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失时

动不失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òng bù shī shí。它的意思是行动不失去时机,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避免错过良机。该成语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强调了行动与时机的重要性。此外,它还与一些历史典故相关。动不失时的近义词有适时而动、乘时乘势等,反义词有错失良机、延误时机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实际情况,避免错误使用。例如,在不需要行动的场合使用该成语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都是不正确的。
成语 2025-07-27

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是一个源于古代史官董狐的成语,意为公正无私地记录或表述事实,保持事情的真实性。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记录历史时的公正无私精神。董狐直笔的含义强调真实记录,不偏不倚。其近义词包括公正无私、秉笔直书等,反义词则为虚情假意、歪曲事实等。该成语在形容记者、历史记录者等职业时非常贴切。但需注意在正确使用场合,避免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7-27

董狐之笔

董狐之笔的读音为dǒng hú zhī bǐ,代表古代史官的职责和权威。董狐之笔源于古代史官董狐的传说,强调其真实、公正、客观的特点。其近义词有历史记载之笔、史家之笔等。然而,董狐之笔不应被误用为形容文笔犀利或虚构情节的工具,其强调的是真实记录历史的态度和品质。因此,在使用董狐之笔时,应注意其庄重感和正确用法。
成语 2025-07-27

冬温夏凊

“冬温夏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wēn xià jìng,意为在冬夏季节都尽心侍奉父母,使父母感到舒适温暖。源自《礼记·曲礼上》的典故,强调了孝顺和体贴的品德。近义词包括孝顺、体贴、恭敬等,反义词则是不孝、冷漠等。使用时要避免误用在不相关语境或与其他成语混淆。该成语描绘了人们对待父母的一种态度和品德,是尊重和爱护父母的表现。
成语 2025-07-27

冬温夏清

冬温夏清的读音为dōng wēn xià qīng,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行为,无论寒暑都能体贴入微地照顾父母。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典故中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孝顺周到、关怀备至等,反义词为冷漠无情、疏忽大意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曲解或与现代词汇混淆。该成语体现了对父母的深厚关爱和照顾,是赞美孝顺行为的词汇。
成语 2025-07-27

冬扇夏炉

冬扇夏炉是一个成语,字面上指在冬天使用扇子,夏天生火,用来比喻行为或措施与实际需要不符,不合时宜。典故源自古代中国,反映愚蠢和不切实际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不合时宜、背道而驰和适得其反等。反义词则为合情合理和顺时应景等。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场合、滥用程度词以及与季节混淆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冬扇夏炉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并用多个例句加以说明。
成语 2025-07-27

冬箑夏裘

本文介绍了成语“冬箑夏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并给出了一系列例句。该成语形容做事与季节、时令等不符常理或不合时宜,行为举止不合情理。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用法,以及在文学创作中滥用该成语的问题。提醒读者在使用成语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运用。
成语 2025-07-27

冬日夏云

本文介绍了成语“冬日夏云”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形容在严寒冬天中,有如夏日云彩般的温暖宜人感觉,比喻人在逆境中温和、和蔼的性格特质。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和与其他成语混淆。通过举例,展示了冬日夏云在表达人的性格和行为方面的应用。
成语 2025-07-27

冬日可爱

“冬日可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rì kě ài。它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令人感到温暖和可爱,如同冬日里的阳光。该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常指的是孟子在冬日里给人讲解道理的形象。其近义词包括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等,反义词则是冷酷无情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在不适合的场合或错误的对象,应根据具体语境来使用。例如,小明总是冬日可爱,让人感到温暖。
成语 2025-07-27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