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不讨好
读音
chī lì bù tǎo hǎo
含义
- 吃力:花费力气,付出辛苦。
- 不讨好:得不到认可或回报,甚至可能招致埋怨。
- 整体含义:形容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可能被人误解或批评。
典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春秋时期,鲁国有人擅长织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绢,两人想搬到越国谋生。朋友劝他们:“越国人赤脚不穿鞋,披发不戴帽,你们的手艺在那儿根本用不上。”——比喻努力的方向不对,再辛苦也白费。 - 《庄子·列御寇》:
有人学屠龙术,耗尽家财学成,却发现世上无龙可杀。——暗指花费巨大精力做无用之事。 - 民间故事:
农夫帮邻居救火,自己却被烟熏得满脸黑灰,反被误认为是纵火者。——生动体现“付出反被冤枉”的无奈。
近义词
- 劳而无功:辛苦却无成效。
- 事倍功半:付出多,收获少。
-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无结果。
- 枉费心机:心思用错地方。
反义词
- 事半功倍:用力少收效大。
- 一举两得:一个行动双重收获。
- 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得利益。
例句
小学阶段:
- 小明熬夜做手工课作业,却因不符合要求被老师批评,真是吃力不讨好。
- 妈妈帮我整理书包,结果我找不到课本,反而怪她乱放。
中学阶段:
- 他主动帮同学补习,对方成绩没提高,反而抱怨他讲得太难。
- 社区志愿者清扫街道,却被居民指责“作秀”,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高中及以上:
- 公司推行新制度,管理层费尽心思解释,员工仍抵触,可谓吃力不讨好。
- 论文导师反复修改学生作业,学生却嫌要求严苛,双方都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僵局。
错误用法
❌ 场景1:用于纯粹的身体劳累。
- 错误例句:“跑完马拉松浑身酸痛,真是吃力不讨好。”
(修正:应改为“筋疲力尽”,因跑步本身是自愿锻炼,无“不讨好”之意。)
❌ 场景2:形容客观困难。
- 错误例句:“这个数学题真吃力不讨好。”
(修正:题目难易是客观属性,应说“棘手”或“难解”。)
❌ 场景3:结果未定时的预测。
- 错误例句:“我准备三个月备考,万一考不上就吃力不讨好了。”
(修正:结果未知时应用“白费功夫”,考后未达预期才适用本成语。)
注意:该成语强调主观努力与客观反馈的矛盾,需满足“付出+负面评价”双重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
拔苗助长
本文介绍了成语"拔苗助长"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急功近利、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指强行改变事物发展进程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文章通过农夫教育子女、企业追求短期利润和农业生产过度干预等例子阐述了拔苗助长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拔苗助长这一成语。
寸进尺退是什么意思
“寸进尺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ùn jìn chǐ tuì,用来形容做事或学习上取得一点进展后,又出现退步或倒退的情况,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源于古代典籍和战争战术,用以形象地描绘进展缓慢且时进时退的状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踌躇不前、步履维艰等,反义词为稳步前进、一帆风顺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与“进步”等词混用或在不适用的场合使用。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寸进尺退”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大言不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大言不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大言不惭指的是说话夸大其词,毫无顾忌,不知羞耻。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并列举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此外,还介绍了大言不惭在历史上的典故和故事,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文章最后指出了大言不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方式,避免给人产生负面影响。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什么意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故意掩饰或伪装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行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民间故事,原意是表示某处并没有藏有三百两银子。其近义词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都表示自作聪明、弄巧成拙的含义。反义词则强调真实、坦率的态度。该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警示人们不要自作聪明、掩盖真相,而是应该坦诚相待、光明正大。但也要注意避免在使用中出现错误,比如只重视表面功夫、逃避责任等。
大巧若拙是什么意思
大巧若拙的读音为dà qiǎo ruò zhu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技艺、智慧或策略高超却以朴实无华方式展现的人或事物,强调真正的技巧和智慧往往不显山露水。其源自古代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的智慧,并蕴含了许多历史典故。近义词包括深藏不露、朴实无华等,反义词则是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等。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滥用场合、误解含义以及随意搭配词语的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艺术作品、科研成果、建筑设计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好心做了驴肝肺是什么意思
“好心做了驴肝肺”是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出于好意却反被误解或遭受不公正待遇。该成语源自古代民间故事或某些历史事件,表示善良行为未得到应有回报或被误解。近义词包括“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等,反义词有“得心应手”、“善有善报”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消极解释和不适用场合。该成语用于描述付出努力却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遭遇误解的情况。例如,某人为了帮助他人却遭到误解或不领情,即可使用该成语来形容。
炊沙作糜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炊沙作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徒劳无功、枉费心机的行为,源自古代在沙滩上生火煮食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徒劳无功、劳而无功等,反义词为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错误使用的负面影响。
枉辔学步是什么意思
枉辔学步的读音读音:wǎng pèi xué bù标注拼音:wǎng(第三声),pèi(第四声),xué(第二声),bù(第四声)枉辔学步的含义“枉辔学步”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学习走路却因方法不当而走错了路,导致无法顺利前行。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忘掉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枉辔学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年轻人,看到别人走路走得很好,就想要学习。于是他开始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但因为方法不当,结果越走越错,最终不仅没有学会别人的走路技巧,还把自己原有的走路方式也忘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养伤身是什么意思
以养伤身的读音以养伤身:yǐ yǎng shāng shēn(注音)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过度保养或过度追求身体健康反而导致身体受损或过度疲劳的状态。其中,“以”表示因为、由于的意思,“养”表示保养、调养,“伤身”则表示因保养不当而伤害身体。以养伤身的典故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度锻炼、过度饮食补充营养,结果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这些例子都符合“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的近义词矫枉过正:指纠正偏差的行为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反而导致新的偏差。过度保养:指对某事物过度保护和保养,导致其失去自
避井入坎
本文介绍了成语“避井入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选择避开直接面对,进入另一个相对困难或危险的地方,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其典故源自古代生活和战争中的策略退避。近义词包括避重就轻、舍难取易等。反义词则是迎难而上、直面挑战等。在运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逃避困难或责任的行为,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