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病国殃民”详解
读音
bìng guó yāng mín
含义
- 病:损害、祸害。
- 国:国家。
- 殃:使遭受灾祸。
- 民:百姓。
整体含义:指某些行为或政策对国家造成严重损害,使百姓遭受苦难。形容某些人或事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
“国之病也,君之殃也。” 这里的“病”和“殃”分别指国家的衰败和君主的祸患,后来逐渐演变为“病国殃民”这一成语。 - 《汉书·王莽传》:
“莽之政令,病国殃民,天下怨之。” 形容王莽的统治使国家衰败,百姓受苦。 - 明代《警世通言》:
“奸臣当道,病国殃民,致使天下大乱。” 指奸臣祸害国家,使百姓遭殃。
近义词
- 祸国殃民:意思相近,指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
- 蠹国害民:指像蛀虫一样侵蚀国家,危害百姓。
- 误国害民:指错误的政策或行为导致国家和人民受损。
- 残民以逞:指统治者为了私利而残害百姓。
反义词
- 利国利民:指对国家、人民都有益。
- 治国安民:指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 兴国安邦:指振兴国家,使社会安定。
- 为民请命:指为百姓的利益奔走呼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那些贪官的行为真是病国殃民,害得老百姓生活艰难。
- 乱砍树木会病国殃民,破坏环境。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有些昏君宠信奸臣,病国殃民,导致国家灭亡。
- 制造假药的人真是病国殃民,害人不浅。
-
初中:
- 某些企业为了赚钱排放污水,这种行为简直是病国殃民。
- 战争不仅病国殃民,还会让无数家庭破碎。
-
高中:
- 腐败官员贪污受贿,病国殃民,必须严惩。
- 错误的政策如果长期执行,可能会病国殃民,影响国家发展。
-
大学及以上:
- 某些垄断行业的不合理定价机制,实际上是病国殃民的经济政策。
-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覆灭,往往源于统治者的病国殃民之举。
错误用法
-
误用对象:
- ❌ “他考试作弊,真是病国殃民。”(作弊影响个人,不涉及国家、人民)
- ✅ 正确用法:“贪污腐败的病国殃民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
程度不当:
- ❌ “他乱扔垃圾,病国殃民。”(乱扔垃圾影响环境,但程度较轻)
- ✅ 正确用法:“某些企业偷排有毒废水,病国殃民,必须严查。”
-
褒贬混淆:
- ❌ “这位科学家研究出新技术,真是病国殃民。”(褒义词误用为贬义)
- ✅ 正确用法:“某些官员滥用职权,病国殃民,百姓怨声载道。”
-
搭配不当:
- ❌ “他说话不算数,病国殃民。”(个人失信与国家、人民无关)
- ✅ 正确用法:“某些政策执行不当,病国殃民,导致经济衰退。”
总结:“病国殃民”是一个严肃的贬义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或政策,不可随意用于个人或小事。
你可能感兴趣
蠹国害民
本文介绍了成语"蠹国害民"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重点强调了该成语的严重性和准确性,提醒使用者避免将其用于轻微负面影响或个人行为的描述,并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
病民害国
病民害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ng mín hài guó。它指的是某些政策、行为或个人行为对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该成语含有严肃的含义,适用于描述重大问题或事件。其近义词包括蠹国病民、祸国殃民等,反义词有利国利民、安民济世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夸大或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文章对病民害国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蠹国殃民
本文介绍了成语“蠹国殃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多个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对国家造成危害、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人或事物,其典故源于古代贪官污吏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和误用情况。
安国富民
安国富民的读音为ān guó fù mín,意为通过安定国家和发展经济来使人民富裕,为褒义词。其源于古代中国政治家的治国理念和历史事件,强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近义词有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等,反义词有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等。在政府的政策、领导人的施政方针等场合中常用,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注意避免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用于不当场合或搭配不当的词语,应尊重其庄重和正式的语境。
蠹国残民
蠹国残民的读音为"dù guó cán mín",该成语形容像蠹虫一样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或人。其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追溯到《诗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如贪官污吏的搜刮民脂民膏。其近义词有祸国殃民、残害百姓等,反义词有利国利民、安邦定国等。错误使用此成语的情况是将它用于轻微的损害或个人行为的批评。正确的使用是形容那些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本固邦宁
本文介绍了成语“本固邦宁”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强调国家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基础稳固,国家才能安定。它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用于赞美文王治国的诗歌。文章还提到了本固邦宁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运用该成语,避免滥用或误用。
定国安邦
本文介绍了成语“定国安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意为安定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典故。政治家和将领为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而努力使用此成语。其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形容个人行为或小事,或随意作为口头禅使用。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
安邦治国
本文介绍了成语“安邦治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安邦治国指的是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维护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富强。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强调了政治家或领导者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不同语境下需要谨慎使用,避免滥用词语。
邦以民为本
邦以民为本是一个强调国家以人民为根本的成语,其含义是国家和人民密不可分,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支撑。这一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孟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邦以民为本的读音和用法也体现了其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近义词包括“民贵君轻”、“以民为先”等,反义词则是“君本民末”。政府应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经济建设中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同时,要避免将邦以民为本误解为只关注人民而忽视国家整体利益或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不付诸实践的错误用法。
繁荣富强
繁荣富强的读音拼音为fán róng fù qiáng。这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强大。繁荣富强的含义中,“繁荣”指兴旺发达,而“富强”则指财富充裕,国力强盛。它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形成的描述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强大的词汇。其近义词如富强昌盛、兴旺发达等,都表达了相似的含义。反义词如萧条衰败等则与繁荣富强相反。该词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实力增强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需注意恰当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