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粝食: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读音
布衣粝食:bù yī lì shí
含义
- 布衣:粗布衣服,指平民百姓的穿着。
- 粝食:粗糙的食物,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安于清贫的生活态度。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甘于清贫、不慕荣华的高尚品格,也可以形容人生活节俭、不铺张浪费。
典故
- 《后汉书·范冉传》
东汉隐士范冉(字史云)生活清贫,常穿粗布衣服,吃粗粮,却怡然自得。他曾说:“吾贫甚,然乐在其中。”后人用“布衣粝食”形容他的生活态度。 - 《晋书·陶潜传》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虽粗茶淡饭,却自得其乐,体现了“布衣粝食”的精神。 - 《宋史·苏轼传》
苏轼被贬黄州时,生活困顿,但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以乐观心态面对清贫,展现了“布衣粝食”的豁达。
近义词
-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 箪食瓢饮:指极简的生活,出自《论语·雍也》。
- 安贫乐道:甘于清贫,坚守道德理想。
- 清心寡欲:心境淡泊,不追求物质享受。
- 节衣缩食:节俭生活,减少开支。
反义词
- 锦衣玉食:形容奢华的生活。
- 骄奢淫逸:生活放纵,挥霍无度。
- 纸醉金迷:沉迷于奢侈享乐。
- 挥金如土: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俭。
- 养尊处优:生活优裕,不事劳作。
例句
- 小学低年级:爷爷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过着布衣粝食的生活,从不浪费。
- 小学高年级:陶渊明辞官后,布衣粝食,却写出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
- 初中: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仍应学习古人布衣粝食的精神,珍惜粮食。
- 高中:范仲淹年少时布衣粝食,刻苦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 大学及以上: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慕荣华,甘于布衣粝食,专注于学术研究。
(更多例句可根据不同年级调整语言难度)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生活贫困”
- ❌ 错误例句:他家境贫寒,只能布衣粝食。
- ✅ 正确用法:布衣粝食强调主动选择简朴,而非被迫贫困。
-
误用为“饮食差”
- ❌ 错误例句:这家餐厅的饭菜太难吃了,简直是布衣粝食。
- ✅ 正确用法:布衣粝食形容人的生活方式,而非食物质量。
-
误用为“节俭但不快乐”
- ❌ 错误例句:他每天布衣粝食,过得很不开心。
- ✅ 正确用法:布衣粝食通常带有安贫乐道的积极含义。
-
误用为“衣着朴素但饮食奢华”
- ❌ 错误例句:他虽然穿得朴素,但顿顿山珍海味,真是布衣粝食。
- ✅ 正确用法:布衣粝食指整体生活简朴,不能拆解使用。
-
误用为“短期节俭”
- ❌ 错误例句:这个月工资花完了,只能布衣粝食了。
- ✅ 正确用法:布衣粝食形容长期的生活态度,而非临时节省。
总结:“布衣粝食”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体现了古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高尚品格的坚守。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保持内心的淡泊与满足。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布衣的诗词
关于布衣的诗词(第1篇)关于布衣的诗词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布衣常被用来指代普通百姓。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布衣生活的点滴细节,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本文将选取几首关于布衣的古诗词,按照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的顺序呈现,希望能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布衣生活的韵味。二、关于布衣的诗词诗词原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未灭掩玉颜。素娥皎皎挂青川,迢迢殷勤来探望。空谷传声落古时,至今欲听无寻处。布衣潦倒谁识得?且尽杯中酒一曲。作者:李白(唐)解析: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虽然不是直接写布衣的诗,但其中“布衣潦倒谁识
布衣韦带
布衣韦带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读音为bù yī wéi dài,意思是指古代士人穿着简朴的衣服,形容生活简朴、清贫自守的形象。这个成语源于历史典故,如今含义已扩大,形容人清正廉洁、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它的近义词包括清贫自守、廉洁奉公等,反义词则是贪污腐化、奢华浮夸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可以形容那些保持着高尚品质、清正廉洁的人,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人生价值。
椎髻布衣是什么意思
椎髻布衣的读音读音:zhuī jì bù yī标注拼音:zhuī jì bù yī (注:其中“椎”字为第一声,“髻”字为第四声,“布”字为第四声,“衣”字为第一声)椎髻布衣的含义“椎髻布衣”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穿着朴素,不事修饰。其中,“椎髻”指的是用布帛等简单材料制成的发髻,形容发型的简朴;“布衣”则指穿普通百姓的衣服,不穿华丽或昂贵的服饰。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朴素无华、生活简朴的样貌。椎髻布衣的典故“椎髻布衣”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描述普通百姓的朴素生活。据《史记》记载,古代的农民常常以这种简单的发型和穿着来表现自己的朴素和节俭。此外,在一些古代的诗词中也有
粗衣恶食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粗衣恶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生活简朴,衣着简陋,食物粗劣的状态。其源于古代人们朴素简陋的生活条件,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文章还介绍了与“粗衣恶食”相关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其正确的使用场合。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敝綈恶粟
本文介绍了成语“敝綈恶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敝綈恶粟”的含义和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语境和搭配。
淡泊明志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蔬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素食,强调简朴清贫的生活方式。其源于古代追求道义和理想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的人。使用时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
炊粱跨卫
炊粱跨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ī liáng kuà wèi。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安于清贫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心态。它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故事和传说。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和淡泊名利等,反义词则是贪图享乐、追求奢华和贪恋名利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这个成语,需要注意其正确的使用场合和含义。
恶衣蔬食
“恶衣蔬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yī shū shí,表示穿着简陋、吃着粗茶淡饭的生活状态,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源自《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历史上多名人也因此生活方式受到赞誉。其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为奢侈浪费等。使用时需避免误用,注意其语境和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差别。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歠菽饮水
文章介绍了“歠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简朴或节俭自守,源于古代隐士或贫苦人士的生活方式。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等,反义词有奢侈浪费、锦衣玉食、贪图享乐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菲食薄衣
菲食薄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i shí bó yī,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简朴生活的描述。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生活简朴清贫,物质条件匮乏。它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而选择的简朴生活方式。菲食薄衣的近义词包括简朴生活、清贫自守等,反义词则是奢侈豪华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与奢侈词汇连用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文章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菲食薄衣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