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上阵

赤膊上阵

读音

chì bó shàng zhèn

含义

  • :裸露、光着。
  • :胳膊、手臂。
  • 上阵:上战场或参与战斗。

整体含义:原指光着膀子上战场,形容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投入战斗或竞争。现多比喻做事毫无顾忌、全力以赴,甚至有些鲁莽。

典故

  1. 《三国演义》中的许褚
    曹操麾下猛将许褚,性格刚烈,作战勇猛。一次与马超交战时,他脱去铠甲,赤膊上阵,与马超大战数百回合,最终不分胜负。这一典故成为“赤膊上阵”的经典来源。
  2. 民间传说
    古代一些勇士为了显示自己的无畏,故意不穿铠甲上阵,以震慑敌人。这种“赤膊”行为象征着无所畏惧,但也带有一定的冒险性。

近义词

  1. 孤注一掷:比喻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次行动上,不顾后果。
  2. 破釜沉舟:形容下定决心,不留退路。
  3. 奋不顾身:形容勇往直前,不考虑自身安危。
  4. 全力以赴:用尽全力去做某件事。

反义词

  1.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顾虑太多,不敢放手去做。
  2.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
  3. 谨小慎微:形容做事过分小心,不敢冒险。
  4. 留有余地:做事时保留一定的退路,不孤注一掷。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拔河比赛中“赤膊上阵”,拼命拉绳子。
    • 小华为了赢得比赛,“赤膊上阵”地练习跑步。
  2. 小学高年级

    •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决定“赤膊上阵”,拼尽全力。
    • 在辩论赛上,他“赤膊上阵”,毫不退缩地反驳对方。
  3. 初中

    • 为了完成项目,他“赤膊上阵”,连续加班三天。
    • 面对舆论压力,他选择“赤膊上阵”,直接公开回应。
  4. 高中及以上

    •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企业“赤膊上阵”,不惜打价格战。
    • 面对危机,他“赤膊上阵”,亲自指挥团队解决问题。

错误用法

  1. 形容穿衣少(错误):

    • ❌ 夏天太热,他“赤膊上阵”去逛街。(正确说法:他光着膀子去逛街。)
    • ❌ 她“赤膊上阵”穿了一件吊带裙。(正确说法:她穿了一件吊带裙。)
  2. 形容轻松应对(错误):

    • ❌ 他“赤膊上阵”地完成了作业。(正确说法:他轻松完成了作业。)
    • ❌ 考试时他“赤膊上阵”,一点也不紧张。(正确说法:考试时他从容应对。)
  3. 形容毫无准备(错误):

    • ❌ 他没复习就“赤膊上阵”去考试。(正确说法:他没复习就去考试。)
    • ❌ 她“赤膊上阵”参加比赛,结果表现很差。(正确说法:她毫无准备就去比赛。)

“赤膊上阵”强调的是一种不顾一切、全力以赴的态度,而非字面上的“不穿衣服”或“轻松随意”。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赤膊上阵.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被甲枕戈

“被甲枕戈”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èi jiǎ zhěn g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时刻准备着战斗或奋斗的状态,表达高度警觉、紧张或勤奋刻苦的含义。其典故出自《晋书·刘琨传》,用来形容人怀有报效国家的志向,随时准备为国家出力。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严阵以待、枕戈饮胆、磨刀霍霍等,反义词包括松懈怠慢、安于现状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搭配以及避免滥用。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场合不当、搭配错误以及滥用成语。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指导。

豆分瓜剖

本文介绍了成语“豆分瓜剖”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应用。该成语用来形容将事物分割得非常细致、彻底,常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细致分割或处理。典故源自古代农耕生活,常用来分配物品。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但需注意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非专业领域的错误用法,如搭配不当和过度使用。

成败在此一举

本文介绍了成语“成败在此一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举足轻重、一锤定音等,以及反义词如无关紧要等。文章还列举了多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同时指出在哪些场合下应谨慎使用以避免滥用或误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朝不保夕

“朝不保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极度困苦、危险或不安定,源自古代的战争和灾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生命或健康状况非常危险。近义词包括生死未卜、危在旦夕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高枕无忧等。然而,使用此成语需避免滥用场合和误用对象,要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在生活中,身患重病、战乱时代或经济困难等情况下可以使用此成语来形容生活的困境。

破釜焚舟是什么意思

破釜焚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ò gǔ fén zhōu。该成语意味着不留退路,决心坚持到底。其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为激励士兵而命令破釜焚舟,决一死战。该成语也描述了做事果敢、决绝的态度。近义词包括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和孤注一掷,反义词为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和退避三舍。在日常交流中,需避免随意或误用该成语。更多信息可进一步了解。

备多力分

备多力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èi duō lì fēn。其含义为准备充分且力量分配合理,强调在面对任务或挑战时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又要合理分配力量或资源。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近义词有“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和“未雨绸缪”,反义词为“措手不及”、“临阵磨枪”和“毫无准备”。在实际应用中,应正确理解和使用“备多力分”,避免误解和混淆。备多力分的核心在于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并合理分配力量,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朝不及夕

朝不及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jí xī。它用来形容情况紧迫、生活困苦或事情到了紧急关头。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的典故,描述了晋国的阳城太守孟氏的生活困境。近义词有危在旦夕、急如星火、刻不容缓等。反义词包括长久之计、安然无恙、悠然自得等。使用朝不及夕时需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避免误解或误用。

捱三顶五

本文介绍了成语“捱三顶五”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缓慢地持续进行某项工作或任务,有拖延之意。文章详细解释了其用法,并指出了与其他成语的区分。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一个成语,背后靠水作战,比喻在不利环境下决一死战,形容面对危机时的勇气和决心。其源自古代战争故事,如楚汉相争时期的垓下之战。近义词包括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等,反义词为束手无策、退避三舍等。该成语在句子中常表示关键时刻的拼搏与决心。然而,需避免滥用场景、改变原意及与其他相近成语的混用。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能更好地表达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

顶踵尽捐

本文介绍了成语“顶踵尽捐”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竭尽全力,毫无保留地奉献”,源于古代,形容人或集体在某方面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达到极点。本文还列举了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故事,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使用此成语的正确方式,避免误用和滥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