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读音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含义
- 安:安心、习惯
- 于:在
- 故:旧的、过去的
- 俗:习俗、风气
- 溺:沉溺、沉迷
- 旧闻:过时的知识或消息
整体含义:形容人习惯于旧有的习俗,沉溺于过时的知识或经验,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改变现状。
典故
-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时,批评秦国旧贵族“安于故俗,溺于旧闻”,认为他们固守陈规,阻碍社会进步。
- 《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提到“世异则事异”,批评那些“守株待兔”的人,暗指“安于故俗”的愚昧。
- 《论衡·别通》:王充批评儒生“拘于旧学”,与“溺于旧闻”意思相近,强调知识需与时俱进。
近义词
- 因循守旧:沿袭旧规,不愿革新。
- 墨守成规: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
- 抱残守缺: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
- 故步自封:停留在原地,不求进步。
反义词
- 推陈出新:去掉旧的,创造新的。
- 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
- 标新立异:提出新主张或创造新风格。
例句
- 小学低年级:爷爷总是用老方法种菜,妈妈说这是“安于故俗”。
- 小学高年级:有些同学不愿意学电脑,还觉得手写更好,真是“溺于旧闻”。
- 初中:公司如果不创新,只会“安于故俗”,最终被市场淘汰。
- 高中:历史上许多王朝因“安于故俗,溺于旧闻”而走向衰亡。
- 大学及以上:学术界若“溺于旧闻”,便难以推动理论突破。
- 职场场景:老板拒绝使用新管理系统,真是“安于故俗”。
- 科技领域:智能手机取代了大哥大,这就是“推陈出新”而非“溺于旧闻”。
- 文化领域:京剧改革是为了避免“安于故俗”,吸引年轻观众。
- 教育领域:老师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溺于旧闻”地只用黑板。
- 日常生活:年轻人喜欢网购,但奶奶还是坚持去市场,有点“安于故俗”。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他安于故俗,真是个传统守护者!”(正确应为中性或贬义)
-
混淆对象:
- ❌ “这台机器安于故俗,所以效率低。”(只能形容人,不能形容物)
-
拆分错误:
- ❌ “他安于故,溺于闻。”(成语不可拆分使用)
-
场景不当:
- ❌ “她安于故俗,所以每天早起。”(早起与成语无关)
-
近义混淆:
- ❌ “他安于故俗,喜欢尝试新事物。”(自相矛盾)
总结:这个成语强调思想保守、拒绝进步,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为褒义或脱离核心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蹈常习故
本文介绍了成语“蹈常习故”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按照常规和旧习惯行事,源自儒家思想,形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人或行为。文章提供了该成语的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给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场合、与中性词的混淆以及褒贬色彩等方面的错误用法示例。希望读者能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成语。
不近道理
本文介绍了“不近道理”这一成语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论不合情理,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近道理的具体含义和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近道理”这一成语。
额外主事
额外主事的读音为é wài zhǔ shì,指的是在职责之外主动承担工作或任务,表现主动性和责任感。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历史文献和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关典故。额外主事的近义词包括主动承担、热心助人、义不容辞、自愿承担等,而反义词有推诿卸责、被动应付、无所事事等。使用额外主事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误用。
非愚则诬
非愚则诬是一个强调诚实和真实重要性的成语,读音为fēi yú zé wū。其含义是如果不是愚蠢的人,就不会做出虚伪欺骗的言行。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非愚则诬的近义词包括真实可信、诚实不欺、真诚无伪等,反义词则是虚情假意、欺诈欺骗、矫情造作等。在使用非愚则诬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误用和不恰当的搭配。该成语告诫人们要诚实守信、辨别真伪。
称薪而爨
“称薪而爨”是一个古代成语,读音为chēng xīn ér cuàn,意为按照个人的贡献来分配报酬或利益,强调公平和公正。该成语源于古代分配柴火的故事,引申出按劳取酬的涵义。其近义词包括按劳取酬、论功行赏、功过分明等。反义词则为平均分配、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等。在 company 管理、社会资源分配、政府政策制定等方面,应遵循“称薪而爨”的原则,确保公平和公正。但需注意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解或误用。
吹毛索垢
吹毛索垢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uī máo suǒ gòu。它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挑剔和批评,强调对事物的高度敏感和挑剔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宫廷文化,最早出自《晋书·慕容超传》。吹毛索垢的近义词有吹灰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锱铢必较,反义词包括粗枝大叶、宽宏大量、大度包容。使用时需避免过度挑剔和苛责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适度使用。该成语在形容对事物要求严格、注重细节的场景中常见。
陈辞滥调
陈辞滥调指的是使用老旧、平庸、缺乏新意的言辞和表达方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讲话或言论中重复单调、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内容。陈辞滥调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而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根据常见现象总结出来的。其近义词包括老生常谈、俗套、千篇一律等,反义词则是独出心裁、妙语连珠、别具一格。在使用上,陈辞滥调常出现在写作、演讲和日常交流中,需避免过度使用相同的句式和词汇,以及重复老旧的例子和观点。了解并避免陈辞滥调,有助于让言辞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创意和变化。
多许少与
本文介绍了成语“多许少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使用场景。该成语表示给予的少于所许诺的,形容一个人言而无信或给予的远少于所承诺的。其典故可能与古代诚信故事有关。同时,文中还指出了在哪些场合下使用“多许少与”可能显得不恰当或造成误解。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禁舍开塞
禁舍开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shè kāi sāi,含义是打破旧有束缚和限制,进行开放和疏通,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思想。该成语在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均有体现,常被用于形容需要开放包容、破旧立新的情况。同时,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不能忽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或滥用该成语原则。禁舍开塞的近义词为开放疏通、开放包容等,反义词为封闭保守等。在具体应用中,禁舍开塞思想可以帮助企业走向市场、促进文化交流等。
饭坑酒囊
“饭坑酒囊”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喝无度、生活放纵、无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对某些人的贬损之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的人。其近义词包括好吃懒做、贪吃好酒、游手好闲等。反义词为勤俭节约、奋发图强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正式场合、亲密朋友间使用,也不应用于自嘲或自我调侃的场合,以免给人留下负面印象或产生误解。在教育或指导他人时,应避免用此成语来形容特定人物,应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导他们改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