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约近里
读音
biān yuē jìn lǐ
含义
“鞭”指鞭策、督促;“约”指约束、节制;“近”指接近;“里”指内在本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严格的约束和督促,使人或事物回归到本质或正道。
典故
- 《论语·雍也》: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指内在本质,“文”指外在修饰,强调内外平衡,与“鞭约近里”有相通之处。
- 《孟子·离娄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强调通过自我约束和修养达到更高境界,与“鞭约近里”的理念相似。
- 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学者须是鞭约近里,方能见得本心。”朱熹认为治学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回归本心。
近义词
-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制。
- 反躬自省:自我反省,回归本心。
- 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
- 修身养性:修养身心,提升内在品质。
反义词
- 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任其发展。
- 恣意妄为:放纵行为,不加节制。
- 骄奢淫逸:生活奢侈放纵,不守规矩。
- 随波逐流:不加思考,盲目跟随他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告诉我们要“鞭约近里”,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简单理解)
- 小学高年级:学习不能马虎,要“鞭约近里”,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强调自律)
- 初中:他在书法练习上“鞭约近里”,每天坚持临摹,进步很快。(具体行为)
- 高中:治学之道,贵在“鞭约近里”,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成就。(学术层面)
- 大学及以上:真正的学者应当“鞭约近里”,不追求浮华,而是深入本质。(哲学思考)
- 职场:公司管理需要“鞭约近里”,既要激励员工,也要规范制度。(管理应用)
-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孩子要“鞭约近里”,不能一味溺爱。(教育理念)
- 体育训练:运动员的训练必须“鞭约近里”,科学安排,不能松懈。(体育领域)
- 艺术创作:画家“鞭约近里”,反复打磨每一笔,追求极致。(艺术领域)
- 个人成长:人生路上,唯有“鞭约近里”,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励志格言)
错误用法
- 误用为“鞭策他人”:
❌ 错误例句:老板“鞭约近里”地批评员工,导致大家压力很大。
✅ 正确理解:成语强调自我约束,而非单纯指对他人的严格要求。 - 误用为“简单约束”:
❌ 错误例句:他“鞭约近里”地少吃了一顿饭。
✅ 正确理解:成语强调深层次的自我修养,而非表面的行为限制。 - 误用为“严厉惩罚”:
❌ 错误例句:法律“鞭约近里”,对犯罪者绝不姑息。
✅ 正确理解:成语不适用于外部强制手段,而是指内在的自我要求。
“鞭约近里”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通过自我约束和修养回归本质,适用于治学、修身、管理等多个领域。正确理解和使用它,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精准深刻。
你可能感兴趣
返观内照
“返观内照”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通过内视、内听、内感等方式观察自我内心,反思自我,以认识自我和洞察事物本质。其源于道家经典中的修身养性论述,没有特定的典故出处。这一方法的目的是自我完善和提升,适用于个人内心调整和行为改进。近义词包括内省、自省等,反义词为缺乏自我观察和反思的状态和行为。在使用返观内照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用词搭配,避免误解和错误用法。通过返观内照,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卑以自牧
本文介绍了“卑以自牧”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阐述了其内涵和价值。文章指出,“卑以自牧”是一种保持谦卑自我修养和约束的品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内涵。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的事迹体现了这一理念。使用“卑以自牧”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场合、语境以及与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避免滥用或误解。
严于律己是什么意思
严于律己的读音严于律己的读音为:yán yú lǜ jǐ,其中“严”表示严格,“于”是介词,“律”是约束、规定的意思,“己”指自己。严于律己的含义严于律己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高度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这种自我约束和规范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上,也体现在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严于律己的典故严于律己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认为人应该通过自我约束和规范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在历史上,许多儒家学者都以严于律己为座右铭,通过自我约束和规范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故事也体现了严于
立身行己
立身行己是一个源于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其拼音为lì shēn xíng jǐ,含义是通过言行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格。该成语强调了自我修养和行为表现的重要性,并源于许多古代文献和名人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修身齐家、自律自重和立德立言等,反义词则是自暴自弃、轻浮放肆和虚伪欺诈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以立身行己为准则,言行一致,赢得他人的尊重。但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理解和误用,要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保持其积极意义和价值。
返观内视
“返观内视”是一个源自道家思想的汉语成语,读音为fǎn guān nèi shì。它意味着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反思自我,审视思想、行为和情感状态,以修正不足和错误。这个成语强调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的精神,是一种内省的修养方式。其典故可追溯到《庄子》中的“反其观也”,表达人们应以有限的生命去观察、反思无限的知识和世界。近义词包括自我反省、内省自察和自我审视等。反义词则是盲目自大、妄自尊大和不思进取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随意使用、用法不当、过度解读和用于贬义等错误用法。
返视内照
“返视内照”是一个成语,意为自我反省和审视内心。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不仅要从外部寻找原因,还要审视自己的内心,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态度是否存在问题并改正。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内省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自我反省、内省自察等。反义词为盲目自大、自我陶醉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只关注表面现象或用于贬低他人。通过返视内照,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佩韦佩弦是什么意思
佩韦佩弦是一个古代成语,源于古代箴言和教诲。指以韦带自佩警醒约束,以弦自束比喻自律,象征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高尚品德。典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学生的教诲。此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自我警醒,保持高尚品德和行为的态度。其近义词为自律自省等,反义词为放纵无拘等。常被误用为外在束缚,应正确理解其内心自我约束和自律的含义。
砥砺廉隅
砥砺廉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lì lián yū,表示人通过自我修养和锻炼,使品行正直、道德高尚。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等,反义词为贪赃枉法、卑躬屈膝等。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混淆。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些人以砥砺廉隅为人生信条或座右铭,以表达其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
砥节厉行
砥节厉行的读音是dǐ jié lì xíng,意味着磨炼品行、努力实践并表现优秀行为。这一成语的出处难以确证,但一直传承着磨砺品行和实践优秀道德行为的精神。砥节厉行的近义词包括励精更始、砥身砺行等,反义词则是放荡不羁、苟且偷安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避免错误地将其用于描述表面行为或形式主义,而应描述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品行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例如,“他砥节厉行,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行,深受众人敬重”。
反躬自问
反躬自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ǎn gōng zì wèn,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该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体现了对自我反思和修养的重视。反躬自问的近义词有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等,反义词是不自省。在日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反躬自问都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能帮助我们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修养。但需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如在贬低他人或逃避责任的场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