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行厚
读音
cái gāo xíng hòu
含义
“才高行厚”是一个褒义成语,形容一个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行高尚。
- 才高:指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 行厚:指品行端正,为人宽厚。
整体含义是指一个人既有卓越的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德才兼备。
典故
- 《后汉书·崔骃传》
东汉时期,崔骃才华横溢,品德高尚,深受世人敬重。后人用“才高行厚”来形容他这样的贤士。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待人宽厚,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被誉为“才高行厚”的典范。
近义词
- 德才兼备:既有道德修养,又有才能。
- 品学兼优:品行和学问都很优秀。
- 才德双全:才华和品德都很出众。
- 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有礼,内外兼修。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才能不足,学识浅薄。
- 德薄才鲜:品德不高,才能平庸。
- 有才无德:虽有才华,但品行不端。
- 行若狗彘:形容品行极其卑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张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真是才高行厚的好老师!
- 我的爸爸会写诗,还经常帮助邻居,大家都说他才高行厚。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诸葛亮不仅智慧超群,而且忠心耿耿,是历史上才高行厚的典范。
- 我们班的班长不仅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真是才高行厚。
-
初中
- 苏轼不仅诗词写得好,还关心百姓疾苦,堪称才高行厚的文人楷模。
- 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才高,更要行厚,否则难以赢得他人尊重。
-
高中及以上
- 在选拔人才时,不能只看能力,更要考察其品德,只有才高行厚的人才能担当重任。
-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不仅学术成就斐然,而且心怀天下,可谓才高行厚。
错误用法
-
形容坏人(错误)
- ❌ 这个贪官虽然才高行厚,但还是被抓了。(“才高行厚”不能用于品行不端的人。)
-
形容单纯有才无德的人(错误)
- ❌ 他虽然才高行厚,但经常欺负同学。(“才高行厚”包含品行要求,不能用于品行差的人。)
-
形容单纯品行好但无才的人(错误)
- ❌ 她虽然才高行厚,但学习成绩一般。(“才高行厚”强调德才兼备,不能用于才能不足的人。)
-
用于自夸(错误)
- ❌ 我不仅成绩好,还乐于助人,真是才高行厚。(成语一般用于称赞他人,不宜自夸。)
“才高行厚”是一个高度褒义的成语,使用时要注意对象,确保其符合德才兼备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
才高行洁是什么意思 解析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10个经典例句
文章介绍了“才高行洁”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该成语源于古代,强调人的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纯洁。其典故最早出自《后汉书·黄香传》,黄香作为历史上的一位名士,成为后人誉为“才高行洁”的典范。文章也阐述了使用“才高行洁”这一成语需要注意的几点,包括理解其全面含义,避免滥用或误用等。同时,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才高行洁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关于钦的诗词
关于钦的诗词(第1篇)关于“钦”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标题:钦敬之歌原文:钦敬于天,民惟达观。旻天明矣,神祇敬焉。作者及朝代:该段诗词出自《诗经·大雅》,为先秦时期的作品。解析:此段诗词表达了古人对天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于神祇的尊敬之情。“钦敬于天”一句,强调了人们对天的敬重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达观的宇宙观。二、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七·李商隐《钦乃曲》标题:钦乃之曲原文:钦乃一声山水绿,又闻欸乃伴春还。风帆沙鸟应相问,今夜舟中望月圆。作者及朝代:李商隐,唐代诗人。解析:李商隐的这首《钦乃曲》描绘了春日山水间的景色和舟中望月的情感。其中,“钦乃”是摇船时划桨发出的声音,代表着
经明行修是什么意思
“经明行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ng míng xíng xiū。其含义是经过学习使经义通达明了,品行端正修习良好,强调德才兼备。该成语出自《汉书·儒林传》,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其近义词包括学识渊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品行不端、浅尝辄止。使用时应根据适当的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和混淆。
材茂行洁是什么意思
材茂行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mào xíng jié,意为才学出众、品行高洁。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子路篇》,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高尚品德。其近义词包括德才兼备、才德兼备和品学兼优,反义词为才疏志浅、德薄能鲜和劣迹昭彰。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误解和滥用。该成语可用于形容学者、公务员、艺术家等人才,表达对其才学和品行的赞美和肯定。
志洁行芳是什么意思
志洁行芳的读音志洁行芳的拼音是:zhì jié xíng fāng。志洁行芳的含义志洁行芳,意为志向高洁,行为芬芳。其中,“志”指的是人的志向或抱负,“洁”表示清白无暇,“行”指的是人的行为或品行,“芳”则表示芬芳、美好。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志向高远,品行端正,行为美好。志洁行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志洁行芳”来形容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其中有一个典故是:古代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他志向高远,品行端正,他的诗歌和品行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因此被人们称为“志洁行芳”。此外,这个成语还可以在其他古代文献中找到出处,如《楚辞·九章·怀沙》中就有“怀兰茝以
端人正士是什么意思
端人正士的读音为duān rén zhèng shì,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得体。源于古代文献,如《诗经》,并历史上许多儒家大师如孔子、孟子也被视为其代表。近义词有正人君子、仁人志士、贤人君子等。反义词包括奸诈小人、邪恶之徒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搭配不当的语境。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真正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的人,备受人们尊敬和信任。
砥行立名是什么意思
砥行立名的拼音是【dǐ xíng lì míng】,意味着通过坚定的品行和努力,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形象。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名声的过程。砥行立名强调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良好名声的树立,其近义词如身经百炼、德高望重等也强调品德和名声。然而,砥行立名不应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对象,需确保用词准确。例句展示了砥行立名在个人品行和社会声誉方面的积极效果。
博物君子
博物君子是指博学多识、见识广博、具有广博学识和良好修养的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于学识渊博之人的赞美,并涉及到古代的博物学。其近义词有博雅君子、博学之士等,反义词为浅陋无知、孤陋寡闻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误解和滥用。
不肖子孙
“不肖子孙”的读音为bù xiào zǐ sūn,指不能继承祖辈事业或品德的后代,带有违背伦理道德、不争气、没有出息的意味。其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和家族荣誉。不肖子孙的近义词有“不才之辈”、“败家子”、“逆子”等。反义词包括“肖子”、“贤孙”、“孝子顺孙”等。使用不肖子孙时需注意其特定含义和场合,避免误用。该成语详细解释了对家族或先人名誉有损害的子孙的相关内容。
贞风亮节是什么意思
贞风亮节的读音读音:贞风亮节(zhēn fēng liàng jié)贞风亮节的含义含义:指人具有高洁坚贞的品格和正直清廉的节操。其中,“贞”字表示坚贞、忠诚;“风”字在此处引申为风范、气度;“亮”字则表示明朗、正直;“节”字则指节操、品行。整个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操守坚定,正直无私。贞风亮节的典故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与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相关联。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赞美那些品行高尚、忠诚正直的人。虽然具体的典故可能因历史变迁而有所遗失,但该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赞美品德高尚之人的常用语。贞风亮节的近义词近义词:高风亮节坚贞不渝忠诚正直廉洁奉公品德高尚这些词语都与贞风亮节有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