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读音
duì niú tán qín
含义
- 对:对着,面对。
- 牛:指牛这种动物。
- 弹琴:演奏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整体含义:比喻对不懂道理或没有欣赏能力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谈论高雅的事物,白费口舌,毫无效果。
典故
- 《庄子·齐物论》:
庄子曾用“对牛鼓簧”比喻对不理解的人讲道理,后来演变为“对牛弹琴”。 - 《弘明集·理惑论》(东汉·牟融):
公明仪是一位琴师,曾对着牛弹奏高雅的乐曲,牛毫无反应,只顾吃草。后来他改弹简单的牧童曲调,牛才摇尾倾听。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书生,喜欢在田间弹琴,希望牛能欣赏,但牛始终不理睬。旁人笑他:“牛不懂琴,何必白费力气?”
近义词
- 对牛鼓簧:同样比喻对不懂的人讲道理。
- 白费口舌:形容说话没有效果。
- 鸡同鸭讲:比喻双方无法沟通。
- 徒劳无功:指努力没有结果。
反义词
- 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 因材施教: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教育。
- 投其所好:迎合对方的兴趣或需求。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我给小狗讲数学题,它根本听不懂,真是对牛弹琴!
- 弟弟还小,你跟他讲大道理,就像对牛弹琴。
-
小学高年级:
- 老师用英语给一年级学生讲课,简直是对牛弹琴。
- 跟不喜欢音乐的人讨论贝多芬,无异于对牛弹琴。
-
初中:
- 他不懂艺术,你跟他聊梵高的画,完全是对牛弹琴。
- 在会议上讲专业术语,外行人听了就像对牛弹琴。
-
高中:
- 向顽固的人解释科学理论,往往是对牛弹琴。
- 她不懂哲学,你跟她讨论尼采,简直是白费口舌。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会议上对非专业人士讲解高深理论,无异于对牛弹琴。
- 向利益至上的人谈论道德理想,往往徒劳无功。
错误用法
-
误解对象:
- ❌ “他对牛弹琴,牛竟然听懂了。”(牛不可能听懂琴声,违背成语本意。)
- ❌ “老师讲课生动,学生却对牛弹琴。”(学生是人,不是牛,用词不当。)
-
错误搭配:
- ❌ “他对牛弹琴,结果牛跑了。”(成语强调无效沟通,而非具体反应。)
- ❌ “对牛弹琴后,牛感动得流泪。”(夸张失实,不符合逻辑。)
-
滥用场景:
- ❌ “我教妹妹写字,她学得很快,不是对牛弹琴。”(妹妹能学会,不适用该成语。)
- ❌ “对牛弹琴是一种艺术行为。”(曲解成语的讽刺含义。)
总结:“对牛弹琴”强调沟通无效,使用时需注意对象是否真的无法理解或欣赏。
你可能感兴趣
牛听弹琴是什么意思
牛听弹琴是一个成语,意为对不懂道理或无法理解的人进行无谓的劝说或教育,如同对牛弹琴一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该成语源自一个古代弹琴给牛听的典故,传达了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可能得不到预期的回应的道理。其近义词包括枉费心机、对牛谈琴、白费力气等,反义词为对症下药、恰到好处、事半功倍等。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于其他场合或用于贬低他人。正确用法是尊重他人差异,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炊沙成饭
炊沙成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ī shā chéng fà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形容事情难度极大。它出自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的人试图用炊火将沙子变成饭,但无法实现。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画饼充饥等,反义词有轻而易举、易如反掌、顺理成章等。错误使用此成语会导致误解其真正含义。在特定语境中,我们需要谨慎判断并正确运用这个成语。
枉费唇舌是什么意思
枉费唇舌的读音枉费唇舌的读音为wǎng fèi chún shé,其中“枉”意为徒然、白白地,“费”意为耗费,“唇舌”则指说话、争辩等言语行为。枉费唇舌的含义“枉费唇舌”的含义是指徒然地花费口舌,即做了很多无用功,说了很多无效的话,形容白费口舌或徒劳无功。枉费唇舌的典故关于“枉费唇舌”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一些无法改变或无法达成的事情而进行无谓的争辩或解释,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无果、争辩无效的情况。枉费唇舌的近义词多此一举徒劳无功白费口舌枉费心机劳而无功以上这些词语都含有“徒劳无益”的意思,与“枉费唇舌”有类似的含义。枉费唇舌
徒费唇舌是什么意思
徒费唇舌的读音徒费唇舌的读音为tú fèi chún shé。徒费唇舌的含义徒费唇舌,指白费口舌,形容说话没有效果或无谓的争辩。徒费唇舌的典故徒费唇舌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含义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关,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说话无益、没有结果的情况。这个成语的用法较为常见,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徒费唇舌的近义词空口说白话:指说话没有实际意义或没有效果。枉费口舌:指白费口舌,说话无益或无谓争辩。白说一场:形容努力或争辩没有结果或效果。徒费唇舌的反义词言之有物:指说话有实际意义或内容丰富。言之成理:指说话合乎逻辑和道理。言之有效:指说话具有实际效果或能产生积极影响。徒费唇舌的例句你跟他争论这
往返徒劳是什么意思
