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布贸丝 (bào bù mào sī)
读音
拼音:bào bù mào sī
含义
- 抱布:抱着布匹。
- 贸丝:交换丝线。
- 整体含义:原指古代民间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后比喻以微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或形容人贪图小便宜而失去长远利益。
典故
-
《诗经·卫风·氓》: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讲述一个男子假装用布匹交换丝线,实则骗取女子感情的故事,讽刺贪图小利而忽视长远后果的行为。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有人劝他“抱布贸丝”,意指用微薄之物换取支持,但他拒绝了,最终成就霸业。
-
民间故事:
- 商人用劣质布匹换取珍贵丝线,最终因失信而破产,警示贪小失大的道理。
近义词
- 因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损失更大利益。
- 贪小便宜:过分追求微小利益。
-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 舍本逐末:放弃根本,追求次要。
反义词
- 高瞻远瞩:目光长远,不贪眼前小利。
- 深谋远虑:计划周密,考虑长远。
- 舍短取长:放弃小利,追求更大价值。
- 权衡轻重:衡量利弊,做出明智选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用玩具换同学的糖果,真是“抱布贸丝”,后来玩具没了,糖果也吃完了。
-
小学高年级:
- 他为了省几块钱买劣质文具,结果考试时笔坏了,真是“抱布贸丝”。
-
初中:
- 公司为了短期利润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失去市场,这就是“抱布贸丝”的后果。
-
高中:
- 历史上许多国家因贪图小利而忽视长远发展,最终衰落,可谓“抱布贸丝”。
-
大学及以上:
- 在商业谈判中,若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合作,便是典型的“抱布贸丝”。
(其他例句略,共20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等价交换”:
- ❌ 他们公平交易,真是“抱布贸丝”。(正确应为“公平交易”)
-
误用为“慷慨大方”:
- ❌ 他送朋友礼物,真是“抱布贸丝”。(正确应为“慷慨解囊”)
-
误用为“勤俭节约”:
- ❌ 她省钱买打折商品,这是“抱布贸丝”。(正确应为“精打细算”)
-
误用为“无私奉献”:
- ❌ 志愿者无偿服务,这是“抱布贸丝”。(正确应为“乐于助人”)
-
误用为“长远规划”:
- ❌ 政府投资基建是“抱布贸丝”。(正确应为“未雨绸缪”)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并运用“抱布贸丝”这一成语!
你可能感兴趣
择福宜重是什么意思
择福宜重的读音择福宜重这个成语的读音为:zé fú yí zhòng。择福宜重的含义“择福宜重”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选择福祉或利益时,应该慎重考虑,不可轻率行事。它强调了在选择过程中应该注重权衡和思考,不应贪图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择福宜重的典故关于“择福宜重”的典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这个成语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们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它告诫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该审慎思考,权衡利弊,不可轻率决定。择福宜重的近义词审慎抉择:指在做出选择时,要仔细考虑,不轻易下决定。深思熟虑:指对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复的考虑。权衡利弊:指在考虑问题时,要全面权衡各种利弊得失。择福宜重
盗食致饱
“盗食致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shí zhì bǎo,意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食物以满足饥饿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社会资源匮乏时期,有人因贫困而采取偷盗等手段获取食物。它警示人们不应通过不正当手段满足需求,而应当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资源。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并有类似的古代文献记载。其近义词有掠夺充饥、窃取为生等,反义词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应轻易用于形容他人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更不应用于贬低或嘲笑他人的言辞中。
以鱼驱蝇是什么意思
以鱼驱蝇的读音以鱼驱蝇的读音是 yǐ yú qū yíng。以鱼驱蝇的含义以鱼驱蝇的含义是使用鱼来驱赶苍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用小利去引诱或驱赶那些只追求小利益的人,但往往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以鱼驱蝇的典故典故一:相传古代有个人非常讨厌苍蝇,于是他想到用鱼来驱赶苍蝇。他以为苍蝇喜欢吃鱼腥味,便将鱼放在自己身边,希望借此驱赶苍蝇。然而,苍蝇并没有被鱼所吸引,反而因为鱼腥味而更加聚集在他周围。典故二:古代有一位君主为了讨好百姓,下令将鱼分发给百姓。然而,这些鱼却引来了大量的苍蝇。人们为了得到鱼而忍受苍蝇的叮咬,结果反而更加烦恼。这两个典故都说明了以鱼驱蝇的做法往往不
放长线钓大鱼
“放长线钓大鱼”是一种比喻说法,指通过耐心等待和策略布局来捕捉重要的目标。其源自古代的钓鱼方式,逐渐演变为强调远见和策略重要性的成语。该成语强调在追求大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和智慧。近义词包括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等。反义词则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不恰当的语境。只有那些能够运用此策略,耐心等待并精心布局的人,才能在商业世界等领域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毁舟为杕
本文介绍了成语“毁舟为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指因小失大,为了微小利益而舍弃重要东西的行为,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该成语,并指出错误用法的情形。
聪明反被聪明误
百巧成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qiǎo chéng qióng,意为一个人尽管拥有许多巧妙的技能和智慧,却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陷入贫困。该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用以描述拥有智慧与技能并不一定能带来财富或成功。近义词有徒劳无功等,反义词则包括功成名就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褒义词、不当组合、不符合语境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箪豆见色
“箪豆见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n dòu jiàn sè。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从微小的事物中也能看出明显的差别或色彩,形容人的观察力敏锐。其典故源于古代一位精明的商人通过辨别箪豆的细微差别赚取利润。近义词有“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纤毫毕现”,反义词包括“视而不见”、“粗心大意”、“懵懂无知”。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需根据语境恰当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的敏锐观察力及细微差别辨识上非常有用。
见卵求鸡
见卵求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luǎn qiú jī,意指看到鸡蛋就希望得到整只鸡,比喻贪图眼前的利益或好处,忽略了长远的打算。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或寓言,故事中的人因为过于急躁,只追求眼前的小利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近义词包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等。反义词则为远见卓识、深思熟虑、耐心等待等。在日常决策、投资、教育等方面,要避免见卵求鸡的错误用法,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意识。
发屋求狸
“发屋求狸”是一个成语,发音为fā wù qiú lí。其含义为了追求小利而损害大的利益,比喻贪图小利而损害大局,出自《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损公肥私、贪图小利等。反义词包括顾全大局、舍生取义、着眼未来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其正确的语境和避免错误用法,以恰当地表达意思。文中还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例句等详细介绍。
食马留肝是什么意思
食马留肝的读音读音:shí mǎ liú gān食马留肝的含义"食马留肝"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吃了马肉却留下了马的肝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舍弃了重要的部分,或者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而牺牲了最宝贵的部分。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愚蠢和不合理性。食马留肝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人们发现马的肝脏有特殊的治疗效果,被视为珍贵的药材。于是,有些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只取马肝而舍弃了整匹马。久而久之,"食马留肝"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舍本逐末、贪图小利的行为。食马留肝的近义词舍本逐末:指放弃事物的主要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无关紧要的。舍身求法: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