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获命:谦辞背后的深意
读音
cí bù huò mìng
含义
- 辞:推辞、拒绝。
- 不:否定词,表示未能。
- 获:得到、获得。
- 命:命令、指示。
整体含义:指推辞却未能得到允许,常用于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得不接受某项任务或荣誉。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武因功受赏,他推辞说“辞不获命”,最终接受封地。这是最早记载的用法之一。 - 《后汉书·杨震传》:
东汉名臣杨震被举荐为官时,多次推辞未果,最终“辞不获命”而赴任,体现了古代士人的谦逊品格。
近义词
- 却之不恭:拒绝反而显得失礼。
- 恭敬不如从命:谦逊接受比坚持推辞更合适。
- 勉为其难:勉强去做不愿或困难的事。
反义词
- 当仁不让:面对责任主动承担。
- 欣然受命:愉快地接受任务。
- 固辞不受:坚决推辞不接受。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让我当班长,我“辞不获命”,只好答应了。(简单场景)
- 小学高年级:爷爷被推选为社区代表,他“辞不获命”,最终认真履职。(生活化)
- 初中:校长委任他主持校庆活动,他“辞不获命”,连夜制定了计划。(责任场景)
- 高中:面对学术奖项提名,教授“辞不获命”,在感言中强调团队贡献。(正式场合)
- 大学/职场:公司任命他为项目总监,他“辞不获命”,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专业语境)
(其他例句略,可根据年级调整复杂度和场景)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被迫接受”:
- ❌ “老板扣我工资,我辞不获命。”
- ✅ 正确场景:用于自愿但谦逊的接受,非强迫。
-
与“无可奈何”混淆:
- ❌ “下雨没带伞,我辞不获命淋湿了。”
- ✅ 仅用于人事委派或荣誉授予。
-
主语错误:
- ❌ “小狗辞不获命吃了药。”
- ✅ 主语应为有自主选择能力的人。
总结:“辞不获命”是中华礼仪文化的缩影,既体现谦逊,又暗含责任感。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消极被动的词汇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庆功宴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庆功宴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庆功宴是古代庆祝战争胜利、嘉奖英勇将士的重要场合,常被古诗词所描绘。文章列举了多篇描写庆功宴的古诗词,并逐一进行解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庆功宴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包括古人对英勇、忠诚和荣誉的崇尚,以及庆功宴在现代的演绎和发展。通过庆功宴的古诗词和文化传承,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现代人对卓越和奋发向前的追求。
身退功成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身退功成”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完成使命或任务后主动或被动地退隐,而其功绩或成果却留存下来,强调人的谦逊、退让和成就的持久性。文章提供了有关“身退功成”的多个典故、例句,并明确指出其误用情况。
敬谢不敏是什么意思
敬谢不敏是一个古代成语,读音为jìng xiè bù mǐn。其含义是恭敬地表示无法胜任或不能完成某事,表达对任务或挑战的谦虚和拒绝。敬谢不敏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用于表示下属或臣子对上级的尊重和自己的谦逊态度。近义词包括谦逊推辞、自愧不如和婉言谢绝,反义词为勇往直前、欣然接受和不甘示弱。在用法上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自夸或在与谦逊无关的情境中使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敬谢不敏在不同场合下的正确使用方式。
不敢自专
不敢自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gǎn zì zhuān,表示不敢独自决定或擅自行动。其意味着在面对重要事情时会考虑他人意见和看法,尊重权威和传统,谨慎行事。该成语源于古代对尊重和谦逊的重视,描述一个人处理重要事情时不会擅自做主,而是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其近义词包括虚心请教、慎重其事等,反义词则是独断专行、擅自行动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词语等。文章通过例子详细解释了不敢自专的恰当用法。
称心满意
称心满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事或某物符合人的心意,使人感到满足和愉快。其读音:chèn xīn mǎn yì。这个短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广泛被用于形容人们的满意和满足。它的近义词如心满意足、如意算盘等,都传达了相似的含义。反义词则包括失望、不满等。通过多个例句可以了解到,称心满意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各种事物和情况的满意和满足。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滥用词语以及与其他词语混用而产生歧义。
跋扈自恣
本文介绍了成语“跋扈自恣”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通过举例说明其用法。该成语指人傲慢不羁,放肆无忌,任意妄为,不受约束,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通常带有贬义,用于形容不良行为或态度。错误用法包括用于形容艺术风格或文学创作,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可能给人留下不礼貌、不尊重的印象。
避让贤路
避让贤路的读音为bì ràng xián lù,意味着主动退位让贤,把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源于古代典故,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推荐弟子退位让贤的故事。该成语表达了谦逊有礼、不争功夺利的精神。近义词包括辞官让位、退位让贤、引退让贤等。反义词为争权夺利、贪位慕禄、恃权傲物。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进行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滥用。
侈恩席宠
侈恩席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ēn xí chǒng,意指过分受到恩宠而享受荣华富贵。该词源于古代,常用来形容因受到过分的宠爱而变得骄傲自大、忘乎所以的人或集团。典故中常涉及皇帝对臣子的过度宠信导致的权力滥用现象。近义词包括恃宠而骄、恃功自傲等,反义词为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等。在日常生活中,不应因受到他人关注而变得骄傲自大或滥用权力。
傲睨一世
傲睨一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ào ní yī shì,含义为形容一个人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可一世的态度和气质。这个成语表达了一个人对于自己、世界的傲慢和自信。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近义词包括自命不凡、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反义词包括谦逊有礼、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匹配含义,避免错误使用导致语义上的误解或歧义。文章中提到,傲睨一世的错误用法示例包括走进教室这一动作并不能体现傲睨一世的态度等。
谨谢不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谨谢不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恭敬地推辞并自谦能力不够,源自《左传》和《论语》中的记载。近义词包括敬谢不敏、辞谢不任等,反义词为欣然接受、勇挑重担等。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同时提醒读者注意其误用情况,如推卸责任和不当使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