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裳索领:本末倒置的荒谬之举
读音
dào cháng suǒ lǐng
含义
- 倒:颠倒,弄反
- 裳:古代指下衣,类似裙子
- 索:寻找,摸索
- 领:衣领
整体含义:把衣服倒过来找领子,比喻做事方法完全错误,本末倒置,徒劳无功。
典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故事讲述一个人穿衣服时把下裳(裙子)穿在上身,然后拼命翻找衣领,却怎么也找不到。旁人笑他:“衣领明明在上衣,你却在下裳里找,岂不是白费力气?” - 《吕氏春秋·察今》:
提到“倒裳而索领”是愚蠢行为的典型,强调做事要分清主次,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近义词
- 本末倒置:把根本和枝节弄反了。
-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错误。
-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
- 舍本逐末:放弃根本,追求次要的。
反义词
- 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正确措施。
- 提纲挈领:抓住关键,高效解决问题。
- 顺藤摸瓜:按照正确线索逐步推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做数学题时先写答案再列算式,真是倒裳索领!
- 弟弟穿反了裤子还抱怨口袋不见了,像倒裳索领一样好笑。
-
小学高年级:
- 不复习课本却拼命做难题,简直是倒裳索领。
- 妈妈说:“你连单词都没背就去练听力?别倒裳索领了!”
-
初中:
- 不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只治理表面现象,这是倒裳索领的政策。
- 他还没学会基础动作就想挑战高难度技巧,教练批评他倒裳索领。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忽视产品质量,只顾营销炒作,这种倒裳索领的策略终将失败。
- 研究历史如果脱离时代背景分析细节,无异于倒裳索领。
错误用法
-
场景混淆:
- ❌“他倒裳索领地找到了钥匙。”(应为“翻箱倒柜”)
- ❌“这篇论文数据详实,绝非倒裳索领。”(误用为“敷衍了事”)
-
褒贬误用:
- ❌“科学家倒裳索领,终于发现了新元素。”(贬义词误作褒义)
-
对象错误:
- ❌“猫咪倒裳索领地玩毛线球。”(动物行为不适用)
注意:该成语专指“方法错误导致徒劳”,不可泛化为所有“错误”或“混乱”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反裘负薪
本文介绍了成语“反裘负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做事方法、次序错误,事与愿违,常用来形容处理事情顺序或方式颠倒,结果反而会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其来源于《庄子·让王》中的故事。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爱毛反裘
本文介绍了成语“爱毛反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做事不按逻辑顺序,颠倒黑白,本末倒置的行为。文章指出其出自《庄子·外物》,并给出了一系列例句以解释其用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如用于非本末倒置的情况、使用场合不当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提醒读者在生活中不应爱毛反裘地追求表面上的快乐而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成长。
耳视目食
“耳视目食”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忙碌或全神贯注于某项工作或活动。典故可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为了生计而忙碌劳作的情景。该成语意味着仿佛用耳朵看待世界,用眼睛进食般沉浸于当前事务。近义词包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等。反义词为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漫不经心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对事物不感兴趣、轻松场合或不适当的语境。该成语常见于描述人们工作或学习时的专注状态。
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ěn mò dào zhì,意指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弄颠倒了,颠倒了事物的先后顺序或主次关系。本末倒置源自《诗经》中的典故,强调先建立根本的道德原则,再去处理具体事情。文章还介绍了本末倒置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场景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错误用法情况。
撑岸就船
“撑岸就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ēng àn jiù chuán,意思是比喻勉强凑合,将就适应。原意是形容船只很大,但可以撑到岸边去适应环境,现常用来形容在困难条件下人们能够适应并完成任务的精神。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古代航运中克服困难有关。其近义词有因势利导、顺水推舟、随遇而安等。反义词包括一成不变、逆流而上、自暴自弃等。文章提供了多个撑岸就船的例句,并指出错误用法示例,如使用不当的场合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倒因为果
倒因为果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把因果关系弄颠倒,把原因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其典故和出处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中。倒因为果的读音为dào yīn wéi guǒ。其近义词包括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等。反义词包括因果分明、顺理成章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混淆因果关系、忽略主要因素以及错误应用于科学医学等领域,以避免误导他人或产生严重后果。
崇本抑末
本文介绍了成语“崇本抑末”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强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等基本生产活动,抑制商业等次要活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商业的态度和看法。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并且给出了一些常见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的结合,深入剖析了这一思想的启示意义和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体现。
倒果为因
本文介绍了成语“倒果为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把原因和结果颠倒,混淆是非、逻辑混乱。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该成语,并强调了在日常交流中要避免使用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炊沙作饭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炊沙作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徒劳无功的行为,意思是在沙子上做饭无法实现。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上下文和语境,避免不恰当的场合或情境,同时避免过于绝对或片面的评价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积非习贯
积非习贯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 fēi xí guàn,意指错误的事物或观念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习惯化被普遍接受和认可。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强调了习惯和传统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它最早出自《荀子·性恶篇》。积非习贯的近义词包括积重难返、习以为常和久惯成自然,反义词为改过自新、破旧立新和弃旧图新。该成语用于描述难以改变的错误观念或行为,并提醒人们审视和纠正长期习惯的错误事物。然而,该成语在错误的语境中可能会被误用或滥用,因此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语义混淆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