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俗客:成语详解
读音
bái dīng sú kè
含义
- 白丁:古代指没有功名或学识的平民,也泛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 俗客:指庸俗、见识浅薄的人。
- 整体含义:形容没有文化修养、见识浅薄的普通人,多用于贬义,指那些缺乏高雅情趣或学识的人。
典故
- 《晋书·王导传》:东晋名臣王导曾评价某些人为“白丁俗客”,意指他们缺乏文化素养,难登大雅之堂。
-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记载,当时士族阶层常以“白丁俗客”讽刺寒门子弟或粗鄙之人。
- 唐代诗歌: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自嘲“白丁俗客”,表达对世俗之人的无奈。
近义词
- 凡夫俗子:指普通平庸的人。
- 市井之徒:形容市井中粗俗无礼的人。
- 目不识丁:指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形容文化水平极低。
- 胸无点墨:比喻没有学问或见识浅薄。
反义词
- 文人雅士:指有学问、有修养的高雅之人。
- 博学多才:形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 学富五车:比喻读书多,知识丰富。
- 才高八斗:形容才华出众。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整天只会打游戏,真是个白丁俗客。
- 那些不爱读书的人,常常被嘲笑是白丁俗客。
-
小学高年级:
- 老师常说,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做个白丁俗客。
- 他虽然有钱,但言谈粗俗,像个白丁俗客。
-
初中:
- 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上,他的表现像个白丁俗客。
- 真正的学者不会与白丁俗客为伍。
-
高中及以上:
- 在学术讨论中,他的发言暴露了他是个白丁俗客。
- 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注重精神修养的人,终究是白丁俗客。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中性词:
- ❌ “他是个白丁俗客,但人很善良。”(“白丁俗客”含贬义,不宜用于褒义语境。)
-
误用于自谦:
- ❌ “我学识浅薄,只是个白丁俗客。”(自谦可用“才疏学浅”,而非贬义成语。)
-
误用于形容职业:
- ❌ “农民伯伯是白丁俗客。”(该成语不适用于职业描述,且带有歧视意味。)
-
误用于赞美朴实:
- ❌ “他虽然是个白丁俗客,但为人真诚。”(“白丁俗客”强调粗俗无知,不宜与“真诚”搭配。)
总结:“白丁俗客”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修的诗词
关于修的诗词(第1篇)关于“修”的诗词解析文章一、引言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多以“修”字为载体,展现人们对于修行、修养、整理等多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修”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对于人生哲理、个人修为的一种独特诠释。以下将按照不同主题,整理出多篇与“修”字相关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关于修的诗词(一)《修身》诗词原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言立功显名扬。作者及朝代:佚名(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及朝代)解析:此句诗以“修身”为开端,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中蕴含了古代中国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修为的重视。整句诗通过立德、立言、立功三个
关于士的古诗词
关于士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士的古诗词一、先秦时期《诗经·小雅·车舝》原文:士也猗兮,维其有之。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这句诗中的“士”指的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是值得依靠的,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作者:孔子朝代:春秋时期解析:这句话中的“士”在儒家思想中,多指具有道德、修养、学识、气节之君子。君子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不移,小人面对困难则可能行为不端。强调了士应有的高尚品德。二、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曹操《短歌行》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作者:曹操朝代:三国时期解析:这
村夫俗子是什么意思
村夫俗子的拼音是cūn fū sú zi,形容的是普通的乡间男子或平凡的、缺乏教养或见识的普通人。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文化修养较低的人。它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村夫俗子的近义词包括凡夫俗子、平民百姓等,反义词则是达官贵人、才子佳人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用于形容人的才华、成就或外表,以免产生误解或不恰当的用法。
才短气粗是什么意思 解析这个成语的5层含义与10个实用例句
"才短气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有限,气度不够宽广。其含义包括才能不足、学识浅薄以及气度不够宏大。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有"才疏学浅"、"见闻有限"和"见识不广"等,反义词则是"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和"胸襟开阔"等。该成语在描述人时应当客观公正,避免误用。同时,个人不应将"才短气粗"作为自我安慰的借口,而应努力提升才能和气度。
尺二秀才是什么意思
尺二秀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èr xiù cái",形容身材矮小但才华出众的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选拔制度,流传至今。尺二秀才的近义词有才子佳人、出类拔萃、英才俊杰等。反义词包括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庸才俗子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原意和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学术、文学等领域有才华的人。
才疏计拙是什么意思 解析这个谦逊成语的3个典故与正确用法
才疏计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不足,计谋不妙。其发音为cái shū jì zhuō,源自古代文献。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智浅才疏、才疏智薄等,反义词则是才华横溢、聪明伶俐等。使用才疏计拙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冒犯他人。例句中的使用展示了该成语在描述自身或他人能力不足的情境中的应用。
才疏德薄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这个成语的典故用法与自谦智慧
才疏德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shū dé bó,意指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典故源于古代学者孟轲的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才能和品德方面的不足。然而,该成语并没有贬义色彩,需要正确、恰当地使用,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也不能与其他词语混淆。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贬义、乱用场合不当等。
才蔽识浅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的典故用法和5个常见错误解析
“才蔽识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ì shí qiǎn,指由于才能和见识有限而无法完全理解和处理事物。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用于形容学识有限、缺乏深度理解和全面认识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才疏学浅等,反义词有学富五车、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及用于贬低他人而非表达自我反思和学习的态度。文章通过解释和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关于娜的诗词
关于娜的诗词(第1篇)关于“娜”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宋·刘克庄娜婀风柳态,盈盈倚窗前。玉容春自浅,花色露初鲜。《蝶恋花·春景》作者:宋·晏殊娜婀舞袖翻金钿,翠楼深锁春光。二、作者与朝代《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刘克庄,宋朝人。《蝶恋花·春景》——作者晏殊,宋朝人。三、诗词解析《木兰花慢·娼女纳凉》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娼女在窗前纳凉的场景。其中,“娜婀风柳态”一句,以娜婀形容女子体态的轻盈柔美,风柳则象征着女子身姿的婀娜多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光中倚窗纳凉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婉约的美感。《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舞姿。其中,“
材薄质衰是什么意思
材薄质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ó zhì shuāi,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或事物的品质、质地等逐渐衰退或变差。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典故。它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和品质逐渐变差,或者事物逐渐衰退变弱。常见的近义词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有才高八斗、德艺双馨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的恰当性,避免错误用法,如过度夸张或与其他成语混淆。该成语在描述人的才能或事物品质逐渐衰退时非常常见,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