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则诵:成语详解
读音
ěr wén zé sòng
含义
- 耳闻:耳朵听到。
- 则:就。
- 诵:背诵、朗读。
整体含义:形容记忆力极强,只要听到的内容就能立刻背诵出来。
典故
- 《晋书·苻融传》:苻融是前秦的著名学者,记忆力惊人,能“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因此深受皇帝赏识。
-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谢安年少时聪慧过人,读书“耳闻则诵”,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 《南史·刘孝绰传》:南朝文学家刘孝绰自幼聪颖,听人诵读诗文一遍即可复述,被誉为“耳闻则诵之才”。
近义词
- 过目不忘:看过一遍就能记住,形容记忆力极强。
- 倒背如流:能熟练地倒着背诵,形容对内容极为熟悉。
-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反义词
- 左耳进右耳出:听了就忘,形容不放在心上。
- 健忘:记忆力差,容易忘记事情。
- 茫然不解:完全听不懂或记不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真厉害,老师读一遍课文,他就能耳闻则诵!
- 小学高年级:她记忆力超群,古诗听一遍就能耳闻则诵,同学们都很佩服。
- 初中:这位历史学家的能力令人惊叹,史料耳闻则诵,讲解时如数家珍。
- 高中:他的语言天赋极高,外语听力训练时几乎能耳闻则诵,模仿得惟妙惟肖。
- 大学及以上:古代许多神童因耳闻则诵的能力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 日常口语:你刚刚说的电话号码,他竟然耳闻则诵,太神奇了!
- 文学描写:那位隐士学识渊博,经典著作耳闻则诵,令人敬仰。
- 新闻报道:这位选手在记忆大赛中表现惊人,题目耳闻则诵,最终夺冠。
- 历史故事:苻融因耳闻则诵的才能被皇帝重用,成为一代名臣。
- 科幻小说:未来人类通过基因改造,或许能实现真正的耳闻则诵。
错误用法
- 误用于“理解”而非“记忆”:
❌ 他数学题一听就懂,真是耳闻则诵。(应改为“一点就通”) - 误用于“复述”而非“背诵”:
❌ 她听完故事后能完整讲出来,真是耳闻则诵。(应改为“复述如流”) - 误用于“快速学习”:
❌ 他学钢琴很快,老师教一遍就能弹,简直是耳闻则诵。(应改为“一学就会”) - 误用于“模仿声音”:
❌ 这只鹦鹉会学人说话,真是耳闻则诵。(应改为“惟妙惟肖”)
总结:“耳闻则诵”强调记忆力强,而非理解力或模仿能力,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触目成诵
“触目成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ù mù chéng sòng,意为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立刻能背诵出来,形容记忆力极强。该成语源于宋代秦少游的故事,意指专注和记忆力的高度结合。近义词有“过目不忘”、“博闻强识”等。反义词包括“忘性大”、“记性差”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机械重复未理解内容、短暂记忆未内化知识、贬低他人记忆力等场合。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典故、故事及正确用法。
贵人善忘
"贵人善忘"是一个成语,形容地位高、有权势的人容易忘记过去的事情,不记仇、不记恨。这个成语带有讽刺意味,暗示这些贵人可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其典故源于古代,可能与权力斗争、恩怨情仇有关。近义词包括健忘、忘性大等,反义词为记忆力强、念念不忘等。使用时需注意,用于形容某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表现,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或过度使用给人带来不适或负面印象。例如,不能用于描述正常的记忆力衰退或老年人的健忘现象。
半面不忘
“半面不忘”是一个成语,指即使只见过一次面也能牢记不忘,形容记忆力非常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传说和文人墨客的典故,丰富了其内涵。其近义词包括过目不忘、记忆犹新等,反义词为健忘、过眼云烟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用错对象、用词不当或搭配错误。人们在赞美记忆力好时会使用此成语,需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背碑覆局
背碑覆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èi bēi fù jú。该成语用来形容对某项任务或局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各种情况。背碑覆局涵盖了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的能力。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同时,它也有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且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免误用和滥用。在使用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避免用错对象。在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背碑覆局的实际运用。
多闻强记
多闻强记是一个成语,形容学识渊博、记忆力强的人。其来源于《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强调多听多看,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筛选。多闻强记的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见闻浅薄等。该成语在形容学者的学识和记忆力方面非常贴切,也能展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该成语。正确理解和使用多闻强记,才能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学识和素养。
博闻强识
博闻强识是一个成语,表示学识渊博,记忆力强。源自古代多重典故,如《汉书·东方朔传》。近义词有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及误用语境。该成语可用于形容学识渊博的人或事物,强调其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博闻强记
博闻强记是一个成语,读音bó wén qiáng jì。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为博学多闻、记忆力强,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记忆力出众。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学者需要具备广博知识和出色记忆力的学术要求。博闻强记的出处可以在古代文献如《论语》、《史记》中找到。其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用错对象、乱用搭配以及误解含义。
博闻强志
博闻强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ó wén qiáng zhì。它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记忆力超群。该成语源于《论语》,强调君子应广泛学习并经常反省自己。博闻强志的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正确使用该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人物特点,不应用于形容只是表面了解知识或仅记忆力好的人。
多文强记
多文强记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记忆力,能够迅速学习和记住大量信息。该成语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用以描述知识渊博、记忆力强的人。多文强记的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博闻强识、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浅尝辄止。使用多文强记时需注意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错误的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形容词等。
日诵五车是什么意思
"日诵五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ì sòng wǔ chē】,意为每日能背诵大量书籍或知识,形容人读书勤奋,记忆力惊人,学识渊博。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学者展示学识的典故。日诵五车的近义词包括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等,反义词为目不识丁、才疏学浅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用于不合适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勤奋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