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豺为虐
读音
dǎng chái wéi nüè
含义
- 党:结党,勾结。
- 豺:豺狼,比喻凶残的人。
- 为虐:作恶,残害他人。
整体含义:比喻与恶人勾结,一起作恶害人。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党豺为虐,不可久也。” 指结党作恶终将自取灭亡。 - 《后汉书·党锢传》:
“宦官专权,党豺为虐,残害忠良。” 形容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勾结,迫害正直之士。 - 《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性贪婪,与人党豺为虐,终遭天谴。” 借狼喻人,讽刺恶人狼狈为奸。
近义词
- 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
- 同流合污: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 沆瀣一气:形容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 朋比为奸:指坏人结党营私,共同作恶。
反义词
- 独善其身:指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清白。
- 洁身自好:形容人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 嫉恶如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
- 大义灭亲:为了正义,不惜与亲人或同伙决裂。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那些坏蛋党豺为虐,欺负小动物,真可恶!
- 我们不能像故事里的狐狸和狼一样党豺为虐。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有些奸臣党豺为虐,害死了很多忠臣。
- 他们几个小偷党豺为虐,最终被警察抓住了。
-
初中:
- 某些官员与黑恶势力党豺为虐,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 在战争年代,汉奸党豺为虐,帮助敌人残害同胞。
-
高中:
- 商纣王宠信奸臣,党豺为虐,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 某些企业为了利益,与不法分子党豺为虐,污染环境。
-
大学及以上:
- 在政治斗争中,某些派系党豺为虐,排除异己,导致国家动荡。
- 学术造假者与期刊编辑党豺为虐,严重损害了科研诚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团结合作”:
- ❌ “我们班同学党豺为虐,一起完成了这次比赛。” (错误,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
-
误用为“互相帮助”:
- ❌ “他们俩党豺为虐,共同克服了困难。” (错误,应改为“齐心协力”)
-
误用为“朋友关系”:
- ❌ “我和好朋友党豺为虐,感情很好。” (错误,应改为“志同道合”)
-
误用于动物行为:
- ❌ “狼群党豺为虐,一起捕猎。” (错误,成语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本能行为)
总结:该成语带有强烈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党邪陷正
“党邪陷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g xié xiàn zhèng,含义指与邪恶的人结党营私,陷害正直的人。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用来形容心术不正、与坏人勾结、损害公义和正义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结党营私、朋党为奸等,反义词有正直不阿、公正无私等。使用党邪陷正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滥用或混淆使用。错误用法包括滥用词语、使用场合不当和与近义词混淆使用。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党邪陷正的具体情境和用法。
狐唱枭和
本文介绍了成语“狐唱枭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坏人互相呼应,狼狈为奸,互相配合得十分默契的情景。其源于古代传说,描述狐狸和枭鸟共同作恶的情形。此外,文章还列举了狐唱枭和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城狐社鼠
文章介绍了“城狐社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城狐社鼠指的是隐藏在城市或庙里的狐狸和老鼠,用来形容依附于某种势力作恶的人或势力。其最早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近义词包括狼狈为奸、奸佞小人等。反义词如忠心耿耿、正人君子等。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用含义、搭配不当和滥用泛化等错误用法。
地丑德齐
地丑德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ì chǒu dé qí。这个成语强调道德和品德的普遍性和共同性,意味着不同地域或外貌的人应该遵守共同的道德标准。其来源于《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的楚国和晋国战争典故。近义词包括德才兼备、志同道合、德艺双馨等,反义词则是丑恶不堪、道德沦丧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特别是在形容外貌相似的两个事物或人之间时。地丑德齐的核心是强调品德和道德标准的共同性,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完善。
串通一气
本文介绍了成语“串通一气”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几个人或多个团体之间相互勾结、串通、合谋的行为,通常带有不正当目的或违法性质。文章还探讨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包括避免在描述正当合作或轻微不一致行为时使用,以及区分与其他相近成语的用法区别。通过举例说明了“串通一气”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强调了其在描述不正当合谋行为上的适用性。
狐朋狗党
狗党狐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ǒu dǎng hú pé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喜欢聚在一起为非作歹的坏朋友。典故源于古代传说,狗和狐狸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勾结。近义词包括狼狈为奸、朋比为奸等。反义词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等。使用狗党狐朋时需要注意避免笼统和贬低性的使用,以免冒犯他人。正确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表达意思和态度。
戴清履浊
戴清履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i qīng lǚ zhuó。它形容人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尚情操,不随波逐流。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用以教导人们坚守道德底线,不受世俗污染。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持、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等,反义词则是同流合污、贪污腐化、玷辱名节等。该成语在例句中常用于赞美人的品行操守,错误用法则是将其用于行为不当或道德败坏的人身上。使用时应注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
狐群狗党
本文介绍了“狐群狗党”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误用情况。该成语用来形容不正当、不道德或不良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勾结,做出不法行为或恶劣行径。其典故起源于古代社会中对不良群体的称呼。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滥用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剗恶锄奸
文章介绍了成语“剗恶锄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彻底铲除凶狠的邪恶势力,扫清社会上的坏人和邪恶行为,是对于正义力量的期望和呼唤。其近义词包括铲除邪恶、肃清奸佞等,反义词为姑息养奸、纵容邪恶等。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应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地运用。
遏恶扬善
本文介绍了成语“遏恶扬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抑制恶行,宣扬善行,倡导人们积极践行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其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说明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误解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