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衅

防微杜衅

读音

fáng wēi dù xìn

含义

  • :预防,防止。
  • :微小,细微。
  • :杜绝,堵塞。
  • :缝隙,引申为祸患的开端。

整体含义:在祸患刚露出苗头时就加以防范,杜绝其发展。比喻及早发现并消除隐患,避免酿成大祸。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执政时,注重防微杜渐,及时处理小矛盾,避免国家陷入内乱。
  2. 《汉书·霍光传》
    霍光辅佐汉昭帝时,曾劝诫皇帝“防微杜衅”,以免小人得势,祸乱朝纲。
  3. 《资治通鉴》
    唐太宗李世民常对大臣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强调防微杜衅的重要性。

近义词

  1.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前就加以预防。
  2.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3.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灾祸。
  4. 杜渐防萌:在坏事刚萌芽时就加以制止。

反义词

  1. 养痈遗患:纵容小问题,最终酿成大祸。
  2.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才补救,为时已晚。
  3. 临渴掘井:事到临头才想办法,缺乏预见性。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告诉我们,要防微杜衅,发现小错误就要改正。
  2. 小学高年级:防火安全不能马虎,必须防微杜衅,避免火灾发生。
  3. 初中: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正是为了防微杜衅,保障人民健康。
  4. 高中: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衰败,都是因为未能防微杜衅,任由腐败蔓延。
  5. 大学及以上:企业管理中,防微杜衅是风险控制的核心策略之一。
  6. 职场:公司定期检查设备,防微杜衅,确保生产安全。
  7. 家庭: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防微杜衅,养成良好的习惯。
  8. 社会:交通法规的严格执行,是为了防微杜衅,减少交通事故。
  9. 科技:网络安全专家提醒,防微杜衅比事后修复更重要。
  10. 医学: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防微杜衅,早发现早治疗。
  11. 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防微杜衅,防止污染扩散。
  12. 金融:投资者应防微杜衅,避免因小失大。
  13. 教育: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微杜衅,减少学生心理问题。
  14. 法律:立法机关完善法律体系,防微杜衅,减少社会矛盾。
  15. 历史: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调防微杜衅的重要性。
  16. 军事:国防建设要防微杜衅,防止潜在威胁。
  17. 农业:农民防微杜衅,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
  18. 体育:运动员训练时要注意细节,防微杜衅,避免受伤。
  19.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防微杜衅,避免作品出现瑕疵。
  20. 人际交往:朋友之间的小误会要及时化解,防微杜衅,避免关系恶化。

错误用法

  1. 混淆“防微杜衅”与“亡羊补牢”

    • 错误例句:“火灾发生后,他们才开始防微杜衅。”
    • 解析:“防微杜衅”强调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
  2. 用于形容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

    • 错误例句:“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没有防微杜衅。”
    • 解析:应改为“未能防微杜衅”,否则逻辑不通。
  3. 滥用成语,忽视语境

    • 错误例句:“他每天锻炼身体,真是防微杜衅。”
    • 解析:锻炼身体与“防微杜衅”无关,属于滥用成语。
  4. 误用“衅”字含义

    • 错误例句:“他防微杜衅,避免与人发生争执。”
    • 解析:“衅”指祸患的开端,而非普通的争执。
  5. 用于褒义过强的场景

    • 错误例句:“他防微杜衅,最终成为了亿万富翁。”
    • 解析:成语多用于防范祸患,而非直接导致成功。
防微杜衅.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杜隙防微

杜隙防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xì fáng wēi。它的含义是预防在先,杜绝隐患,不使小事变成大事,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在事情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杜隙防微的近义词有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反义词包括临渴掘井、亡羊补牢和坐视不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企业管理中,杜隙防微都非常重要。然而,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不规范表达方式等错误用法。

肘腋之患是什么意思

肘腋之患的读音肘腋之患的读音为:zhòu yè zhī huàn。肘腋之患的含义“肘腋之患”是指身边隐藏的祸患或灾难。其中,“肘”和“腋”是指人体部位,而“患”则指祸患或疾病。因此,“肘腋之患”通常用来形容潜伏在身边、不易察觉的危害或问题。肘腋之患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战国策》记载,赵国的大臣蔺相如曾向赵王进言,说他的身边有“肘腋之患”,即指那些亲近的、但却可能危害国家利益的人。此后,“肘腋之患”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成为形容身边潜藏的祸患或危险的常用表达。肘腋之患的典故出处《战国策》:书中详细记载了蔺相如对赵王所说的“肘腋之患”,成为该成语的重要出处。《史记》:在部分与

