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亢不卑
读音
bù kàng bù bēi
含义
“不亢不卑”由四个字组成: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
- 亢:原指“高”,引申为“高傲”“傲慢”。
- 卑:原指“低”,引申为“自卑”“低声下气”。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既不自高自大,也不低声下气,态度适中,保持尊严和礼貌。
典故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面对晋国权臣的傲慢态度,他既不谄媚也不退缩,展现了“不亢不卑”的风范。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既不畏惧也不狂妄,最终完璧归赵,体现了“不亢不卑”的智慧。 -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光武帝刘秀的高官厚禄,既不傲慢也不卑微,展现了独立人格。
近义词
- 不卑不亢:与“不亢不卑”同义,强调态度适中。
- 从容不迫: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 落落大方:形容举止自然,不拘谨。
- 有礼有节:形容言行合乎礼节,不越界。
反义词
- 卑躬屈膝:形容低声下气,毫无尊严。
- 趾高气扬:形容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 阿谀奉承:形容讨好别人,丧失自我。
- 畏首畏尾:形容胆小怕事,缺乏自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面对老师的表扬,不亢不卑地说:“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
- 小红在比赛中输了,但她不亢不卑地向对手表示祝贺。
-
小学高年级:
- 班长在班级会议上发言,态度不亢不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面对同学的嘲笑,小华不亢不卑地回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
-
初中:
- 他在辩论赛中不亢不卑地陈述观点,最终说服了评委。
- 面对长辈的批评,她不亢不卑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
高中:
- 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不亢不卑地维护国家利益。
- 面试时,他不亢不卑地回答了所有问题,给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
大学及以上:
- 企业家在谈判中不亢不卑,既争取了利益,又保持了合作关系。
- 学者在学术争论中不亢不卑,坚持真理而不失风度。
错误用法
-
混淆“亢”与“吭”:
- 错误:他“不吭不卑”地站着。(“吭”指出声,与“亢”无关。)
- 正确:他“不亢不卑”地站着。
-
用于贬义场景:
- 错误:小偷被抓后“不亢不卑”地狡辩。(“不亢不卑”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负面行为。)
- 正确:小偷被抓后“强词夺理”地狡辩。
-
过度解读:
- 错误:他“不亢不卑”地拒绝了所有帮助。(拒绝帮助可能是固执,而非“不亢不卑”。)
- 正确:他“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不必要的帮助。
-
滥用语境:
- 错误:这只猫“不亢不卑”地走过。(“不亢不卑”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 正确:这只猫“从容不迫”地走过。
“不亢不卑”是一种高尚的处世态度,既能展现自信,又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卑躬屈节
本文介绍了成语“卑躬屈节”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描述的是为了讨好他人而过分降低身份和尊严的行为。典故源自古代人们为求生存或谋求官职而表现出的行为。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卑躬屈节的错误用法和正确使用场景,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该成语。
昂头挺胸
昂头挺胸是一个形容人精神振奋、自信满满的成语,拼音为áng tóu tǐng xiōng。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常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雄伟形象和气概。昂头挺胸的近义词包括昂首阔步、意气风发等,反义词有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等。使用昂头挺胸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夸张的描绘和不当的使用。
不卑不亢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卑不亢”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人的态度既不卑微也不高傲,恰到好处。其源于古代礼仪文化,强调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不卑不亢的实际运用。同时,指出了在不卑不亢的误用情况下,容易忽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过于拘谨或随意表现态度,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
低首下气
本文介绍了成语“低首下气”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恭敬、谦卑,源于古代礼仪文化。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用,确保描述的情境与成语含义相符,避免过度使用,控制使用频率和情境。例句展示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低首下气”的情境。
才短气粗
"才短气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有限,气度不够宽广。其含义包括才能不足、学识浅薄以及气度不够宏大。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有"才疏学浅"、"见闻有限"和"见识不广"等,反义词则是"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和"胸襟开阔"等。该成语在描述人时应当客观公正,避免误用。同时,个人不应将"才短气粗"作为自我安慰的借口,而应努力提升才能和气度。
杜口绝言
“杜口绝言”是一个成语,意思为闭口不说话,形容沉默或缄默不语的状态。源自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用来形容人受到打击或内心痛苦而沉默不语。出自《汉书·张敞传》。其近义词有缄口不言、沉默寡言、默不作声等,反义词包括侃侃而谈、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不冷不热
"不冷不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温度适中或事物状态恰到好处。其拼音为bù lěng bù rè,源自古代人们用天气比喻人或事物状态的描述。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情感或态度的中立、适度。其近义词包括"恰到好处"、"适中"、"温文尔雅"等,反义词有"天寒地冻"、"大热天"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在正式或严肃场合滥用,并需正确理解其词义,避免与其他表示适中的词语混淆。文章提供了例句以展示其正确和错误用法。
辞严气正
辞严气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yán qì zhèng。其含义为言辞严厉,正气浩然,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出的正直、刚毅的气质。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典籍或历史故事,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其近义词包括义正辞严、言辞刚毅、正气浩然等。反义词则包括言不由衷、轻言软语、虚应故事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合适性,避免误用。例如,他在法庭上的言辞庄重严肃,表现出辞严气正的气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趁火打劫
趁火抢劫是一种成语,指在别人遭遇困难或灾难时,乘机以非法手段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社会的不良现象。趁火抢劫的拼音为chèn huǒ qiǎng jié,其含义是形容某些人趁机谋取私利,不顾他人安危和损失。趁火抢劫的近义词有趁机揩油、趁势勒索等,反义词则包括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在现实生活中,该成语常被误用为描述正当竞争或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应仅限于形容非法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昂首望天
昂首望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áng shǒu wàng tiān。其含义为抬头仰望天空,常用来形容人态度高傲,自视甚高,不切实际地妄自尊大。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常以此姿态展示自己的威严和自信,但过度则表现为傲慢和自大。昂首望天的近义词有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等。反义词包括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谦逊有度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对象,避免误用。错误使用方式包括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其他成语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