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祸于未然
读音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含义
- 防:预防、防备。
- 祸:灾祸、祸患。
- 于:在。
- 未然:尚未发生。
整体含义:在灾祸尚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避免其发生。
典故
-
《汉书·霍光传》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故事讲述有人建议主人把烟囱改弯(曲突),搬走柴草(徙薪),以防火灾,但主人不听。后来果然失火,主人感谢救火的人,却忽略了当初提建议的人。后人以此比喻“防祸于未然”的重要性。 -
《韩非子·喻老》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强调小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祸,因此要“防祸于未然”。
近义词
-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 防患未然:与“防祸于未然”意思相近。
- 有备无患:提前准备,避免灾祸。
- 曲突徙薪:比喻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灾祸。
反义词
-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才补救,为时已晚。
- 临渴掘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坐以待毙:指消极等待灾祸降临。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让我带伞,说“防祸于未然”,果然下雨了!
- 老师教我们过马路要小心,这是“防祸于未然”。
-
小学高年级:
- 学校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就是为了“防祸于未然”。
- 爸爸给自行车装了车灯,晚上骑车更安全,这叫“防祸于未然”。
-
初中:
- 政府加强防洪措施,是为了“防祸于未然”。
- 医生建议定期体检,做到“防祸于未然”。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防祸于未然”。
- 外交政策需未雨绸缪,避免冲突升级,即“防祸于未然”。
错误用法
- 用于已发生的灾祸
❌ 火灾发生后,消防员赶来灭火,真是“防祸于未然”。
✅ 正确用法应是在火灾发生前采取措施。 - 与“亡羊补牢”混淆
❌ 虽然迟了,但他还是“防祸于未然”,修好了围栏。
✅ 正确用法应是在羊丢失前修好围栏。 - 用于无关的预防行为
❌ 他每天吃维生素,说是“防祸于未然”。
✅ 更适合用于避免具体灾祸,如“安装防盗门以防小偷”。 - 过度夸大预防对象
❌ 为了防止迟到,他提前3小时出门,真是“防祸于未然”。
✅ 更适合用于避免严重后果,如“提前检查刹车以防车祸”。
“防祸于未然”强调前瞻性和主动性,是中华文化中智慧的体现。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治理,这一思想都值得践行。
你可能感兴趣
不测之祸
不测之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cè zhī huò,指的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或祸患。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常用来形容危险性和不可控性极大的情况或事件。其典故源于古代对自然认知的有限,许多突发事件被视为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不测之祸在文献、文学作品中常见,近义词有突如其来、横生枝节、意外之灾等。反义词包括意料之中、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等。使用不测之祸时需注意避免与普通不幸事件混淆、滥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
大难临头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难临头”的读音、含义和典故,并解释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用来形容遇到重大困难或灾难的严峻形势,需要冷静应对。使用时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和语境搭配,避免错误用法。
杜绝后患
“杜绝后患”是一个成语,指彻底消除可能产生祸患的因素,避免留下后患。其强调在事情初期采取措施消除潜在问题,以防未来产生不良后果。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治理实践,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近义词有“根除隐患”等,反义词有“姑息养奸”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场合、误用搭配和忽视语境。
池鱼林木
池鱼林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í yú lín mù,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所处的环境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其典故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池中的鱼和森林中的树木来比喻人类社会的现象。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身临其境、息息相关、身经其境等,反义词有置身事外、独立自主、置之度外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语境、滥用比喻和与其他成语混淆。同时,该成语在描述环境对个体或事物的影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得马生灾
“得马生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mǎ shēng zāi,意指追求某种利益或好处反而带来不好的结果或灾祸。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故事,用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得不偿失”“反受其害”和“损人不利己”,反义词则是“一举两得”“顺心如意”和“皆大欢喜”。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被使用,警示人们避免贪图小利而忽略大局,造成更大的损失。然而,该成语也被误用,如滥用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以及用于自嘲或贬低他人。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福善祸淫
福善祸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ú shàn huò yín,指行善者得福,行恶者受祸。它强调了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和因果报应的思想,提醒人们要行善积德。该成语源于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其典故出处之一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福善祸淫的近义词包括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等,反义词有赏罚不当、无报应论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常见的错误用法,以尊重和理解其含义。
惹祸招殃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惹祸招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因行为不当而引来麻烦和灾难。文章详细阐述了其来源、用法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遵循其本意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飞来横祸
成语“飞来横祸”拼音为fēi lái hèng huò,指突然降临的、不可预见的灾难或祸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意外遭遇的不幸事件。它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记载中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不幸和灾难的感慨描述。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使用,不要滥用或与其他词语混淆。需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正确使用,以表达遭遇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的意义。
不祥之兆
本文介绍了“不祥之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不祥之兆指的是某些现象或事件预示不吉利的预兆或凶兆,给人不安或担忧的感觉。典故来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动物行为的预测。文章还列举了与不祥之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在不祥之兆使用上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避免滥用和过度解读。
水火兵虫是什么意思
水火兵虫的读音水火兵虫的拼音是:shuǐ huǒ bīng chóng。水火兵虫的含义水火兵虫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战争、灾难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其中,“水”指水灾,“火”指火灾,“兵”指战争,“虫”则泛指各种灾害和破坏。因此,水火兵虫的含义是指因水灾、火灾、战争和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水火兵虫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和历史背景,古人用此来形容战争和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具体典故和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历史悠久且被广泛使用的成语。水火兵虫的近义词灾难重重:形容接连不断的灾难或困难。兵燹之祸:指因战争而造成的灾难。灾祸连连:形容连续不断的灾祸或不幸。水火兵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