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胎浊体
读音
fán tāi zhuó tǐ
含义
- 凡:普通、平凡。
- 胎:指身体、肉体。
- 浊:浑浊、不纯净。
- 体:躯体、形体。
整体含义:形容普通人的肉体凡身,带有贬义,指人资质平庸、缺乏灵性,或指世俗之人的局限性。
典故
- 《西游记》:
在《西游记》中,唐僧常被妖怪称为“凡胎浊体”,意指他只是一个普通凡人,不具备仙佛的神通。例如,妖怪常想方设法抓唐僧,认为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但唐僧的“凡胎浊体”也使他容易受困于世俗的苦难。 - 《红楼梦》:
贾宝玉曾自嘲“凡胎浊体”,表达对自己无法超脱世俗束缚的无奈。他虽生于富贵之家,但仍受困于人情世故,无法真正逍遥自在。 - 道教典籍:
道教修炼者常以“凡胎浊体”形容未得道之人的肉身,认为只有通过修炼才能脱去凡俗之躯,成就仙体。
近义词
- 凡夫俗子:指普通人,缺乏超凡脱俗的气质。
- 肉眼凡胎:形容人见识浅薄,无法辨别真伪或高深的事物。
- 庸脂俗粉:多用于形容女子平庸俗气,缺乏高雅气质。
- 浊骨凡胎:与“凡胎浊体”意思相近,强调人的世俗性和局限性。
反义词
- 仙风道骨:形容人超凡脱俗,有神仙般的气质。
- 冰肌玉骨:多形容女子肌肤如玉,气质高雅。
- 超凡入圣:指超越凡俗,达到极高的境界。
- 不食人间烟火:形容人超脱世俗,不染尘俗之气。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他虽然是个“凡胎浊体”,但心地善良,大家都喜欢他。
- 神仙看我们这些“凡胎浊体”,就像大人看小孩子一样。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妖怪总想抓唐僧,因为他是个“凡胎浊体”,容易对付。
- 我们这些“凡胎浊体”,怎么能和神仙比呢?
-
初中(7-9年级):
- 他自嘲是个“凡胎浊体”,无法理解那些深奥的哲学问题。
- 在修仙小说里,主角一开始也是“凡胎浊体”,后来才修炼成仙。
-
高中(10-12年级):
- 艺术家常觉得自己是“凡胎浊体”,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灵感。
- 科技再发达,人类终究是“凡胎浊体”,无法永生。
-
大学及以上:
- 在宗教哲学中,“凡胎浊体”象征着人类肉身的局限性。
- 他虽才华横溢,但仍自谦为“凡胎浊体”,不敢妄自尊大。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错误例句:“他虽然是个凡胎浊体,但比神仙还厉害。”(“凡胎浊体”是贬义,不能用于赞美。)
- ❌ 错误例句:“她的美貌超凡脱俗,真是凡胎浊体。”(矛盾,应改为“仙姿玉质”。)
-
误用于非人类:
- ❌ 错误例句:“这只猫真是凡胎浊体,太可爱了。”(只能用于形容人类。)
-
误用于形容精神境界:
- ❌ 错误例句:“他的思想境界很高,不是凡胎浊体。”(应形容肉体凡身,而非精神。)
-
误用于自夸:
- ❌ 错误例句:“我虽然是凡胎浊体,但比你们都聪明。”(“凡胎浊体”带有自谦或贬低意味,不宜用于自夸。)
-
误用于形容物品:
- ❌ 错误例句:“这台机器是凡胎浊体,容易坏。”(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体。)
总结:“凡胎浊体”多用于文学、宗教或自嘲语境,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和适用范围。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妖的诗词
关于妖的诗词(第1篇)关于妖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析:此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其中“蛾儿雪柳黄金缕”一句中,“蛾儿”即指妖娆的女子,此句描绘了女子们盛装打扮的情景。《妖狐》(唐·白居易)原文:有客踌躇意自怜,妖狐窈窕出林间。君看一叶随流水,岂知此去入长安。解析:此诗描述了一只妖狐的美丽与神秘,以及其被人类所追寻的命运。《青溪妖》(明·高启)原文:青溪水碧流不休,妖鸟啼声入夜幽。云树千重遮远道,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飞升幻想 10首关于羽化登仙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成仙和仙境的古代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多首描绘成仙和仙境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成仙和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诗词所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哲学思考。
关于妙玉的诗词
