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丑德齐

地丑德齐:一个揭示人性与道德的成语

读音

dì chǒu dé qí

含义

“地丑德齐”由四个字组成:

  • :指地位、处境。
  • :意为丑陋、低劣。
  • :指品德、德行。
  • :表示相同、一致。

整体含义是指地位低下、品德平庸的人聚集在一起,形容一群品行不高的人相互勾结或彼此相似。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原指诸侯国之间实力相当,后来引申为品行低劣的人彼此相似。
  2. 《后汉书·党锢传》
    “地丑德齐,朋比为奸。” 形容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勾结,品德低劣的人互相依附。
  3. 宋代苏轼《论朋党》
    “小人地丑德齐,同恶相济。” 强调小人因品行相近而容易结党营私。

近义词

  1. 同流合污:指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2. 沆瀣一气:形容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 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
  4. 臭味相投:指思想、兴趣相同的人彼此合得来(多含贬义)。

反义词

  1.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2.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出众人。
  3. 卓尔不群:形容才德超群,与众不同。
  4. 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那些欺负同学的孩子地丑德齐,老师批评了他们。
    • 几个小偷地丑德齐,一起被警察抓住了。
  2. 小学高年级

    • 班上几个不写作业的同学地丑德齐,总是互相包庇。
    • 这些骗子地丑德齐,合伙骗了很多人的钱。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奸臣地丑德齐,祸国殃民。
    • 这些贪官地丑德齐,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4. 高中

    •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商人地丑德齐,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 某些政客地丑德齐,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5.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界也有少数人地丑德齐,抄袭剽窃,败坏学风。
    • 某些企业高管地丑德齐,合谋操纵市场,损害投资者利益。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 ❌ “我们班同学地丑德齐,都很团结。”(错误,成语含贬义)
    • ❌ “这家公司的员工地丑德齐,业绩很好。”(错误,不能用于表扬)
  2. 误用于形容个人

    • ❌ “他一个人地丑德齐,做了很多坏事。”(成语用于群体,不适用于个人)
  3. 误用于形容事物

    • ❌ “这两款手机地丑德齐,功能差不多。”(成语用于人,不适用于物品)
  4. 误用于形容外貌

    • ❌ “他们长得地丑德齐,都不好看。”(成语指品德,不指外貌)

“地丑德齐”是一个具有深刻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正确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要注意其贬义和适用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戴清履浊

戴清履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i qīng lǚ zhuó。它形容人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尚情操,不随波逐流。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用以教导人们坚守道德底线,不受世俗污染。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持、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等,反义词则是同流合污、贪污腐化、玷辱名节等。该成语在例句中常用于赞美人的品行操守,错误用法则是将其用于行为不当或道德败坏的人身上。使用时应注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

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

一丘之貉的读音一丘之貉的读音为:yī qiū zhī hé,其中“貉”字在这里读作“hé”,音节中包含声母y、q、zh和韵母i、ou、e。一丘之貉的含义一丘之貉,指同一山丘上的貉类,比喻彼此同是奸诈的人,也指彼此臭味相投、狼狈为奸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怀恶意、相互勾结的人。一丘之貉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一丘之貂,其足相攫”的比喻,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丘之貉”。在古代,貉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心怀恶意、相互勾结的人。这个成语的典故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为了私利而相互勾结的人。一丘之貉的近义词狼狈为奸臭味相投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朋比为奸结党营私串通一气互相勾结

狐朋狗党

狗党狐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ǒu dǎng hú pé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喜欢聚在一起为非作歹的坏朋友。典故源于古代传说,狗和狐狸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勾结。近义词包括狼狈为奸、朋比为奸等。反义词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等。使用狗党狐朋时需要注意避免笼统和贬低性的使用,以免冒犯他人。正确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表达意思和态度。

德浅行薄

“德浅行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qiǎn xíng bó,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都不足。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可能是在汉语使用过程中根据词语组合和语境演变而来。它的近义词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有“德高望重”、“才高行厚”等。使用“德浅行薄”时需要注意对象使用恰当,避免乱用语境和其他成语混淆的情况。

熏莸不同器是什么意思

熏莸不同器的读音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熏莸不同器的含义"熏莸不同器"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器物中。比喻品质不同的人不能共处,或者善恶、美丑不能混同。熏莸不同器的典故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谋取太子之位,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并推荐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晋献公听信骊姬之言,将申生放逐,并命人将申生的衣服熏香后与奚齐的衣服放在一起。这时,一个正直的大臣就说了"熏莸不同器"的话,意思是香草和臭草不能混放在一起,暗示申生和奚齐的品行不同,不能共处一室。此外,也有其他典故如《孟子·离娄下》中也有类似表述,强调善恶有别,不能混淆。熏莸不同

虎党狐侪

本文介绍了成语“虎党狐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结伙营私、相互勾结,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常用来形容不正当的、邪恶的集团或势力。其出自于《诗经·小雅·伐木传》中的典故。使用时要谨慎考虑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

狐群狗党

本文介绍了“狐群狗党”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误用情况。该成语用来形容不正当、不道德或不良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勾结,做出不法行为或恶劣行径。其典故起源于古代社会中对不良群体的称呼。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滥用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卑鄙无耻

本文介绍了“卑鄙无耻”这一贬义词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词源于古代,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品质恶劣,缺乏道德和良心。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和搭配不当的错误。

同恶相助是什么意思

同恶相助的读音同恶相助的拼音是:tóng è xiāng zhù。同恶相助的含义“同恶相助”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有共同恶行的人会互相帮助、支持。这些人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或目标,会相互协作,共同对抗那些与他们为敌的人或势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道德或邪恶的行为和势力。同恶相助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有些人因为共同的不道德行为或邪恶目的而结成团伙。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恶劣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同恶相助的近义词狼狈为奸:指两个人或多个人的行为相互勾结,一起做坏事。朋比为奸: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做

气味相投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气味相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或多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等方面非常相似,有共同的语言和感受。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后来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近义词包括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等,反义词包括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等。使用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