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饭粝茹蔬」详解
读音
fàn lì rú shū
含义
- 饭:吃(动词),或指米饭(名词)。
- 粝:粗糙的米,粗粮。
- 茹:吃。
- 蔬:蔬菜。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简朴,吃粗粮和蔬菜,不追求奢华饮食。
典故
- 《后汉书·逸民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饭粝茹蔬”,甘于清贫,以德行闻名。
- 《晋书·皇甫谧传》:皇甫谧虽出身名门,却“饭粝茹蔬”,专心著述,不慕荣华。
- 宋代笔记《鹤林玉露》:描述士人安贫乐道,“饭粝茹蔬”而自得其乐。
近义词
-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吃简单饭食,指生活清苦。
- 箪食瓢饮:一箪饭,一瓢水,比喻安贫乐道。
反义词
- 锦衣玉食:穿华服,吃美食,形容奢侈生活。
-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用餐时奏乐、列鼎,指富贵奢华。
- 食前方丈:形容饮食丰盛,排场极大。
例句
- 小学低年级:爷爷常说,他年轻时“饭粝茹蔬”,但过得很开心。
- 小学高年级:古代许多贤人“饭粝茹蔬”,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初中:陶渊明归隐后,“饭粝茹蔬”,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 高中: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仍应学习古人“饭粝茹蔬”的节俭精神。
- 大学及以上:儒家推崇“饭粝茹蔬”的生活方式,认为俭以养德。
- 文学创作:他虽家财万贯,却偏爱“饭粝茹蔬”,活得像一位隐士。
- 历史论述:宋代士大夫常以“饭粝茹蔬”标榜自身清廉。
- 议论文:与其追逐奢靡,不如“饭粝茹蔬”,回归本真。
- 口语表达:老王退休后,“饭粝茹蔬”,反而觉得身体更健康了。
- 古风写作:山中隐者,饭粝茹蔬,闲来抚琴,不亦乐乎?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过度:
- ❌ “他天天山珍海味,真是饭粝茹蔬!”(错误:与词义相反)
-
混淆近义词:
- ❌ “这家餐厅的菜很精致,简直是饭粝茹蔬。”(错误:应使用“粗茶淡饭”)
-
脱离饮食范畴:
- ❌ “他住豪宅却饭粝茹蔬。”(矛盾:仅形容饮食,不涉及居住条件)
-
现代语境滥用:
- ❌ “我减肥,只能饭粝茹蔬了。”(错误:成语强调主动选择清贫,而非被迫节食)
-
字面误解:
- ❌ “饭粝茹蔬就是吃剩饭剩菜。”(错误:指粗粮和蔬菜,非变质食物)
总结:“饭粝茹蔬”多用于褒扬安贫乐道或节俭的生活方式,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唐朝饮食的经典诗词 从李白杜甫诗中看盛唐美食文化
本文介绍了唐代诗词中描绘吃饭的多个篇章。这些诗词反映了唐朝人热爱饮食文化的生活态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代人们的饮食习俗和社会风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这些诗词展现了唐代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古代的饮食文化。同时,这些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具有文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歠菽饮水
文章介绍了“歠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简朴或节俭自守,源于古代隐士或贫苦人士的生活方式。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等,反义词有奢侈浪费、锦衣玉食、贪图享乐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弊衣疏食
弊衣疏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yī shū shí,形容破旧的衣服和粗糙的食物,用来描述生活简朴、节俭或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清官廉吏的节俭生活方式。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弊衣疏食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需要注意的是,弊衣疏食并非贬义词,而是用来赞扬那些节俭、朴素生活方式的人。
啜菽饮水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啜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使用例句与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俭朴,反映了一种人生态度。通过对其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鹑居鷇饮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居鷇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的是生活俭朴、清苦自守的生活方式,源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对象、语境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分,以避免错误使用。
饭蔬饮水
“饭蔬饮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 shū yǐn shuǐ。它指的是以蔬菜为食,只饮用清水,形容生活简朴,清心寡欲。这一成语源于古代隐士或修行者的生活方式,他们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净,选择过简朴的生活。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清心寡欲”、“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则包括“奢侈浪费”、“贪图享乐”、“贪得无厌”等。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并不表示营养不良或不健康的饮食状态。在运用时需避免误解,正确使用语境。文章中还举了多个例子来阐述这一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淡泊明志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蔬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素食,强调简朴清贫的生活方式。其源于古代追求道义和理想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的人。使用时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
淡饭黄齑
本文介绍了成语“淡饭黄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清苦,源自古代文献,成为文化象征。文章通过详细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白饭青刍
白饭青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fàn qīng chú。这个成语指的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饮食,形容对动物或人的生活条件照顾得非常充足,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照顾非常周到,给予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时期。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丰衣足食、优渥待遇、精心照料等,反义词有饥寒交迫、粗茶淡饭、漠不关心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的用法。
布衣粝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吃穿用度都十分朴素。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强调节俭和朴素生活。正确用法是描述一个人或家庭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不当用法是描述奢华、浪费的生活方式或夸大自己的朴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