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爱博而情不专」详解
读音
爱博而情不专: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
含义
- 爱:喜爱、爱好
- 博:广泛、众多
- 情:情感、专注力
- 不专:不专一、不集中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爱好广泛,但对每件事或每个人都无法投入专一的感情或精力,形容兴趣分散、难以持久专注。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评价郑国执政子产时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爱博而情不专。”意指子产虽善于用人,但过于广泛涉猎,导致无法专注于某一领域。 - 《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名将马援批评某些学者“爱博而情不专”,认为他们虽博览群书,却缺乏深入钻研的精神。 - 清代文人笔记:
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批评某些诗人“爱博而情不专”,指其作品风格多变却缺乏独特个性。
近义词
-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一,容易分心。
-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缺乏恒心。
- 见异思迁:看到新事物就改变主意,形容意志不坚定。
- 心猿意马:比喻心思不定,难以专注。
反义词
- 一心一意:形容专注认真,毫无杂念。
- 专心致志:指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
- 矢志不渝:形容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喜欢画画、弹琴、踢足球,但总是学几天就放弃,真是爱博而情不专。
- 小明买了很多玩具,可玩一会儿就不玩了,妈妈说他是爱博而情不专。
-
小学高年级:
- 小华报了五个兴趣班,但每个都学不精,老师说他爱博而情不专。
- 她今天想学跳舞,明天又想学书法,这样爱博而情不专可不行。
-
初中:
- 他读了很多书,但每本都只翻几页,真是爱博而情不专。
- 小张对很多学科都有兴趣,但都不深入,属于爱博而情不专的类型。
-
高中:
- 有些同学选专业时犹豫不决,什么都想学,结果爱博而情不专,反而影响发展。
- 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涉猎,但缺乏专精,难免被人批评爱博而情不专。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研究需要专注,爱博而情不专的人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
- 职场上,爱博而情不专的员工往往难以晋升,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爱好广泛”的褒义:
- ❌ 错误例句:他爱博而情不专,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应为中性或略带批评意味)
- ✅ 正确用法:他兴趣广泛,但爱博而情不专,导致每样都不精通。
-
误用于形容“博学”:
- ❌ 错误例句:这位教授知识渊博,真是爱博而情不专。(“爱博而情不专”并非褒义)
- ✅ 正确用法:这位教授虽涉猎广泛,但并非爱博而情不专,他在专业领域有很深造诣。
-
误用于形容“感情专一”:
- ❌ 错误例句:他对爱情很忠诚,从不爱博而情不专。(语义矛盾)
- ✅ 正确用法:他在感情上从不爱博而情不专,始终一心一意。
-
误用于形容“精力充沛”:
- ❌ 错误例句:他每天做很多事情,真是爱博而情不专。(混淆了“忙碌”与“不专注”)
- ✅ 正确用法:他虽事务繁多,但并非爱博而情不专,每件事都处理得很认真。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中性评价,不宜用于褒义语境,使用时需注意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暮翠朝红是什么意思
暮翠朝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cuì zhāo hóng。它原指早晨的朝霞与傍晚的翠绿之色,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时间流转中的颜色或状态变化,并常用来比喻人的感情变化无常或男女间的情爱关系不专一。该成语来源于古代诗词,并多与爱情故事相关。其近义词包括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反义词则是始终不渝、一心一意和忠贞不二。使用暮翠朝红时需注意其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错误用法包括用于非人类事物、在严肃场合使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
杨花水性是什么意思
杨花水性的读音杨花水性,读音为 "yáng huā shuǐ xìng",其中 "杨花" 指的是杨树的落花,"水性" 则指的是流动、不稳定的性质。杨花水性的含义"杨花水性" 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轻浮不定,缺乏定力,像杨花一样随风飘荡,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感情不专一、容易变心的人。杨花水性的典故"杨花水性" 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自然现象。杨花飘落,随风飞舞,而水则流动不定,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此,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不稳定性。杨花水性的近义词轻浮不定: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轻率、不沉稳。随风而动:形容没有主见,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博闻多识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是古代官府门前设立的木柱,用于听取百姓对官员的批评意见,象征着言论自由和公正。其含义在于鼓励民众对官员的监督和批评。诽谤之木源于周朝,是古代社会民主监督的象征之一。其近义词有直言敢谏、公正言论监督之木等。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恶意攻击他人或进行不实指责。现代社会应发扬古代的民主监督精神,保持言论自由和公正的原则。
九流百家
九流百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学术派别、文化知识的广泛博大。九流指古代对学术流派的分类,百家则泛指各种学术流派。该成语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学术思想,包括道家、儒家等九大流派以及众多其他学术派别。九流百家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于学术思想的分类和讨论。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博大精深、学识渊博等,反义词有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等。例句展示了九流百家在描述学识广泛、涉及多个学术领域方面的应用。需要注意避免在使用九流百家时的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或在不合适的语境中使用等。
贩交买名
“贩交买名”是一个成语,指的是通过买卖手段来谋求名声和交情的行为。其源自古代社会追求名利的社会现象,表示以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名利或声誉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沽名钓誉等,反义词则是真诚相待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分场合滥用、与其他近义词混淆使用以及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贩交买名”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注意事项。
耳食之谈
耳食之谈是指毫无根据的传闻或轻信不实之言,形容人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盲目相信。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警示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不实之言。其近义词包括道听途说、空穴来风、轻信谣言等,反义词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明察秋毫等。使用时应避免随意相信并传播没有根据的消息或传闻,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等错误用法。
掇拾章句
“掇拾章句”是一个成语,指从书籍或文章中摘录、收集重要的语句或段落。该成语源于古代读书人从大量书籍中寻找有用信息的行为,常用来形容善于整理归纳的人。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典籍。近义词包括摘录要点、集腋成裘、集思广益、采撷精华等。反义词有遗珠弃璧、草率从事、浮光掠影、漫不经心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用于贬义语境,不要与“断章取义”混淆。正确的用法是形容一个人善于从大量资料中挑选出重要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道德品质上反复无常,缺乏坚定和忠诚。出自《诗经》中的《邶风·柏舟》篇。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翻云覆雨、朝秦暮楚等,反义词有忠诚不渝、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错对象、滥用成语以及与近义词混用等错误用法。
多端寡要
多端寡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ō duān guǎ yào",表示事物或言论内容繁杂但重点不突出。该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言》,形容说话多但内容不够精炼。近义词包括繁杂无章、冗长繁杂、纷繁复杂,反义词为简明扼要、清晰明了、精炼简洁。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场景,如滥用、在口头交流中使用不当以及与“博大精深”混淆使用。文章或言论多端寡要时,读者难以把握中心思想,需要避免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