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屋求狸

发屋求狸

读音

fà wū qiú lí

含义

  • :拆开、破坏。
  • :房屋。
  • :寻找、索取。
  • :狸猫,泛指小动物。

整体含义:拆毁房屋去捕捉一只狸猫。比喻因小失大,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付出巨大代价。

典故

  1. 《淮南子·说山训》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意思是:破坏池塘去抓乌龟,拆毁房屋去捉狸猫,挖开屋子找老鼠,割掉嘴唇治蛀牙,这些都是愚蠢的行为,君子不会这样做。

  2. 《吕氏春秋·贵公》

    “发屋求狸,虽得狸而屋坏矣。”
    强调即使得到了狸猫,房屋却毁了,得不偿失。

近义词

  1.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2. 竭泽而渔:排干湖水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3. 因小失大:因为小事而损失了更大的利益。
  4.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反义词

  1. 权衡轻重: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避免因小失大。
  2. 深谋远虑:考虑长远,不因眼前小利而损害大局。
  3. 两全其美:既能得到好处,又不会造成损失。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为了抓一只蝴蝶,小明把花园的花都踩坏了,真是“发屋求狸”。
    • 小红为了吃一颗糖,把整盒糖都打翻了,妈妈说她“发屋求狸”。
  2. 小学高年级

    • 为了省几块钱,他买了劣质玩具,结果玩了一天就坏了,真是“发屋求狸”。
    • 为了赶时间抄近路,他踩坏了邻居的菜地,被批评“发屋求狸”。
  3. 初中

    • 公司为了短期利润砍掉研发部门,结果市场竞争力下降,这就是“发屋求狸”。
    • 他为了报复同学,故意破坏班级公物,最后被处分,真是“发屋求狸”。
  4.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采资源,导致环境恶化,无异于“发屋求狸”。
    • 为了追求点击率,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最终失去公信力,这是典型的“发屋求狸”。

错误用法

  1. 误解为“努力寻找”

    • ❌ 他“发屋求狸”地寻找丢失的钥匙。(错误:成语强调因小失大,而非努力。)
    • ❌ 科学家“发屋求狸”地研究新药。(错误:成语带有贬义,不适用于正面行为。)
  2. 用于形容“付出代价”但不涉及“因小失大”

    • ❌ 他熬夜学习,真是“发屋求狸”。(错误:熬夜学习虽付出代价,但不一定是因小失大。)
    • ❌ 她花高价买限量版包包,别人说她“发屋求狸”。(错误:高价购买是个人选择,不一定是愚蠢行为。)
  3. 混淆近义词

    • ❌ 他“发屋求狸”,最终一无所获。(错误:成语强调“得到小利但损失更大”,而非“一无所获”。)

正确用法应紧扣“因小失大”的核心含义,避免泛化或误用。

发屋求狸.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臧穣亡羊是什么意思

臧穣亡羊的读音臧穣亡羊的读音为:zāng ráng wáng yáng。臧穣亡羊的含义臧穣亡羊,原意是指因小失大,为了追求小利益而失去大利益。具体来说,这个成语中的“臧穣”指的是古代的一个人物,他因为过于关注羊群中的一只羊而最终导致整个羊群的损失。这个成语比喻为了追求一些小事情或小利益而忽略了大局或整体利益,结果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或麻烦。臧穣亡羊的典故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二》,讲述的是秦国名将白起与范雎之间的故事。当时,白起因战功显赫而受到秦王的重用,但范雎却因为一些小事情与白起产生了矛盾。后来,范雎向秦王进言,说白起过于关注一些小事情而忽略了整个战局,结果导致了秦国的失败。因此,后人便用

