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德
读音
èr sān qí dé
含义
“二三”指反复无常、不专一;“其”是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德”指品德、操守。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意志不坚定,反复无常,缺乏坚定的信念或忠诚。
典故
- 《诗经·卫风·氓》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是最早出现“二三其德”的文献记载,诗中描述了一个女子控诉丈夫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行为。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二三其德,其何能淑?”这里用来批评某些诸侯国在政治立场上摇摆不定,缺乏坚定的立场。 - 《后汉书·袁绍传》
“二三其德,不可与谋。”形容袁绍在决策时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导致最终失败。
近义词
- 朝三暮四:形容人反复无常,善变。
- 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主意。
- 反复无常:形容人行为多变,没有固定的原则。
- 三心二意:指心思不专一,犹豫不决。
反义词
- 一心一意:形容专注、忠诚,毫无杂念。
- 始终如一:指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一致,不改变。
- 坚定不移:形容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影响。
- 忠贞不渝:指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答应每天按时写作业,却总是二三其德,经常偷懒。(适用于1-3年级)
- 小学高年级:他原本说要坚持跑步,可没过几天就二三其德,放弃了计划。(适用于4-6年级)
- 初中:这个球员在比赛中表现二三其德,时而积极进攻,时而消极防守。(适用于7-9年级)
- 高中:某些政客在竞选时承诺改革,上台后却二三其德,让民众大失所望。(适用于10-12年级)
- 大学及以上:在科研工作中,如果研究者二三其德,频繁更换研究方向,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适用于高等教育)
- 职场场景:公司需要的是忠诚可靠的员工,而不是二三其德、随时可能跳槽的人。
- 情感表达:她对感情的态度总是二三其德,让人无法信任。
- 历史评论:古代许多亡国之君都是因为二三其德,导致国家衰败。
- 商业分析:这家企业的战略二三其德,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 家庭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有恒心,不能二三其德。
- 体育竞技:运动员如果训练时二三其德,很难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文学创作:作家若写作时二三其德,作品很难形成独特的风格。
- 军事策略:将领在战场上最忌讳二三其德,犹豫不决会导致失败。
- 投资理财:投资者如果二三其德,频繁更换投资方向,往往难以获利。
- 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若二三其德,整个项目的进展就会受到影响。
- 道德修养:做人要讲信用,不能二三其德,否则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 法律评论:某些罪犯在法庭上二三其德,试图推卸责任。
- 科技发展:科研机构若研究方向二三其德,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 环境保护:政府在环保政策上不能二三其德,否则难以改善环境问题。
- 国际关系:某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二三其德,导致国际信誉受损。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三心二意”:
❌ 他做事总是二三其德,一会儿想学画画,一会儿又想学音乐。(正确应为“三心二意”) - 误用为“反复无常”:
❌ 天气二三其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正确应为“反复无常”) - 误用为“优柔寡断”:
❌ 他在做决定时二三其德,迟迟不敢拍板。(正确应为“优柔寡断”) - 误用为“朝令夕改”:
❌ 公司的政策二三其德,员工无所适从。(正确应为“朝令夕改”) - 误用为“见异思迁”:
❌ 他对新事物总是二三其德,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正确应为“见异思迁”)
“二三其德”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立场不坚定,不能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变化或单纯的犹豫不决。
你可能感兴趣
朝折暮折
朝折暮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zhé mù zhé。它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化迅速或生命短暂易逝,表达事物的脆弱性和短暂性。该成语源自古代的诗歌或文献,描绘时间流逝、生命短暂或事物易变的情景。它的近义词有瞬息万变、变幻莫测和朝生暮死等,反义词包括长存不灭和恒久不变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避免滥用和误用。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如人的健康状况、事业、股市行情、心情、城市古迹等。总之,朝折暮折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需根据具体语境恰当运用。
热熬翻饼是什么意思
热熬翻饼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读音为rè áo fān bǐ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反复无常,没有新的进展或改变,就像热煎饼一样反复煎熬和翻煎,永远无法达到终点。虽然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和历史记载,但广泛流传于民间。它的近义词如反复无常、颠三倒四等,都带有一定的比喻性,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情况的反复出现和无法改变的状态。反义词如一劳永逸、持续发展等则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或变化。文章还提供了多个热熬翻饼的例句以及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
三翻四复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三翻四复”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反复变化,多次反复,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反复无常,或事情的发展变化多端,不可预测。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反复无常
反复无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行为、态度、情绪等不稳定,常变化且不可预测。该词汇出自《左传》,典故涉及历史人物的行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的读音及近义词如变化多端、出尔反尔等,反义词则为一成不变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与其他概念混淆或重复使用。错误用法示例解析强调正确使用的重要性。
三心二意
二心三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r xīn sān yì。它表示心思不定,意志不集中,反复无常,无法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近义词有心猿意马、犹豫不决等,反义词有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使用二心三意时需要避免错误用法,不能随意形容正常的人或事。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进行选择和搭配。
暮虢朝虞是什么意思
暮虢朝虞是一个成语,读音mù guó zhāo yú,形容统治者或人反复无常,经常改变政策、策略或态度,像国家国名更换一样。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反复无常和朝令夕改,反义词则是始终如一和坚定不移。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作好作歹是什么意思
作好作歹的读音作好作歹的读音为:zuò hǎo zuò dǎi。作好作歹的含义"作好作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反复无常,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形容人行为不端,反复无常。其中,“作好”指做好的事情或行为,“作歹”指做坏的事情或行为。作好作歹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位神仙,他经常变换自己的行为,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人们就用“作好作歹”来形容他的行为。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反复无常、行为不端的人。作好作歹的近义词忽好忽坏: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变化无常,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不稳定,时而这样,时而那样,没有一定的规律。善恶不端:形容人的品行不好,常
晨秦暮楚
晨秦暮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qín mù chǔ。它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不稳定,经常变换立场或环境,缺乏忠诚和稳定性。典故源自战国时期人们频繁更换居所和效忠对象的历史背景。近义词包括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等。反义词则是始终不渝等形容人忠诚坚定的成语。使用此成语需注意其含义和适用场合,避免错误使用。文章给出了多种例句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狐埋狐扬
狐埋狐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ú mái hú yá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反复无常、做事不彻底或做事不负责任的行为,并描述事物或现象的隐蔽和显露交替出现,或事情结局与初衷相悖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寓言中的狐狸藏食故事。该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并常被用于形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用词不当以及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
翻云覆雨
本文介绍了成语“翻云覆雨”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或比喻人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莫测,反复无常。文章还探讨了其典故来源,并列举了正确的使用场景和错误用法,包括不当使用场合、误用为轻率行为以及与中性或积极词汇的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