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鼓簧
读音
duì niú gǔ huáng
含义
- 对:对着,面对。
- 牛:指牛这种动物,象征愚钝、不解风情。
- 鼓:敲打、弹奏。
- 簧:古代乐器中的簧片,泛指音乐。
整体含义:对着牛弹奏音乐,比喻对不懂道理或没有欣赏能力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谈论高雅的事物,白费口舌。
典故
- 《庄子·齐物论》:
庄子曾用“对牛鼓簧”比喻向不理解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如同对牛弹琴,毫无意义。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记载了一个故事:公明仪为牛弹奏高雅的琴曲,牛无动于衷,只顾吃草。后来他改弹牛熟悉的牧童曲调,牛才有所反应。 - 汉代牟融《理惑论》:
提到“对牛鼓簧”比喻向愚昧之人宣讲佛法,徒劳无功。
近义词
- 对牛弹琴:与“对牛鼓簧”意思相同,比喻说话不看对象。
- 枉费唇舌:白费口舌,毫无效果。
- 鸡同鸭讲:比喻双方无法沟通,各说各话。
- 白费口舌:说了也没用,对方不理解。
反义词
- 因材施教: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教育或讲解。
- 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 投其所好:迎合对方的兴趣或需求。
- 言传身教:通过语言和行为示范,使对方理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讲数学题,小明却在玩橡皮,真是对牛鼓簧。
- 我跟弟弟讲恐龙知识,他只想看动画片,简直是对牛鼓簧。
-
小学高年级:
- 爷爷给小猫讲人生道理,小猫只顾舔爪子,真是对牛鼓簧。
- 妈妈让我背古诗,我却只想打游戏,她的话成了对牛鼓簧。
-
初中:
- 向不关心历史的人讲古代战争,无异于对牛鼓簧。
- 他对一群小学生讲量子物理,完全是对牛鼓簧。
-
高中:
- 在辩论赛上,对方根本不理解逻辑学,我的论证成了对牛鼓簧。
- 向固执的人讲科学理论,往往是对牛鼓簧。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会议上,向非专业人士讲解高深理论,容易变成对牛鼓簧。
- 试图用哲学说服只相信经验的人,无异于对牛鼓簧。
错误用法
-
对象理解但不同意:
- 错误:他不同意我的观点,我简直是对牛鼓簧。
- 正确:对方不理解你的意思时才能用“对牛鼓簧”,不同意不适用。
-
对方故意装不懂:
- 错误:他明明懂却装傻,我是在对牛鼓簧。
- 正确:“对牛鼓簧”强调对方真的不懂,而非假装。
-
用于动物以外的对象:
- 错误:这台电脑太卡了,教它运行程序真是对牛鼓簧。
- 正确:只能用于人或拟人化的对象,不能用于无生命物。
-
用于自己不理解的情况:
- 错误:我听不懂老师讲课,感觉他在对牛鼓簧。
- 正确:应该是“我像牛一样听不懂”,而非“老师对牛鼓簧”。
你可能感兴趣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i4 niu2 tan2 qin2。其含义是比喻对不懂道理或无法理解的人进行劝说或教育,如同对牛弹琴一般毫无效果。该成语来源于两个典故,都表明了对无法理解的人讲述道理或音乐是徒劳无功的。其近义词如“井底之蛙”、“缘木求鱼”、“徒劳无功”、“枉费心机”,都表达了努力无效的含义。反义词如“卓有成效”、“见机行事”、“恰到好处”、“举一反三”则表达了做事有效或有成果的意思。该成语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其他动物或事物的交流互动,或是将“对”字误用为“给”。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来源、近义词、反义词和错误用法。
枉费唇舌是什么意思
枉费唇舌的读音枉费唇舌的读音为wǎng fèi chún shé,其中“枉”意为徒然、白白地,“费”意为耗费,“唇舌”则指说话、争辩等言语行为。枉费唇舌的含义“枉费唇舌”的含义是指徒然地花费口舌,即做了很多无用功,说了很多无效的话,形容白费口舌或徒劳无功。枉费唇舌的典故关于“枉费唇舌”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一些无法改变或无法达成的事情而进行无谓的争辩或解释,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无果、争辩无效的情况。枉费唇舌的近义词多此一举徒劳无功白费口舌枉费心机劳而无功以上这些词语都含有“徒劳无益”的意思,与“枉费唇舌”有类似的含义。枉费唇舌
等礼相亢
“等礼相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ěng lǐ xiāng kà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双方在礼仪上地位平等,互相尊重,不卑不亢。它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在交往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不因地位、身份或财富的差异而偏袒或屈从。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等,反义词则包括傲慢无礼、卑躬屈膝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的适当性,避免误用和理解偏差。例句展示了等礼相亢在国际交往、人际关系、职场交流等场景的应用。
辞穷理屈
