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箑夏裘
读音
dōng shà xià qiú
含义
- 冬:冬天。
- 箑(shà):古代指扇子。
- 夏:夏天。
- 裘(qiú):皮衣。
整体含义:冬天扇扇子,夏天穿皮衣。比喻做事不合时宜,违背常理,徒劳无功。
典故
- 《淮南子·精神训》:
“夫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意思是说,冬天用扇子,夏天穿皮衣,对自己毫无用处,就像万物最终化为尘埃一样徒劳。 - 《韩非子·显学》:
“今世之学士语治者,多曰:‘与贫穷地以实无资。’今夫与人相若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若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惰也。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节用,不可得也。”
韩非子借此批评不合时宜的政策,如同“冬箑夏裘”,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愚人,冬天怕热,夏天怕冷,于是冬天拼命扇扇子,夏天裹着皮衣发抖,惹人笑话。
近义词
-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
- 刻舟求剑:拘泥成法,不知变通。
-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成效。
反义词
- 因时制宜:根据时间或情况调整方法。
- 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 顺理成章:合乎逻辑,自然发展。
- 事半功倍:费力少而收效大。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冬天穿短袖,夏天穿棉袄,真是“冬箑夏裘”呀!
- 老师说要按时吃饭,可小华总是饿肚子写作业,像“冬箑夏裘”一样不对。
-
小学高年级:
- 他总在雨天晒被子,晴天收衣服,简直是“冬箑夏裘”。
- 不复习却指望考试高分,这不是“冬箑夏裘”吗?
-
初中:
- 政策脱离实际,如同“冬箑夏裘”,只会引发更多问题。
- 用错误的方法学习,再努力也是“冬箑夏裘”。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企业盲目跟风转型,忽视市场需求,终落得“冬箑夏裘”的结局。
- 脱离时代背景谈传统,无异于“冬箑夏裘”。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节俭”:
- ❌ “他一件衣服穿十年,真是冬箑夏裘。”(应为“勤俭节约”)
-
误用为“奇特”:
- ❌ “这幅画风格独特,像冬箑夏裘一样有趣。”(成语不含褒义)
-
误用为“忙碌”:
- ❌ “他每天加班,冬箑夏裘地工作。”(与“不合时宜”无关)
-
误用为“适应环境”:
- ❌ “北极熊冬箑夏裘地生存。”(完全违背成语本义)
总结:“冬箑夏裘”强调行为与时机相悖,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其贬义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一、一月《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解析:此诗描述了农历新年元旦的景象,春风送暖,家家户户换新桃符,迎接新的一年。二、二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这首诗虽未明言二月,但其意境表现出春的气息,夜晚的春雨与清晨的啼鸟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画卷。三、三月《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解析:此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色,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本文整理了五篇关于描写四季的古诗词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文章中包含了多首古诗词的原文、解析以及作者的感受。这些诗词以四季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闹、秋天的宁静和冬天的冷艳。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四季更迭的韵味和诗意,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百态。希望这些诗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带来美的感受。
描写春夏秋冬古诗词
以下是关于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全文、作者及朝代。这些古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春之篇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夏之篇虽然炎热,但诗人通过借古喻今、描绘戏水场景等展现了夏日的热情与活力;秋之篇则以豪放的笔触赞美秋天的美好,展现了诗人的感慨与思;冬之篇则描绘了冬日的雪景、山村的宁静和作者的内心孤独而坚强的个性形象。此外,还有描绘四季之美的其他佳作,如夏日山居、冬日观雪等,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无论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清凉宁静、秋天的寂寥凄美还是冬天的纯净安宁,这些诗词都令人陶醉其中。希望
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一、春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沉醉在美好的春梦中,不知不觉中天色已亮,四周鸟鸣声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杜甫《寄韩谏议》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解析:诗人借寒雪尽而春风来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二、夏季荷风连晓露,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解析:此句以荷风和竹露为引子,描绘出夏日的清新与宁静。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云张。——白居易《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解析:此句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夏日的炎热。三、秋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第1篇)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一、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解析:此诗写春天睡眠香甜,一觉醒来不知天色已晚,听到窗外的鸟鸣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春晓之歌》解析:此诗描述了春日的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二、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夏日绝句》解析:此句诗展现了夏天特有的浓密绿荫,将炎热的夏日常景描写得如画如境。水晶帘动微风起,满
古代描写冬天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古代描写冬天的诗词,包括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和现代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其中涉及了雪景、寒冷、寂静、孤独等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岁月、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冬天的美丽和魅力,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底蕴。
夏炉冬扇是什么意思
夏炉冬扇的读音读音:xià lú dōng shàn拼音注音:ㄒㄧㄚˋ ㄌㄨˊ ㄉㄨㄥ ㄕㄢˋ夏炉冬扇的含义“夏炉冬扇”是一个成语,字面上意为夏天使用炉子,冬天摇动扇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与季节、时令不合,或者行为与实际情况不符,显得不合时宜或不合逻辑。它也常用来比喻某些人言行不合时宜,或者所做的事情与实际情况格格不入。夏炉冬扇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人们对季节和气候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于生活习俗的总结。在古代,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生活起居和日常活动,如夏天使用扇子、冬天使用炉火取暖。而“夏炉冬扇”则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因此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夏炉冬扇的近义词不合时
冬扇夏炉
冬扇夏炉是一个成语,字面上指在冬天使用扇子,夏天生火,用来比喻行为或措施与实际需要不符,不合时宜。典故源自古代中国,反映愚蠢和不切实际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不合时宜、背道而驰和适得其反等。反义词则为合情合理和顺时应景等。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场合、滥用程度词以及与季节混淆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冬扇夏炉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并用多个例句加以说明。
冬裘夏葛
冬裘夏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qiū xià gě。它比喻根据季节变化更换衣物,也用来形容不同季节或环境下的不同需求或变化。源于古代中国,反映古人随季节更换衣物的习惯。其近义词有寒来暑往、春暖花开、随季更衣等,反义词有四季如一、恒温不变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
澩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澩”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其含义,指出该字与“泶”相同,表示一种夏天有水、冬天干涸的泉。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澩”字的字形、读音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