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阙:固守残缺,不思进取
读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含义
“抱”指紧握不放,“残”指残缺不全,“守”指固守,“阙”通“缺”,指缺失。整个成语形容人固执地守着陈旧、残缺的事物,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改进。
典故
- 《汉书·刘歆传》:刘歆批评当时的学者“抱残守阙”,只固守残缺不全的古籍,不愿接受新的学术思想。
- 清代文人批评八股文:许多学者批评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写作方式,认为它让读书人“抱残守阙”,阻碍了真正的学问发展。
近义词
- 因循守旧:指沿袭旧的做法,不愿改变。
- 墨守成规:形容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不肯变通。
-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反义词
- 推陈出新:指去除旧的,创造新的。
- 革故鼎新:指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不愿意学新知识,总是抱残守阙,只做自己会的题目。
- 小学高年级:有些同学抱残守阙,不肯尝试新的解题方法,成绩一直没进步。
- 初中:这家公司抱残守阙,不愿引进新技术,最终被市场淘汰。
- 高中:学术研究不能抱残守阙,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科学发展。
- 大学及以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抱残守阙的企业注定无法长久生存。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珍惜传统”:
❌ 错误例句:“我们要抱残守阙,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 正确表达:“我们要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但不能因循守旧。” - 误用为“坚持原则”:
❌ 错误例句:“他抱残守阙,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 正确表达:“他坚守原则,绝不向恶势力妥协。” - 误用为“勤俭节约”:
❌ 错误例句:“她抱残守阙,从不浪费粮食。”
✅ 正确表达:“她勤俭节约,从不浪费粮食。”
“抱残守阙”带有贬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词。
你可能感兴趣
抱残守缺
抱残守缺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ào cán shǒu quē。该成语形容人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或事物,对过去的事物抱有留恋和固执的态度。抱残守缺的典故源于《汉书·何武传》,何武为官清廉,对不愿改变者持批评态度。抱残守缺的近义词包括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反义词则为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等。在使用中,抱残守缺常常因为对变化和创新的抵触和抗拒而被误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抱残守缺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
陈陈相因是什么意思
陈陈相因是一个成语,意为旧事物不断重复延续,缺乏创新和进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王莽传》,用来形容事物一成不变。陈陈相因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均有详细解释。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语境和场合,避免滥用。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是什么意思 解析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10个例句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不解决根本问题,就无法阻止事情的发展。该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读作bù sāi xià liú和zhǐ bù bù xíng,强调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其典故源于古代治水故事,涉及稳固基础、培养根本的道理。此外,该成语还有固本培元、治标不治本和釜底抽薪等近义词。在日常使用中要正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解和误用。在各个领域如环境、企业管理、教育等中,都应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傍人篱壁
傍人篱壁是一个成语,指依赖他人而不自立自足。典故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近义词有倚人庐下、依人门户等,反义词为自立自足、独立自主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的适当性,避免错误用法。文章描述了傍人篱壁的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等。
关于发展的诗词
关于发展的诗词(第1篇)关于发展的诗词,充满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感慨,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下面我将按照要求,为您列举几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满江红·送廖世美兄赴阙宋·李清照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梦,尽收渔网归棹。问明蟾、此去定何时,重聚首?余心绪,空千缕。愁未了,情难守。凭高目断,天涯海角。忍泪伫立沙岸畔,看潮起潮落潮落。此去后,终待发展时,重相守。作者:李清照(约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宋代女词人。解析:此词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其中“余心绪,空千缕”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忧虑与
打狗看主是什么意思
“打狗看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 gǒu kàn zhǔ。它的含义是处理事情时要考虑到对方的背景或关系,不要轻易得罪他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多个版本故事,其中一个与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有关。打狗看主的近义词有顾及主人、考虑背景、权衡利弊等。反义词包括无视背景、不顾后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景,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将其用于形容对弱者的欺凌或轻视。在与人相处、处理事情时,我们要学会打狗看主,尊重对方背景和关系,避免因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
安常习故
安常习故是一个成语,拼音是ān cháng xí gù。该成语表示人墨守成规,不愿改变现状。源自古代典籍《论语》等,强调人应修养身心,但现实中很多人因习惯安逸和安旧的生活方式而难以改变。安常习故的近义词有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等,反义词有勇于创新、变革图新等。使用不当场合或与其他负面词汇混淆以及滥用该词形容他人或事物都是不恰当的。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如何辨别秕言谬说 5个实用方法教你识别错误言论
本文介绍了成语“秕言谬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秕言谬说指的是无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语和说法,源于古代文献中对荒诞无稽、不合常理的言论的批判和警示。本文还列举了一些秕言谬说的例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持警惕,避免相信无根据、不合逻辑的言论,尤其是在正式或严肃的场合中。
安于现状
“安于现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yú xiàn zhuàng,意味着对现有的状态、环境或条件感到满足,没有进取心或改变的意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思想观念和故事,强调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观念。它的近义词包括满足现状、知足常乐、停滞不前等,反义词则是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等。然而,在使用“安于现状”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将其用于形容持有积极态度或面临挑战和机遇时仍不愿改变的情况。文章提供了关于“安于现状”的详细解释和例句,帮助理解这一成语的正确用法。
村学究语是什么意思
村学究语是一种形容乡村学究所使用的语言或学问的词汇,含义为言辞古朴、质实,多指不事雕琢、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这个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和古代乡村学者的学术研究及言辞风格有关。村学究语的近义词包括乡野之言、村野之语等,反义词则为华丽辞藻、雅言正论等。使用村学究语时需注意不要贬低其价值或轻视其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例如,某人在描述乡村生活或表达智慧时,可能会使用村学究语来突出其朴实无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