往返徒劳的读音标注拼音: wǎng fǎn tú láo往返徒劳的含义“往返徒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努力是无效的、徒劳无功的。它指的是来回奔波、反复努力却得不到任何实际效果或收获。这个成语强调了努力的方向或方法不正确,导致最终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往返徒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可能源自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即反复往返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效果,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往返徒劳的近义词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枉费心机徒然无益劳而无功这些词语都表示某种努力或尝试是无效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往返徒劳的反义词事半功倍卓有成效成效显著成功在望收获满满这些词
对牛鼓簧
“对牛鼓簧”是一个成语,意指对不懂道理或无法理解的人进行无谓的劝说或教育,如同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音乐家的故事,用于描述劳而无功、方法不当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劳而无功、徒劳无益等,反义词则是恰到好处、言之有理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对象错误、语境不当和滥用成语的情况。文章提供的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场景下的错误和正确使用方式。
竹篮打水是什么意思
竹篮打水的读音拼音:zhú lán dǎ shuǐ。竹篮打水的含义“竹篮打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竹篮去捞水。然而,它并不指代实际的捞水行为,而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做了某件事情却一无所获,或者努力最终化为乌有。这个成语强调了徒劳无功的意味。竹篮打水的典故关于“竹篮打水”的典故,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但根据其使用语境和语言习惯,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成语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常用“竹篮打水”来形象地描述那些付出努力却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情境。竹篮打水的近义词徒劳无功:形容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一无所获。白费力气:指做了很多无用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劳而无功:指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
俭腹高谈
俭腹高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ǎn fù gāo tán。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虽然缺乏知识或经验,却喜欢发表高深的言论或进行高深的讨论。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和《左传》中的相关记载。近义词包括纸上谈兵、空言无补、夸夸其谈、虚应故事和坐而论道,反义词包括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和真知灼见等。使用俭腹高谈的人常常因为缺乏实际知识和经验而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这种错误用法应该避免。在实际情况中,应该注重实际和实践,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或进行俭腹高谈。
水底纳瓜是什么意思
水底纳瓜的读音水底纳瓜的读音为:shuǐ dǐ nà guā。水底纳瓜的含义“水底纳瓜”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水底放上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的难度极大,或者形容某人的行为非常愚蠢或不合常理。它常常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或者强行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水底纳瓜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与古代的民间故事有关。据说在古代,有人试图在水底放置瓜果等物品,以展示其超凡的能力或技艺。然而,由于水底环境复杂,加上瓜果等物品的重量和浮力等因素,这一行为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水底纳瓜”这个成语便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做事情不切实际或愚蠢的行为。水底纳瓜的近义词徒劳无功枉费心机劳而无功徒劳
枉费心力是什么意思
枉费心力的读音读音:wǎng fèi xīn lì标注拼音:wǎng(第三声),fèi(第四声),xīn lì(第四声,第四声)枉费心力的含义“枉费心力”是一个中文成语,指的是白白地耗费心思和精力,形容做某事徒劳无益,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的。枉费心力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徒劳无功的情况,因此形成了这样的成语。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表达方式,如“枉费心计”、“枉费心机”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枉费心力的近义词徒劳无功劳而无功白费力气枉费心机事倍功半以上这些词语都表示做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或目的。枉费心力的反义词事半功倍一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