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
读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含义
- 抱:用手臂围住,引申为坚持、固守。
- 残:残缺、不完整。
- 守:保持、固守。
- 缺:缺失、不完善。
整体含义:形容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固执地守着陈旧、不完善的东西不放。
典故
- 《汉书·刘歆传》:
西汉学者刘歆批评当时的儒生只固守残缺不全的古籍,不愿接受新的学术思想,称他们“犹欲保残守缺”。 -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批评某些学者“抱残守缺”,不肯接受新知识,导致学问停滞不前。
近义词
- 因循守旧:沿袭旧的做法,不愿改变。
- 墨守成规: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
- 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 食古不化:机械地学习古代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反义词
- 推陈出新:去掉旧的,创造新的。
- 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
- 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创造新事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愿意学新游戏,总是玩旧的,真是抱残守缺。
- 爷爷不喜欢智能手机,还是用老式电话,有点抱残守缺。
-
小学高年级:
- 这家商店不肯用电脑记账,坚持手写,太抱残守缺了。
- 老师让我们多读新书,不要抱残守缺,只看旧故事。
-
初中:
- 有些企业拒绝使用新技术,抱残守缺,最终被市场淘汰。
- 学习不能抱残守缺,要不断吸收新知识。
-
高中:
-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一味抱残守缺只会让它失去活力。
- 科学研究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抱残守缺只会阻碍发展。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界若抱残守缺,拒绝新理论,将难以推动学科发展。
-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珍惜旧物”:
- ❌ 奶奶把旧衣服补了又补,真是抱残守缺。(正确应为“勤俭节约”)
-
误用为“坚持传统”:
- ❌ 我们应该抱残守缺,保护传统文化。(正确应为“传承精华”)
-
误用为“怀念过去”:
- ❌ 他总爱回忆童年,有点抱残守缺。(正确应为“怀旧”)
-
误用为“固执己见”:
- ❌ 他不听劝告,抱残守缺。(正确应为“一意孤行”)
总结:“抱残守缺”强调因循守旧、拒绝进步,带有贬义,不能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闭关自守
闭关自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guān zì shǒu。含义是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交流或学习。最早出自古代的军事策略,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近义词有闭门不出、独善其身等。反义词为开放包容、交流互动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过于自我封闭,忽视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闭关自守的含义和用法。
陈陈相因
陈陈相因是一个成语,意为旧事物不断重复延续,缺乏创新和进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王莽传》,用来形容事物一成不变。陈陈相因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均有详细解释。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语境和场合,避免滥用。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是一个成语,意指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观念和事物。该成语的读音为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习惯于遵循传统,难以适应新环境。其近义词包括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反义词则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避免在需要创新和变革的场合中使用,同时避免误解原意和滥用成语。例句中表示有些人过于保守,不愿尝试新事物,与时代发展脱节。
敦世厉俗
敦世厉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ūn shì lì sù,意指通过道德教化和社会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使社会风气变得淳厚正直。该成语源于古代对道德风尚的重视,旨在强调社会风气的整顿和改善。近义词包括敦风厉俗、正本清源和移风易俗,反义词则是描述社会风气败坏或道德沦丧的表述。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古代圣君贤臣的努力,以及现代通过教育引导和社会规范来改善社会风气的行为。然而,使用时应避免词义混淆和使用场合不当。总之,敦世厉俗旨在通过道德教化和社会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杜口绝言
“杜口绝言”是一个成语,意思为闭口不说话,形容沉默或缄默不语的状态。源自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用来形容人受到打击或内心痛苦而沉默不语。出自《汉书·张敞传》。其近义词有缄口不言、沉默寡言、默不作声等,反义词包括侃侃而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关于发展的诗词
关于发展的诗词(第1篇)关于发展的诗词,充满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感慨,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下面我将按照要求,为您列举几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满江红·送廖世美兄赴阙宋·李清照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梦,尽收渔网归棹。问明蟾、此去定何时,重聚首?余心绪,空千缕。愁未了,情难守。凭高目断,天涯海角。忍泪伫立沙岸畔,看潮起潮落潮落。此去后,终待发展时,重相守。作者:李清照(约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宋代女词人。解析:此词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其中“余心绪,空千缕”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忧虑与
不进则退
“不进则退”是一个描绘竞争或成长环境中不持续进步就可能面临倒退境地的成语,其拼音为bù jìn zé tu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战略思想,强调了持续努力和积极进取的重要性。典故包括军队停滞不前可能遭遇战败和逆水行舟需要持续努力等。近义词如逆水行舟、止步不前,反义词如步步为营、勇往直前等。错误用法包括用于静态事物或非竞争性环境,给人带来过大压力或忽视过程和努力的情况。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4大发明读后感
《四大发明》读后感本文介绍了阅读《四大发明》后的感想。文章首先概述了书籍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讲述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接着,详细描述了读后感,包括被书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启示所吸引,对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及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震撼和自豪。文章还强调了这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教训。最后,总结了阅读这本书后的主要收获和感受。阅读《四大发明》一书,让我深刻了解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历史背景。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历史背景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
革故立新
本文介绍了“革故立新”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革故立新指的是通过变革和创新,打破旧的规则和传统,创造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强调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在运用时需注意其含义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误用或滥用。革故立新的例子广泛存在于科技、企业、教育和社会治理等领域。
崇善守信 尚学创新读后感
崇善守信 尚学创新读后感(第1篇)崇善守信 尚学创新读后感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崇善守信 尚学创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这个标题所吸引。它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整本书的主题,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这本书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讲述了人类社会中的善恶、诚信与学识、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初读时,我被书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生动形象所吸引,特别是那些崇善守信、尚学创新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进步。书中主要围绕几个核心主题展开,如诚信、学习、创新等。通过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示了这些主题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例如,书中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阐述了诚信和学习的价值,以及创新对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