蠹众木折

“蠹众木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zhòng mù zhé。该成语的含义是内部问题严重或矛盾众多,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或体系崩溃。其源于古代寓言故事,也可追溯到《战国策》中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等。反义词包括稳如泰山、固本强基等。“蠹众木折”需要正确运用,不应用于轻微损坏或问题不严重的情况。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杜渐防萌

“杜渐防萌”是一个强调预防重要性的成语,意为在事情刚开始或尚未形成规模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展壮大或产生不良后果。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智慧,强调预防工作要走在问题出现之前。杜渐防萌近义词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反义词为“亡羊补牢”。文章还介绍了杜渐防萌的历史典故、例句及错误用法。运用杜渐防萌的原则,可以在工作、教育、医疗等领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提高公众对杜渐防萌的认识和意识,是预防问题的关键。

养痈贻患是什么意思

养痈贻患的读音养痈贻患的读音为:yǎng yōng yí huàn。养痈贻患的含义养痈贻患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养育了毒疮,遗留了祸患。它用来形容纵容、姑息养奸,最终导致祸患的行为。具体来说,它指的是对一些不良的、有害的事物或行为不加制止或纠正,任其发展,最终导致更大的危害或灾难。养痈贻患的典故养痈贻患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楚庄王对臣子们说:“养虎自遗患。”意思就是养虎为患。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养痈贻患。这个成语的典故也常被用来比喻姑息养奸、放任自流,最终导致祸患的行为。养痈贻患的近义词姑息养奸:指对坏人坏事放纵、姑息,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导致祸患。助纣为虐:指帮助坏人做坏事,使其更加肆无忌惮

除疾遗类

除疾遗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 jí yí lèi,意指处理问题不彻底,留下潜在危害。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治理疾病或问题的思考。近义词有治标不治本等,反义词如斩草除根。在多种场合如环境保护、交通治理、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需避免除疾遗类的错误用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留下后患。错误用法包括用于形容完全无害的情况或过于严厉的处理方式。

除恶务本

“除恶务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 è wù běn。它的含义是强调在消除邪恶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根除其产生的根源。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古籍,强调治标治本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思考方式。近义词有治本清源、斩草除根等,反义词有治标不治本、姑息养奸等。在治理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教育问题、犯罪问题、企业管理、网络环境、食品安全、环境破坏行为、城市规划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应该除恶务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错误的用法是只注重表面问题而不去寻找问题的根源,违背了除恶务本的初衷。

眉睫之祸是什么意思

眉睫之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éi jié zhī huò,形容近在眼前的祸患或灾难,强调了事情紧迫性和严重性。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典故讲述了秦始皇因行为招致眉睫之祸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近在咫尺的灾难”、“迫在眉睫”等。反义词为“远在天边”、“安然无恙”等。使用时应谨慎,避免误解其含义或滥用。文章详细阐述了眉睫之祸的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正确用法。

养痈遗患是什么意思

养痈遗患的读音养痈遗患的拼音是yǎng yōng yí huàn。养痈遗患的含义养痈遗患,字面意思为养育毒疮,遗留祸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纵容、姑息包庇那些小错误或坏思想,最终会留下大祸患。它强调了对于问题或错误的不及时处理和纠正,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养痈遗患的典故养痈遗患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古代,有些统治者或军事将领对于一些小问题或小敌情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认为这些小问题不会造成大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问题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在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有些国家为了暂时避免冲突而选择不采取行动,结果却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养痈遗患的

绝薪止火

“绝薪止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ué xīn zhǐ huǒ,意为断绝柴薪来使火熄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消除祸患的根源。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军事策略和战争智慧,强调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斩草除根、釜底抽薪和根除病源等。而反义词则包括治标不治本、姑息养奸和扬汤止沸等。在实际应用中,绝薪止火的策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避免误用为表面解决问题或与釜底抽薪等策略混淆使用。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根本性的措施来彻底解决。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