关于妙玉的诗词(第1篇)关于妙玉的诗词,因妙玉为《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与她相关的诗词并不多见。但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尝试从古诗词中寻找与妙玉形象或意境相呼应的诗句,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全文及解析妙玉叹作者:未知朝代:清代(因《红楼梦》为清代作品,故可大致归为清代)原文:玉质本洁来尘世,独守清净心自安。禅意深藏空谷静,慧心独照月明间。解析:此诗描绘了妙玉的清净与禅意,她虽身处尘世,却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诗中“玉质本洁”象征妙玉的纯洁,“禅意深藏”则表现其内心的禅修与智慧。整首诗以月明间为背景,更显其超凡脱俗的意境。二、其他与妙玉形象或意境相关的古诗词(非直接描写妙玉,但意境相似
描写长发漂亮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长发漂亮的古诗词的内容,涵盖了多篇从不同角度描绘长发之美的文章。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以瀑布、锦缎、梦境、流苏和月亮为喻,展现了长发的柔美、光泽与飘逸之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和向往。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词中长发的独特之美。
描写神仙人物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神仙人物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展现了神仙的美丽姿态、居住环境和超凡脱俗的境界。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神仙人物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描绘了神仙的非凡境界和超脱尘世的形象,通过自然景物的衬托和诗人的想象,展现了神仙的非凡气质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文章还提到了一些符合神仙形象诗句的赏析,以及神仙形象的诗意描绘和其他诗词中神仙形象的寓意与启示。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古代文化的珍贵瑰宝,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神仙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想象,领略到诗意画意的艺术魅力。
凡胎浊骨
凡胎浊骨是一个源于道家修行的成语,读音为fán tāi zhuó gǔ,用来形容普通人的身体。其含义指肉体凡身,与仙佛等超脱凡尘的境界相比显得平凡低俗。该词由“凡胎”和“浊骨”两部分组成,分别表示平凡的肉体和不纯净的骨骼。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出现此成语的用法。其近义词包括俗骨凡胎、肉身凡体等,反义词则为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与其他含义混淆或误用。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描述人的境界和追求时的应用。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超俗绝世
本文提供了超俗绝世的读音拼音和含义解析。该成语表示超脱尘世、与众不同的非常卓越的境界,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卓越的才华、品质或成就。文章还探讨了超俗绝世的典故源头,并列出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超俗绝世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和滥用形容词等错误用法。此外,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例句来展示超俗绝世的实际运用。
超尘拔俗
“超尘拔俗”是一个源于古代道家思想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思想、行为、艺术风格等超越世俗,与众不同。其拼音为chāo chén bá sú。该成语含有超凡脱俗、超群绝伦、卓尔不群等近义词,形容人的卓越品质与才能。反义词包括平庸无奇、俗不可耐、凡夫俗子等。在正确使用场合下,例如描述艺术家、舞者、音乐作品等,可以展现其独特魅力。但需注意避免在无关紧要场合使用以及过度滥用该成语。
餐霞饮景
“餐霞饮景”是一个源自古代道家和隐士修行生活的成语,读音为cān yá yǐn jǐng,形容隐居山林,以天地为食,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表达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境界。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修行者的传说。近义词包括“餐风饮露”和“隐居山林”等,反义词则是“繁华喧嚣”和“追名逐利”。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与自然环境和清静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但在不恰当的语境中可能会被误用。例如描述吃饭的场景或与自然无关的活动等。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