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目哆口

瞪目哆口:惊愕之态

读音

瞪目哆口:dèng mù duō kǒu

含义

  • 瞪目:睁大眼睛,形容惊讶或愤怒的样子。
  • 哆口:张大嘴巴,形容震惊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极度惊讶、恐惧或愤怒而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的呆愣模样。

典故

  1.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曾因政敌陷害而面临险境,其友人周顗(yǐ)在朝堂上“瞪目哆口”,震惊于权臣的狠毒,最终王导脱险后感叹:“吾虽不杀伯仁(周顗字),伯仁由我而死。”
  2. 《聊斋志异·画皮》
    书生王生发现美艳女子实为恶鬼所化,揭开画皮时“瞪目哆口”,吓得魂飞魄散。

近义词

  1.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2.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
  3. 大惊失色:因惊恐而脸色突变。

反义词

  1.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慌乱。
  2.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3. 面不改色:遇到意外时神色不变。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魔术师突然从空盒子里变出一只兔子,观众们瞪目哆口,连连鼓掌。
    • 弟弟看到蜘蛛爬到自己手上,瞪目哆口地尖叫起来。
  2. 小学高年级

    • 老师宣布明天突然考试,全班同学瞪目哆口,教室里一片哀嚎。
    • 他打开礼物盒,发现是一只活的小狗,顿时瞪目哆口,惊喜得说不出话。
  3. 初中

    • 登山者看到悬崖边突然出现的雪豹,瞪目哆口,一动不敢动。
    • 侦探揭开真相时,凶手瞪目哆口,没想到自己的计划早已被识破。
  4. 高中及以上

    • 科学家公布颠覆性实验结果,同行学者们瞪目哆口,纷纷要求验证数据。
    • 他突然在会议上揭露公司财务造假,高层管理们瞪目哆口,现场鸦雀无声。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普通惊讶

    • ❌ 她看到新买的裙子很漂亮,瞪目哆口。(应用“惊喜万分”)
  2. 误用于积极场景

    • ❌ 他听到自己中奖的消息,瞪目哆口地跳了起来。(应用“欣喜若狂”)
  3. 误用于缓慢反应

    • ❌ 老人慢慢听完故事,瞪目哆口地点头。(应用“若有所思”)

总结:“瞪目哆口”强调极度的震惊或恐惧,多用于突发性、冲击性场景,不可随意替换为一般惊讶或喜悦的表达。

瞪目哆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瞪眼咋舌

“瞪眼咋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面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时的惊讶、震惊或困惑的表情和反应,具体表现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舌头微卷的惊讶表情。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但已经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其近义词包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等,反义词包括处之泰然、镇定自若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使用。例如,在听到震惊的消息或看到惊人的场景时,人们可能会瞪眼咋舌,表达强烈的惊讶和震惊。

瞪目结舌

本文介绍了成语“瞪目结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因惊讶或恐惧而目瞪口呆,无法言语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更多用于形容因惊讶或恐惧而无法言语的情况,而非因兴奋或激动。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和含义匹配。

瞠目而视

本文介绍了成语“瞠目而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瞪着眼睛看着某处,形容人因惊讶或紧张而目瞪口呆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物感到非常惊讶或无法理解。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一些常见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误用情况,提醒读者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目瞪口呆是什么意思

"目瞪口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无法理解而表现出的表情状态。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古代常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描述惊讶和震惊。近义词包括瞠目结舌、目瞪如痴等,反义词为泰然自若、从容不迫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于喜悦、思考或专注的场景,也不可过度使用或滥用。该成语在语境中常用于形容人们面对惊讶、震惊或无法理解的情况时的反应。

杜口无言

“杜口无言”是一个成语,意为闭口不说话,形容非常沉默或无言以对的状态。其典故出处不明确,可能源于描述沉默或特定场合下的沉默不语。近义词有“沉默寡言”、“默不作声”等,反义词有“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等。该成语在错误用法中可能会被误用为其他含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词语,或在不当场合使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和语境。

瞠目结舌

本文介绍了成语“瞠目结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极度惊讶或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状态。出处虽不可考,但可能与古代故事或事件有关。其近义词包括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等,反义词如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运用该成语,避免误用。

目瞪舌彊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目瞪舌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惊讶、恐惧或困惑而表现出的极度震惊状态。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需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掩口胡卢是什么意思

掩口胡卢的读音掩口胡卢的读音为yǎn kǒu hú lú。掩口胡卢的含义掩口胡卢,字面意思为用双手遮住嘴巴,露出惊讶、喜悦或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它常用来形容某人因某种情况或事物而感到极度惊讶或喜悦,以至于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以这种动作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掩口胡卢的典故关于掩口胡卢的典故,较为广泛流传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在饮酒作诗时,常会因诗中描绘的场景或情感而突然表现出这种掩口胡卢的姿态。这表示他们对诗中内容的高度认同和欣赏,又因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激动而只能以动作来传达。此外,也有一些古代文献记载了某些历史人物在特定场合下表现出掩口胡卢的姿态,这些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成语的内涵。掩口胡卢的近义词捧

呆如木鸡

"呆如木鸡"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因极度专注、沉思或极度惊讶而显得呆滞。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中的故事。它常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专注和内敛的状态。呆如木鸡的读音为dāi rú mù jī。其近义词包括呆头呆脑、目瞪口呆、愣头愣脑等,反义词包括机敏灵活、活泼灵动、聪明伶俐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褒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文章提供了呆如木鸡的多个例句,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的读音为【dāi ruò mù jī】,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专注而表现出的一种呆滞、无动于衷的状态。典故源于道家哲学,形容高深境界的人外表呆滞而内心充实。近义词有呆头呆脑、木讷寡言等。反义词包括灵巧敏捷、活泼机灵等。文章还包括例句和错误用法的说明。这个成语应正确用于形容人因某种情况而表现出的呆滞状态,而不是用于形容人装作发呆或过于专注的场合。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