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居鷇饮

成语「鹑居鷇饮」详解

读音

鹑居鷇饮(chún jū kòu yǐn)

含义

  • :鹌鹑,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常居无定所。
  • :居住、栖息。
  • (kòu):幼鸟,特指刚孵化的小鸟。
  • :饮水、饮食。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极其简朴,像鹌鹑一样居无定所,像幼鸟一样饮食简单。比喻人安于贫苦、不追求奢华的生活状态。

典故

  1. 《庄子·天地》

    “夫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庄子以此比喻圣人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外物的生活态度。

  2. 《晋书·皇甫谧传》

    “鹑居鷇饮,不干仕进。”
    形容皇甫谧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品格。

  3. 宋代诗词中的运用
    许多隐逸诗人以此成语表达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近义词

  1. 箪食瓢饮——形容饮食极其简单,安于清贫。
  2. 粗茶淡饭——指简单的饮食,不追求奢华。
  3. 安贫乐道——甘于贫困,以道德修养为乐。
  4. 清心寡欲——心境淡泊,欲望极少。

反义词

  1.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华,穿华服、吃美食。
  2. 穷奢极欲——极度奢侈,放纵欲望。
  3. 纸醉金迷——沉迷于奢侈享乐的生活。
  4. 挥霍无度——毫无节制地浪费财物。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爷爷虽然有钱,但他喜欢鹑居鷇饮,每天只吃简单的饭菜。
    • 小鸟鹑居鷇饮,却很快乐。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古代许多隐士鹑居鷇饮,远离繁华的都市。
    • 他虽然可以过富裕的生活,却选择了鹑居鷇饮的简朴方式。
  3. 初中(7-9年级)

    • 陶渊明归隐后,鹑居鷇饮,以田园生活为乐。
    • 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鹑居鷇饮。
  4. 高中及以上

    •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鹑居鷇饮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珍贵。
    • 道家提倡鹑居鷇饮,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外物。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生活奢华”

    • ❌ 他住豪宅、开名车,真是鹑居鷇饮。(×)
    • ✅ 正确用法:他住茅屋、吃粗粮,真是鹑居鷇饮。(√)
  2. 误用于形容动物习性

    • ❌ 这只老虎鹑居鷇饮,每天只吃一点肉。(×)
    • ✅ 正确用法:这只老虎食量惊人,与鹑居鷇饮无关。(√)
  3. 误用于形容短暂节俭

    • ❌ 他最近省钱,鹑居鷇饮了一个月。(×)
    • ✅ 正确用法:他一生都鹑居鷇饮,不慕荣华。(√)
  4. 误用为“饮食挑剔”

    • ❌ 她吃饭很讲究,简直是鹑居鷇饮。(×)
    • ✅ 正确用法:她吃饭很简单,真是鹑居鷇饮。(√)

总结:该成语强调长期安于简朴,而非短暂节俭或刻意追求简单,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鹑居鷇饮.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鹑居鷇食

鹑居鷇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ū jiù shí。这个成语源自《诗经》中的《小雅·车舝》篇,用来形容生活简朴清苦,境况窘迫。鹑居鷇食的含义是像鹌鹑一样居住在简陋的地方,以草籽等粗粝食物为生。该成语的典故强调了简朴生活的状态。近义词包括箪瓢陋巷、粗茶淡饭、节衣缩食,反义词则是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纸醉金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成语的语境和含义,避免错误用法。

白饭青刍

白饭青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fàn qīng chú。这个成语指的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饮食,形容对动物或人的生活条件照顾得非常充足,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照顾非常周到,给予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时期。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丰衣足食、优渥待遇、精心照料等,反义词有饥寒交迫、粗茶淡饭、漠不关心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的用法。

弊衣疏食

弊衣疏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yī shū shí,形容破旧的衣服和粗糙的食物,用来描述生活简朴、节俭或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清官廉吏的节俭生活方式。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弊衣疏食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需要注意的是,弊衣疏食并非贬义词,而是用来赞扬那些节俭、朴素生活方式的人。

恶衣蔬食

“恶衣蔬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yī shū shí,表示穿着简陋、吃着粗茶淡饭的生活状态,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源自《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历史上多名人也因此生活方式受到赞誉。其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为奢侈浪费等。使用时需避免误用,注意其语境和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差别。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歠菽饮水

文章介绍了“歠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简朴或节俭自守,源于古代隐士或贫苦人士的生活方式。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等,反义词有奢侈浪费、锦衣玉食、贪图享乐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箪食壶酒

箪食壶酒的读音为dān shí hú jiǔ,用来形容食物简陋、生活清贫或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足自乐。这个成语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的精神状态,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避免误用和滥用,尊重其含义和背景。

菲食薄衣

菲食薄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i shí bó yī,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简朴生活的描述。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生活简朴清贫,物质条件匮乏。它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而选择的简朴生活方式。菲食薄衣的近义词包括简朴生活、清贫自守等,反义词则是奢侈豪华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与奢侈词汇连用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文章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菲食薄衣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示。

食不兼味是什么意思

食不兼味的读音读音:shí bù jiān wèi拼音:shí bù jiān wèi食不兼味的含义"食不兼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吃饭的时候不选择两种以上的食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饮食方面不贪心,不追求奢华,只吃一种食物,表示节制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它强调的是简单、朴素和清静的生活方式。食不兼味的典故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一段对话。孟子在与弟子们讨论饮食时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兼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饮食不必贪多求全,食物的种类不必过多,而应该注重食物的精细和味道的纯正。这种节制和朴素的生活态度被后世所传颂,并形成了"食不兼味"的成语。食不兼味的近义词节衣缩食粗茶淡

饭粝茹蔬

“饭粝茹蔬”的读音为fàn lì rú shū,意味着以粗粝的饭菜和蔬菜为食,形容生活简朴、清苦。源于古代简朴的生活方式,此成语形容的是清贫而简朴的生活状态。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和“清贫自守”,反义词如“锦衣玉食”、“丰衣足食”和“穷奢极侈”。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和误用,例如不用于形容食物味道或用于描述过于奢侈的生活方式。正确理解和运用“饭粝茹蔬”,有助于更好地表达简朴清苦的生活状态。

淡饭黄齑

本文介绍了成语“淡饭黄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清苦,源自古代文献,成为文化象征。文章通过详细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