辞穷理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qióng lǐ qū。其含义是在言辞或理论上的表达已经无法继续,因为缺乏足够的理由或证据来支持观点或立场。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辩论或争论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其近义词有“词不达意”、“理屈词穷”等,反义词有“言之有据”、“理直气壮”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辞穷理屈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
通风报信是什么意思
通风报信的读音读音:tōng fēng bào xìn拼音注音:tōng fēng bào xìn通风报信的含义“通风报信”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秘密地传递消息或情报,使对方有所准备或采取行动。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某件事情的真相或进展情况告诉他人,以便对方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报信的典故“通风报信”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常常有间谍或探子通过秘密的方式传递敌方的情况给己方,以便己方能够及时作出应对。这些探子通常会在敌方营地周围进行侦查,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情报传递回己方营地。因此,“通风报信”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在战争中或
强词夺正是什么意思
强词夺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iǎng cí duó zhèng。它指的是强行以不正确的言论或观点压制或取代正确的观点。该成语源自古代辩论和争论中的行为,其中“强词”表示强行说出的言辞,“夺正”则表示以错误压制正确。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需注意语境和语调的使用。强词夺正的近义词包括强词夺理、蛮不讲理和固执己见,反义词包括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和虚怀若谷。在使用该成语时,应注意不要滥用,只有在确实存在强行压制正确观点的行为时才能使用。同时,强词夺正提醒我们在交流和争论时要尊重事实和道理,不采取不正当手段压制他人观点。
动之以情
本文介绍了成语“动之以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强调用情感去感动他人,使他人产生共鸣或改变态度。文章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可能存在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适度,避免滥用。
词穷理极
词穷理极的拼音是cí qióng lǐ jí,意指言辞无法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或道理已到极致。源自古代文献,如《庄子·逍遥游》中的“言不尽意,意不尽言”。近义词有言不尽意、意犹未尽等,反义词有言之有物、语无留碍等。该成语常用于描述表达困境或复杂情感时词不达意的情况。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夸大或不当搭配。通过例句展示了词穷理极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祝哽祝噎是什么意思
祝哽祝噎的读音祝哽祝噎 的读音为 zhù gěng zhù yē。祝哽祝噎的含义"祝哽祝噎"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在饮食时,对他人的吞咽动作表示关切或祝福,也用来形容对他人的饮食行为非常关心和体贴。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示对长辈或尊贵之人的敬重和关心。祝哽祝噎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礼仪习俗。在古代,人们在饮食时,尤其是与尊贵之人一同进餐时,会细心观察对方的饮食情况,并在对方有吞咽困难或食物卡住喉咙时,用祝福的话语来安慰对方,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祝福。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尊重和体贴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祝哽祝噎"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祝哽祝噎的近义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关怀周
抵背扼喉
“抵背扼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bèi è hóu,形容形势十分险要或危急的境地。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略要地防守。该成语可用于形容各种紧迫、危险的形势,如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等。其反义词为安然无恙、平静无事等。文章提供了例句及错误用法的提示。这个成语准确传达了形势的紧迫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