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裘夏葛

冬裘夏葛

读音

dōng qiú xià gé

含义

  • :冬天。
  • :毛皮制成的御寒衣物。
  • :夏天。
  • :葛布,一种轻薄透气的夏装材料。

整体含义: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比喻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方式,也引申为顺应时势、灵活变通。

典故

  1. 《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劝诫国君顺应天时,提到“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暗合“冬裘夏葛”的智慧。
  2. 《韩非子·五蠹》
    “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强调圣人治国需因时制宜,与成语寓意相通。
  3. 民间俗语演变
    古代农耕社会注重节气,逐渐将“冬裘夏葛”作为生活智慧的代称。

近义词

  1. 因时制宜:根据时间或季节调整策略。
  2. 随机应变:灵活应对变化。
  3. 顺时而动:顺应时势行动。

反义词

  1. 胶柱鼓瑟:固执守旧,不懂变通。
  2. 刻舟求剑:无视环境变化,机械行事。
  3. 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徒劳无用。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妈妈告诉我,穿衣要“冬裘夏葛”,冬天穿羽绒服,夏天穿短袖。
  2. 小学高年级

    • 农民伯伯种地懂得“冬裘夏葛”,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3. 初中

    • 治理国家要像“冬裘夏葛”一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
  4.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的市场策略需“冬裘夏葛”,经济低迷时收缩,繁荣时扩张。
      (其他例句略,共20条)

错误用法

  1. 季节错位
    ❌“他冬天穿葛衣,夏天穿皮袄,真是冬裘夏葛。”
    (正确应指“顺应季节”,而非反其道而行。)
  2. 对象误用
    ❌“这台机器需要冬裘夏葛地保养。”
    (成语多用于人或策略,不适用于机械。)
  3. 过度引申
    ❌“他吃饭时冬裘夏葛,荤素搭配。”
    (成语强调“时令适应”,与饮食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一、一月《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解析:此诗描述了农历新年元旦的景象,春风送暖,家家户户换新桃符,迎接新的一年。二、二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这首诗虽未明言二月,但其意境表现出春的气息,夜晚的春雨与清晨的啼鸟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画卷。三、三月《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解析:此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色,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四季的诗句古诗词一、春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沉醉在美好的春梦中,不知不觉中天色已亮,四周鸟鸣声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杜甫《寄韩谏议》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解析:诗人借寒雪尽而春风来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二、夏季荷风连晓露,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解析:此句以荷风和竹露为引子,描绘出夏日的清新与宁静。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云张。——白居易《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解析:此句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夏日的炎热。三、秋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第1篇)古诗词中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一、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解析:此诗写春天睡眠香甜,一觉醒来不知天色已晚,听到窗外的鸟鸣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春晓之歌》解析:此诗描述了春日的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二、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夏日绝句》解析:此句诗展现了夏天特有的浓密绿荫,将炎热的夏日常景描写得如画如境。水晶帘动微风起,满

一年级 四季歌读后感

一年级 四季歌读后感(第1篇)一年级《四季歌》读后感初次翻开《四季歌》这本绘本,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真与美好。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四季的变换和孩子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时光。《四季歌》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生活故事。春天,万物复苏,小主人公与伙伴们踏青、赏花;夏天,他们欢快地戏水、捉蜻蜓;秋天,他们收获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他们堆雪人、打雪仗,享受冬日的乐趣。整本书以季节为线索,展现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每个季节的精彩描绘和孩子们的欢乐时光。特别是那些对四季景色的生动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冬扇夏炉

冬扇夏炉是一个成语,字面上指在冬天使用扇子,夏天生火,用来比喻行为或措施与实际需要不符,不合时宜。典故源自古代中国,反映愚蠢和不切实际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不合时宜、背道而驰和适得其反等。反义词则为合情合理和顺时应景等。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场合、滥用程度词以及与季节混淆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冬扇夏炉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并用多个例句加以说明。

四季生活 读后感

四季生活 读后感(第1篇)四季生活 读后感当我第一次拿到《四季生活》这本书时,我被封面上的四季风景所吸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巧妙地展现了四季的变换,每一季的景色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初读时,我被书中细腻描绘的四季生活所吸引,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四季生活》一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更迭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书中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曲折的情节转折,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四季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春天的万物复苏,到夏天的繁花似锦,再到秋天的硕果累累,以及冬天的寂静寒冷,书中都以生动的语言进行了描绘。书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作者对每一个季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每个季节都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的成语读音及其含义被详细阐述。它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在极端天气下的生活体验,用以形容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工作或生活的不易。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艰苦卓绝、忍苦耐劳、百折不挠”等,反义词则为“贪图享乐、畏苦怕难”等。文章通过几个实例展现了该成语的恰当使用,同时也提醒读者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春诵夏弦

春诵夏弦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ūn sòng xià xián。它描述的是春天诵读诗书,夏天弹奏乐器的文雅学习和读书生活,常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学习刻苦。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的教育方式和读书习惯。它的近义词包括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和笃学不倦等,反义词则是游手好闲、虚应故事和不学无术等。在使用春诵夏弦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其特定含义和语境,不应滥用或与其他表示学习的词语混淆使用。

我的四季 读后感

我的四季 读后感(第1篇)我的四季 读后感《我的四季》是一本描绘人生四季的美丽之作,初读之时,我被其深邃的内涵和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作者以四季为背景,将人生的起伏、得失、喜悲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夏季则充满了生长的艰辛与快乐,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而冬季则是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与。这四个季节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更代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心境。读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春天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画面。而到了秋天,那些曾经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收获的喜悦

冬烘先生

冬烘先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浅薄、思想陈旧的人。这个成语由"冬烘"和"先生"两个词语组合而成,"冬烘"象征着冷酷、僵化,而"先生"则是对人的尊称,但在此带有讽刺意味。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与元朝关汉卿的《窦娥冤》有关。近义词包括迂腐先生、守旧派和呆板先生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恰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