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似木鸡
读音
dāi sì mù jī
含义
- 呆:形容人反应迟钝、不灵活。
- 似:像,如同。
- 木鸡:木头雕刻的鸡,比喻毫无生气或反应迟钝的样子。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愚蠢而显得呆滞、毫无反应的样子,也可指人愚笨迟钝。
典故
- 《庄子·达生》:
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经过四十天的训练后,鸡变得“望之似木鸡”,其他鸡见到它都不敢应战。这里的“呆似木鸡”最初形容一种极高的境界——镇定自若,不露锋芒。但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呆滞愚笨。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人雕刻了一只木鸡,栩栩如生,但毫无生气,用来讽刺那些徒有其表却无实际能力的人。
近义词
-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呆头呆脑:形容人迟钝、不灵活。
- 木讷寡言:形容人不善言辞,反应迟钝。
- 如痴如醉:形容人沉迷某事而显得呆滞。
反义词
- 机灵聪慧:形容人反应敏捷、聪明。
- 眼明手快:形容人反应迅速、动作敏捷。
- 伶牙俐齿:形容人说话流利,思维敏捷。
- 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看到魔术师变出一只鸽子,顿时呆似木鸡。
- 弟弟听到自己考试不及格,呆似木鸡地站在原地。
-
小学高年级:
- 老师突然宣布明天考试,全班同学都呆似木鸡。
- 他听到自己中奖的消息,一时间呆似木鸡,说不出话来。
-
初中:
- 看到车祸现场,他吓得呆似木鸡,连报警都忘了。
- 她得知自己最喜欢的明星要来开演唱会,激动得呆似木鸡。
-
高中:
-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他呆似木鸡,不知如何回答。
- 听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他呆似木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大学及以上:
- 教授提出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学生们呆似木鸡,无人应答。
- 他第一次见到极光时,震撼得呆似木鸡,久久不能回神。
错误用法
-
形容镇定自若:
- ❌ 错误例句:他在比赛中表现得呆似木鸡,最终获胜。(原意是形容镇定,但现代用法多含贬义)
- ✅ 正确用法:他在比赛中镇定自若,最终获胜。
-
形容专注思考:
- ❌ 错误例句:他解题时呆似木鸡,终于想出了答案。(“呆似木鸡”通常指呆滞,而非专注)
- ✅ 正确用法:他解题时全神贯注,终于想出了答案。
-
形容动物安静:
- ❌ 错误例句:这只猫呆似木鸡地趴在窗台上。(“呆似木鸡”多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 ✅ 正确用法:这只猫安静地趴在窗台上。
-
形容严肃认真:
- ❌ 错误例句:领导讲话时呆似木鸡,大家都很敬佩。(“呆似木鸡”含贬义,不宜用于褒义场景)
- ✅ 正确用法:领导讲话时神情严肃,大家都很敬佩。
总结:“呆似木鸡”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呆滞愚笨或受惊发愣,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呆如木鸡
"呆如木鸡"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因极度专注、沉思或极度惊讶而显得呆滞。这个成语源自《庄子》中的故事。它常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专注和内敛的状态。呆如木鸡的读音为dāi rú mù jī。其近义词包括呆头呆脑、目瞪口呆、愣头愣脑等,反义词包括机敏灵活、活泼灵动、聪明伶俐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褒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文章提供了呆如木鸡的多个例句,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的读音为【dāi ruò mù jī】,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专注而表现出的一种呆滞、无动于衷的状态。典故源于道家哲学,形容高深境界的人外表呆滞而内心充实。近义词有呆头呆脑、木讷寡言等。反义词包括灵巧敏捷、活泼机灵等。文章还包括例句和错误用法的说明。这个成语应正确用于形容人因某种情况而表现出的呆滞状态,而不是用于形容人装作发呆或过于专注的场合。
楞头楞脑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楞头楞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显得笨拙、迟钝、不灵活,源于对某种笨拙状态的描述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用法。同时,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使用者要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下使用不当造成误解。
掌握汉字"滞"的12个知识点 从读音笔顺到成语应用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滞”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滞”字的含义,包括停滞、不流通、停止、阻塞、静止等。文章还解释了“滞”字的引申含义,如郁积、凝聚、陷入、沉抑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滞”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如滞货、滞讼、滞念等。
迟眉钝眼
“迟眉钝眼”是一个中文成语,读音为chí méi dùn yǎn,形容人的表情呆滞、眼神迟钝、反应不灵敏。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神态或智力状况,无具体典故出处。它的近义词包括呆若木鸡、反应迟钝等,反义词为眼疾手快、聪明伶俐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误用对象,以及与其他负面词汇连用。该成语可以形容人的迟钝状态,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痴儿呆女
本文介绍了成语“痴儿呆女”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儿童,带有喜爱和怜悯之情。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对象以及避免混淆与其他成语的使用。
傻头傻脑是什么意思
傻头傻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头脑简单、思维迟钝或行为笨拙。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俚语。其近义词包括呆头呆脑、笨头笨脑等,反义词为聪明伶俐、精明能干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气,避免伤害他人感情。文章还介绍了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注意适度使用。
不知疼痒
不知疼痒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对痛苦或困难缺乏感觉或体验,表现对他人感受的漠视或对自身状况的忽视。典故来源可能与医学、疼痛感有关,也可能与人性中的冷漠、自私等负面情绪有关。近义词包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无动于衷、铁石心肠等。反义词有感同身受、善解人意、关怀备至、痛彻心扉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的用法,不要用于形容正面的情况或人物形象,避免在口语或书面语中滥用。
拙口钝腮是什么意思
拙口钝腮的读音拙口钝腮的读音为:zhuō kǒu dùn sāi。拙口钝腮的含义拙口钝腮,形容人说话迟钝不灵巧,口才不好,表达能力欠缺。其中,“拙”表示笨拙、不灵巧,“口”指嘴巴,“钝”表示不敏锐、不灵活,“腮”则是指面颊部分。拙口钝腮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形容一个人因为口才不佳、说话迟钝而显得不擅长表达。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有一些类似的描绘,但具体的出处和典故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拙口钝腮的近义词笨嘴拙舌:形容说话不流利,口才不好。木讷寡言:形容人言语不多,反应迟钝。口齿不清:指说话含混不清,表达不清晰。言语迟钝:指说话反应慢,表达能力不强。拙口钝腮的反义
剑及履及
剑及履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jí lǚ jí,形容行动迅速、毫不迟缓。其典故来源于古代军事故事中士兵迅速响应指挥的行动。剑及履及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反应迅速、及时到达。近义词包括雷厉风行、眼疾手快等。反义词则是形容行动迟缓的词语。在使用剑及履及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错对象、滥用成语等。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几个剑及履及的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