折足覆餸是什么意思

折足覆餸的读音读音:zhé zú fù sòng标注拼音:zhé(第二声),zú(第二声),fù(第四声),sòng(第四声)折足覆餸的含义“折足覆餸”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折断脚来覆盖食物”。它用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也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重大损失的愚蠢和可悲的结局。折足覆餸的典故此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个人在吃饭时,因为贪图多拿食物而把脚折断,结果无法继续吃饭,反而失去了更多的食物。这个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小利而忽略了更大的损失。折足覆餸的近义词得不偿失饮鸩止渴自食其果损人害己这些词语都表示因小失大、愚蠢的行为或结果。折足覆餸的反义词顾全大局权衡利弊明智

得不偿丧

“得不偿丧”是一个成语,指所得到的东西与付出的代价或所遭受的损失不相称,反而损失更加惨重。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大损失的愚蠢行为。其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当语境下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用于形容非贪图小利的情况。示例中的句子描绘了因贪图小利而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境。

因小失大是什么意思

因小失大的读音因小失大,读音为: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的含义“因小失大”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因为过于关注或者过分考虑小的事情,而忽视了更为重要或更大的事情。它通常用来形容因为琐碎的事情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目标或利益,结果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因小失大的典故“因小失大”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故事。在古代战争中,有些将领往往因为对小的战役过于执着,而忽略了更大的战略目标,导致最终战局失利。例如《史记·淮阴侯韩信传》中,韩信曾因急于夺取小城池而失去了更大的战略优势。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典故和成语故事,都表达了“因小失大”的道理。因小失大的近义词舍本逐末:指放弃主要事物而追求次要事物。舍近求

掂梢折本

本文介绍了汉语成语“掂梢折本”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形容因轻率行动导致的亏损或失败。文章还给出了使用此成语的例句及错误用法。强调在决策和行动前需深思熟虑,避免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造成损失。

毁舟为杕

本文介绍了成语“毁舟为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指因小失大,为了微小利益而舍弃重要东西的行为,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该成语,并指出错误用法的情形。

拔葵啖枣

拔葵啖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kuí dàn zǎo。它用来形容贪小便宜、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比喻只追求微小利益而忽视更大的利益或整体利益。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拔葵啖枣的近义词包括贪小失大、目光短浅等,反义词则为高瞻远瞩、大公无私等。该成语错误用法是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影响,只关注微小细节。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实际情况决定。

惜指失掌是什么意思

惜指失掌的读音惜指失掌的读音为xī zhǐ shī zhǎng。惜指失掌的含义“惜指失掌”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整个手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因小失大,或者因为过于在意一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局面。惜指失掌的典故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晋国大夫魏献子在攻打范氏的封地时,看到范氏的珍宝中有玉环和玉指环,他非常喜欢玉指环,但因为担心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指环而失去整个胜利,于是他决定放弃这个指环,最终成功地占领了范氏的封地。这个典故也出现在《史记·楚世家》中,描述了楚国大夫子发在作战中因为爱惜自己的一个手指而失去了整个手掌的故事。这些典故都传达了“惜指失掌”的寓意,即因小失大,过于在

以肉驱蝇是什么意思

以肉驱蝇的读音以肉驱蝇的读音为:yǐ ròu qū yíng。以肉驱蝇的含义以肉驱蝇的字面意思是用肉来驱赶苍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用不必要或不值得的方式去解决小问题,或者用较大的代价去换取微小的利益。它通常用来形容因小失大、舍本逐末的行为。以肉驱蝇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传说,有个人非常讨厌苍蝇,于是他决定用肉来驱赶它们。他放置了大量的肉在屋内,以为这样苍蝇就会被吸引过去,从而不再骚扰他。然而,由于肉的气味和残渣引来了更多的苍蝇,而这个人却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肉。这个典故就逐渐形成了以肉驱蝇的成语。此外,还有一些与该成语相关的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如《战国

覆鹿寻蕉

覆鹿寻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ù lù xún jiāo。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追求微小或无谓的事物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重要事物,形容人因小失大或疏忽大意。典故出自《列子·说符》,描述了一个因追求小鹿而失去蕉叶的故事。覆鹿寻蕉常被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失去大局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