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提夕命
读音
chén tí xī mìng
含义
- 晨:早晨,清晨。
- 提:提醒,叮嘱。
- 夕:傍晚,晚上。
- 命:命令,嘱咐。
整体含义:形容长辈或上级对晚辈或下属的谆谆教诲,从早到晚不断叮嘱,体现关心和严格要求。
典故
-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为官清廉,常告诫子孙“暮夜却金”,即晚上也不接受贿赂,体现了他对家族品格的严格要求,类似“晨提夕命”的教诲方式。
- 《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在书中强调长辈应时刻教导子孙,使其明辨是非,符合“晨提夕命”的精神。
- 民间故事:古代一位严师每日晨起便督促弟子读书,傍晚检查功课,弟子终成栋梁,后人以此形容严格的教育方式。
近义词
- 耳提面命:贴近耳朵叮嘱,当面教导,形容恳切教诲。
- 谆谆告诫:反复耐心地劝告。
- 诲人不倦:教导他人时极有耐心,不知疲倦。
反义词
- 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展。
-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既不教导也不过问。
- 听之任之:放任不管,顺其自然。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妈妈每天早晨提醒我戴红领巾,放学又问我作业,真是晨提夕命。
- 老师晨提夕命地教我们写字,我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爷爷晨提夕命地叮嘱我“做人要诚实”,我牢记在心。
- 教练晨提夕命地纠正我们的游泳动作,大家进步很快。
初中:
- 班主任晨提夕命地强调纪律,我们班成了年级标兵。
- 父母晨提夕命地关心我的学习,我绝不能辜负他们。
高中及以上:
- 导师晨提夕命地指导实验细节,这份严谨让我受益终生。
- 领导晨提夕命地部署工作,团队效率显著提升。
错误用法
-
误用于平辈或朋友:
- ❌“我和闺蜜晨提夕命地聊明星八卦。”(应为长辈对晚辈的教导,非闲聊)
-
误用于单向行为:
- ❌“我晨提夕命地背单词。”(仅强调个人行为,无教导关系)
-
误用于消极场景:
- ❌“老板晨提夕命地骂员工。”(含贬义,原成语为中性或褒义)
-
误用为物质关怀:
- ❌“妈妈晨提夕命地给我塞零食。”(成语侧重精神教导,非生活照顾)
总结:“晨提夕命”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中“严慈相济”的智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泛化或贬义化。
你可能感兴趣
耳提面命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耳提面命”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意为当面教导或训诫,表示长辈或上级对晚辈或下属的亲切教诲和指导。文章还指出,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于形容一般的口头交流或滥用该成语。同时,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不屑教诲
本文详细解释了成语“不屑教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不以为然,认为不值得去教育或指导,传达了轻视和不关心的态度。其典故并不明确,但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态度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两个错误场景。
奉令承教是什么意思
奉令承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èng lìng chéng jiào。它表示接受命令或教导,并认真执行或听从,表达了对上级或师长的尊敬和顺从。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与古代的尊师重道、敬天命的思想相契合。奉令承教的近义词包括遵命听从、恭敬顺从等,而反义词则有违抗命令、忤逆不道等。在使用奉令承教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忽略合理性和责任性的考虑,或在非正式场合或不严肃的语境中使用。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常用来形容对命令或教导的遵从和执行,如工作任务、家庭关系、军队纪律等方面。
谆谆告诫是什么意思
谆谆告诫的读音谆谆告诫的读音为:zhūn zhūn gào jiè。谆谆告诫的含义“谆谆告诫”是指诚恳、耐心地劝告、告诫,通常用于长辈或权威人士对晚辈或下属的劝诫和教导。这个词组中的“谆谆”表示诚恳、耐心的态度,“告诫”则是指劝告和警告,使其警醒和注意。谆谆告诫的典故“谆谆告诫”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籍和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进行教诲的情景。孔子在教导弟子时,总是耐心地讲解,用诚恳的态度告诫他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态度就被称为“谆谆告诫”。此外,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节,都体现了“谆谆告诫”的含义。谆谆告诫的近义词殷殷劝诫:表
存心养性是什么意思
“存心养性”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读音为cún xīn yǎng xìng,意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性情,使内心得到修养和提升。这一成语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在品德培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其典故可以追溯到《礼记·大学》、《史记》、《论语》等古代文献。与“存心养性”相近的词语有修身养性、涵养性情等,反义词则包括放纵自我、失德败行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表面功夫或虚伪的行为、与其他贬义词语连用以及在语境上不恰当的使用。通过存心养性,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
不厌其烦
不厌其烦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yàn qí fán,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非常耐心,不嫌麻烦,反复地做或说。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耐心细致、不辞辛劳的人或行为。其近义词包括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等,反义词则是半途而废等。使用不厌其烦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来形容故意啰嗦或容易放弃的行为。同时,该成语在句子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面命耳提是什么意思
“面命耳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iàn mìng ěr tí。它表示长辈或老师对学生或后辈的言传身教,蕴含着深刻的教诲和期望。该成语源于《诗经·大雅·抑》,反映了古代尊师重道的教育方式。其近义词包括谆谆教诲、耳提面命等。反义词为置之不理、漠不关心等。使用“面命耳提”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含义,避免误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提供了例句以供参考。
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未进行教育或指导就直接惩罚或处罚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应该先进行教育和指导再惩罚。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许多历史故事和典故都与该成语有关。不教而诛的近义词有先行处罚、严惩不贷、严加管教等。反义词包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宽严相济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避免在家庭、学校、企业管理等场合中直接采用体罚或严厉的处罚方式,而不进行教育和指导,否则会造成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引发反抗和敌对情绪。
不可教训
“不可教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kě jiào xùn,表示某人或事物不听从教诲和指导。其来源于古代故事,常用来形容顽固不化的人。该词带有贬义色彩,其近义词如顽固不化、一意孤行等。反义词如虚心受教、知错能改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滥用或与其他词汇混淆。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
不教之教
“不教之教”是一种无需直接教导,通过环境熏陶、氛围影响等方式,使对方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和成长的教育方式。它源于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其发音时需注意声调。“不教之教”的近义词包括潜移默化、无形教育等,反义词则是直接教导、强制教育。它体现在家庭环境、团队氛围、旅游经历等方面。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能通过社会环境进行不教之教。同时,“不教之教”也存在误用情况,应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