,接受得少,形容人谦逊有礼,不贪图利益,懂得节制。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出使晋国,晋国大夫叔向设宴款待。晏婴在宴席上“辞多受少”,只象征性地品尝菜肴,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叔向赞叹道:“晏子可谓知礼矣!” - 《礼记·曲礼上》: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但古人也强调“受惠不忘报”,因此“辞多受少”成为君子处世之道,既表达感激,又不过分索取。 -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
朱熹谈及修身时提到:“君子接物,辞多受少,所以养廉也。”强调这一品德对培养廉洁的重要性。
近义词
- 却之不恭:拒绝别人的好意显得不礼貌,但“辞多受少”更强调主动节制。
- 谦让未遑:谦虚退让,来不及接受,侧重态度而非行为。
- 知足不辱:懂得满足可避免羞辱,与“辞多受少”的克制精神相通。
反义词
- 贪得无厌:贪婪索取,不知满足。
- 来者不拒:对利益一概接受,毫无节制。
-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与“受少”形成鲜明对比。
例句
小学阶段:
- 老师奖励小红两本笔记本,她辞多受少,只拿了一本。(二年级)
- 奶奶给弟弟一大包糖果,他辞多受少,只挑了两颗。(三年级)
中学阶段:
- 公司年会上,领导提议给他加薪,他却辞多受少,只接受了小幅调整。(高一)
- 面对粉丝的贵重礼物,这位明星一贯辞多受少,只收下信件表达感谢。(高二)
大学及成人使用:
- 在学术合作中,他总辞多受少,将研究经费更多地分配给团队新人。
- 慈善拍卖会上,这位企业家辞多受少,高价拍下藏品后转赠博物馆。
错误用法
- 混淆语境:
× “他辞多受少,拒绝了所有帮助。”
(“辞多受少”并非完全拒绝,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少量。) - 褒贬误用:
× “小偷辞多受少,只偷了一点钱。”
(该成语仅用于正面形容谦逊,不可用于贬义场景。) - 对象错误:
× “这棵树辞多受少,只长了几片叶子。”
(成语描述人的行为,不能用于无生命或非主观事物。)
“辞多受少”不仅是语言中的瑰宝,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这一品德尤显珍贵——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风度,在于取舍之间的从容。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撙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撙”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为抑制、节省。文章详细解析了撙的含义,并举例说明了在节约用度、控制马驯服、饮食等方面的应用。
敬谢不敏是什么意思
敬谢不敏是一个古代成语,读音为jìng xiè bù mǐn。其含义是恭敬地表示无法胜任或不能完成某事,表达对任务或挑战的谦虚和拒绝。敬谢不敏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用于表示下属或臣子对上级的尊重和自己的谦逊态度。近义词包括谦逊推辞、自愧不如和婉言谢绝,反义词为勇往直前、欣然接受和不甘示弱。在用法上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自夸或在与谦逊无关的情境中使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敬谢不敏在不同场合下的正确使用方式。
采及葑菲
采及葑菲是指采集各种野生植物并广泛吸取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比喻。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用来形容晋国大夫叔向的博学多才。采及葑菲的近义词包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固步自封等。该成语的正确用法是广泛地吸取各种有益的养分和知识,不拘一格地学习和成长。文章通过多个例子阐述了采及葑菲的实际应用和错误用法。
傲世轻物
傲世轻物的读音及其含义,指人态度高傲,不把世俗人和物放在眼里,形容人狂妄自大、傲慢不羁。该成语的出处不可考,但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历史文献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傲世轻物的近义词有傲慢不逊、目空一切等,反义词有虚怀若谷、谦恭有礼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贬低他人或表达过于自大的情境,应正确运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闭门塞窦
本文介绍了成语“闭门塞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形容人非常谨慎,对外界保持封闭态度,不轻易露面或接受他人来访。其典故可能与古代军事或防御策略有关。使用时要结合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却之不恭是什么意思
"却之不恭"是一个成语,意为拒绝别人的好意或邀请时,如果不接受会显得不恭敬。其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表示在接受或拒绝时应有谦虚恭敬的态度。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谦逊有礼、虚心接受、婉言谢绝等,反义词为傲慢无礼、断然拒绝等。使用却之不恭时需注意语境,不应在不需要拒绝或贬低他人的情况下使用,同时考虑具体情况,避免随意使用。
骄侈暴佚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骄侈暴佚”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与反义词。文中详细解释了“骄侈暴佚”指骄横奢侈、荒淫无度的意思,并举例说明了其用法。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在使用“骄侈暴佚”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其形容温和、谦逊的性格或平凡的生活方式等。文章旨在让读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该词汇。
虐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虐”的音、部首、笔顺等内容,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包括残暴狠毒、灾害等形容词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侵害、残害等动作含义。同时,也阐述了其引申义如轻视、戏谑等。此外,“虐”字在古籍中也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请根据我提供的文章内容,按照要求的输出格式写一段摘要。本文介绍了汉字“虐”的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阐述了其含义,包括残暴、灾害等形容词用法,以及作为动词的侵害、残害等动作含义。同时,还探讨了其引申义如戏谑、轻视等。文章还涉及“虐”字在古籍中的不同用法和含义。
惩忿窒欲
本文介绍了成语“惩忿窒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克制愤怒和抑制欲望,源于古代道德教诲,旨在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理智。其近义词包括克己复礼、戒忿窒欲等,反义词则为放纵欲望、情绪失控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并指出了其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