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
读音
dāi ruò mù jī
含义
- 呆:形容人反应迟钝、不灵活的样子。
- 若:如同、好像。
- 木鸡:木头雕刻的鸡,比喻毫无生气、一动不动。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惊吓、震惊或极度专注而愣住,像木头做的鸡一样一动不动,毫无反应。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达生》,讲述了一个斗鸡高手训练鸡的故事: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意思是说,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经过四十天的训练,鸡不再浮躁、不再受外界干扰,看起来像木头鸡一样沉稳,其他鸡见到它都不敢应战,转身就跑。后来,“呆若木鸡”逐渐演变成形容人因震惊或恐惧而愣住的样子。
近义词
- 目瞪口呆:形容因惊讶或害怕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的样子。
- 瞠目结舌:形容因惊讶或害怕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的样子。
- 呆头呆脑:形容人反应迟钝、不机灵的样子。
- 木然不动:形容人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毫无反应。
反义词
- 机敏灵活:形容人反应迅速、思维敏捷。
- 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 生龙活虎:形容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 反应敏捷:形容人对外界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看到突然跳出来的小狗,吓得呆若木鸡。
- 魔术师变出一只鸽子,小明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
- 老师宣布明天放假,全班同学都呆若木鸡,不敢相信。
-
小学高年级:
- 他听到自己考试得了满分,瞬间呆若木鸡。
- 电影里的恐怖镜头让他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话。
- 突然的雷声让小猫呆若木鸡,缩在角落里不敢动。
-
初中:
- 看到车祸现场,他呆若木鸡,完全忘了报警。
- 老师突然宣布突击考试,同学们都呆若木鸡。
- 他发现自己手机丢了,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
-
高中及以上:
- 得知自己被名校录取,他呆若木鸡,久久不能回神。
-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他呆若木鸡,不知如何回答。
- 看到多年未见的老友,她呆若木鸡,眼泪瞬间流下。
-
文学化表达:
- 他站在悬崖边,望着深不见底的峡谷,呆若木鸡,仿佛时间静止。
- 她的谎言被当场揭穿,整个人呆若木鸡,脸色煞白。
- 听到噩耗,他呆若木鸡,手中的杯子滑落在地。
错误用法
-
形容动物:❌“这只猫看到老鼠后呆若木鸡。”
- 正确用法应形容人,而非动物。
-
形容冷静:❌“他面对危机时呆若木鸡,非常镇定。”
- “呆若木鸡”通常带有负面含义,不能用来形容镇定自若。
-
形容专注:❌“他读书时呆若木鸡,非常认真。”
- 成语强调“愣住”而非“专注”,此处应改用“全神贯注”。
-
形容长期状态:❌“他性格呆若木鸡,不爱说话。”
- 成语通常形容短暂的反应,而非长期性格特征。
-
褒义用法:❌“他在比赛中呆若木鸡,最终获胜。”
- 成语多用于消极场景,不能用于褒义。
你可能感兴趣
呆如木鸡
"呆如木鸡"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因极度专注、沉思或极度惊讶而显得呆滞。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中的故事。它常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专注和内敛的状态。呆如木鸡的读音为dāi rú mù jī。其近义词包括呆头呆脑、目瞪口呆、愣头愣脑等,反义词包括机敏灵活、活泼灵动、聪明伶俐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褒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文章提供了呆如木鸡的多个例句,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动如脱兔
“动如脱兔”是一个成语,拼音是dòng rú tuō tù。它的含义是形容行动非常迅速、敏捷,像兔子一样迅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果断地行动。它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也用于形容古代射箭比赛中的射手动作。其近义词包括敏捷如风、矫捷如猴等,反义词则是缓慢迟钝等。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以及滥用夸张的错误用法。
汉字"懵"的正确读音与18笔书写技巧 解析拼音部首含义及组词造句
本文介绍了“懵”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该字的含义。该字具有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表示昏昧无知、欺诈等含义。文章详细解析了“懵”字的用法和含义,并提供了相关词语示例。
乍毛变色是什么意思
乍毛变色的读音乍毛变色读作:zhà máo biàn sè。其中,“乍”字注音为zhà,第一声;“毛”字为máo,第二声;“变”字为biàn,第四声;“色”字为sè,第四声。乍毛变色的含义“乍毛变色”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或动物在受到惊吓或刺激后,毛发竖立、脸色变化,表现出极度惊恐或愤怒的状态。乍毛变色的典故“乍毛变色”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传说和故事。据传,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人们发现某些动物在遭遇危险或极度惊吓时,会表现出毛发竖立、颜色变化的特征。后来,人们将这种状态引申到人身上,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种强烈刺激时所表现出的极度反应。乍毛变色的近义词惊恐失色:形容人因惊恐而脸色变得苍白无色。毛骨悚然:
惊猿脱兔是什么意思
“惊猿脱兔”是一个成语,形容动作迅速、反应敏捷,如同受惊的猿猴和逃脱的兔子。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近义词包括迅速如雷、风驰电掣等。反义词为反应迟钝等。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避免误用。例如,他反应迅速,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惊猿脱兔般的动作。错误用法示例包括误用、夸张使用和不恰当使用等。
相顾失色是什么意思
相顾失色的读音相顾失色,读音为:xiāng gù shī sè。相顾失色的含义"相顾失色"这个成语指的是人们因惊讶、恐惧或其他强烈情感而彼此相视,脸色都变得苍白或失去血色。它形容一种极为紧张、惊愕或恐惧的场面。相顾失色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据传,在某个历史时期,当人们面对某种令人震惊或极度恐惧的场景时,彼此相望,脸上都失去了血色。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以形容人们在面对某种强烈情感或特殊情境时的反应。相顾失色的近义词惊惶失措惊恐失色面如土色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这些词语都带有类似的含义,形容人们因惊讶、恐惧等强烈情感而失去常态。相顾失色的反义词镇定自若神色自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喜笑颜开
击电奔星
击电奔星的读音为jī diàn bēn xīng,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比喻速度极快的事物或人行动的迅捷。它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形象描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近义词包括流星赶月、风驰电掣等,反义词有步履蹒跚、慢条斯理等。击电奔星在句子中可以用来形容运动员的冲刺、骑摩托车的速度、反应迅速的决策等。然而,它不应被误用为形容自然现象或不当使用场合,也不应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疾如雷电
本文介绍了成语“疾如雷电”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动作或事件进行得非常迅速、猛烈,像雷电一样瞬间即至,常用来形容事情进展迅速,出乎意料。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迅猛进攻。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昂首阔步
昂首阔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读音为áng shǒu kuò bù。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气概或精神状态。其典故来源于《史记》中的故事,自齐国国君齐宣王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出现后,该成语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和气概雄壮。此外,在《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也有描写。昂首阔步的近义词有意气风发、雄赳赳、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等。反义词包括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垂头颔颐等。使用昂首阔步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
风行电掣
风行电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ng xíng diàn chè。它用来形容速度极快,像风一样迅速,像闪电一样疾驰。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快速和强大的力量。它的近义词包括电闪雷鸣、迅雷不及掩耳等。反义词有慢条斯理、步履蹒跚等。风行电掣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通常用于描述速度非常快的场景,不能随意使用或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