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将军
读音
duàn tóu jiāng jūn
含义
- 断头:指被砍下头颅,比喻牺牲生命。
- 将军:古代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
整体含义:形容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将领,比喻刚烈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典故
-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张飞攻打巴郡时,太守严颜被俘,张飞怒斥他为何不投降,严颜回答:“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敬佩其气节,最终释放了他。 - 《资治通鉴》:
唐代将领张巡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城破被俘,宁死不屈,被称为“断头将军”。
近义词
- 宁死不屈: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屈服。
- 视死如归: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坦然,形容无所畏惧。
- 坚贞不屈:坚守信念,绝不屈服。
- 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反义词
- 贪生怕死:畏惧死亡,苟且偷生。
- 屈膝投降:屈服于敌人,放弃抵抗。
-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安逸,不顾长远大义。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位将军宁死不降,真是一位“断头将军”!
- 故事里的英雄像“断头将军”一样勇敢。
-
小学高年级:
- 严颜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展现了“断头将军”的气概。
- 历史上有许多“断头将军”,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初中:
- 张巡坚守睢阳,宁死不降,堪称“断头将军”。
- 在民族危亡之际,许多将领都表现出了“断头将军”的英勇。
-
高中及以上:
- 他的气节令人敬佩,正如古人所言:“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 在生死关头,他选择了“断头将军”的道路,宁死不屈。
错误用法
-
误用于形容胆小怕事的人:
- ❌ 他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个“断头将军”。(错误,应形容宁死不屈的人)
-
误用于形容投降者:
- ❌ 这位将军投降了敌人,成了“断头将军”。(错误,应形容宁死不降的人)
-
误用于形容普通人的固执:
- ❌ 他坚持己见,不听劝告,像个“断头将军”。(错误,应形容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你可能感兴趣
断脰决腹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脰决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或付出极大的代价,常用来形容为了某种信仰、理想或目标而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避免误用的注意事项。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三国演义描写丁奉诗词
《三国演义》中,丁奉以其英勇善战的形象备受瞩目,成为了历史上流传的英雄人物。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描写丁奉的古诗词,这些诗词赞美了丁奉的勇猛、智慧、忠诚和威名远扬的品质。文章所列的古诗词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智慧,也为后世了解丁奉的形象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这些诗词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品读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英雄人物的风采与魅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国演义》中的丁奉英勇善战,备受瞩目。本文展示了描写丁奉的古诗词,从不同角度赞美其勇猛、智慧、忠诚和威名远扬的品质。这些诗词展现了古代文人
从容就义
“从容就义”是一个成语,指在面临危险或困难时,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为正义或理想而甘愿牺牲生命。其典故源自文天祥等历史英雄人物。该成语出自《宋史·文天祥传》等历史文献,并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等词语意思相近,反义词为惊慌失措、苟且偷生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含义和适用场合,避免误用。
10首关于忠烈的中国古典诗词 从屈原到文天祥感受碧血丹心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中华古诗词中对忠烈之士的歌颂和赞美。文章列举了多篇描写忠烈的诗词,涵盖了不同朝代和作者的作品,并逐篇进行了解析。这些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古代英雄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品质,歌颂了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无畏英雄。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应该被珍视并传承其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
龙眉豹颈是什么意思
龙眉豹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óng méi bào jǐ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威武雄壮,通常形容男子的相貌。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龙眉豹颈的近义词包括威风凛凛、虎背熊腰、英姿飒爽,反义词则是弱不禁风、瘦骨嶙峋、温文尔雅。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但需注意,这个成语不适用于形容女性或不够威武雄壮的场合,避免误用。
鼎镬如饴
本文介绍了成语“鼎镬如饴”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对于苦难或艰难境遇毫不在意,甚至视为甘美,展现人的坚韧不拔精神。使用时应注意事项场合和语境,避免歧义或不当联想。
苍髯如戟
文章介绍了“苍髯如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苍髯如戟形容人胡须浓密长尖,如同戟一般,常用来描绘年老而精神矍铄的形象。文章还列举了苍髯如戟的例句,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搭配使用。
大义凛然
大义凛然的正确读音及其含义被详细解释。该成语源于古代,尤其与三国时期关羽的形象紧密相关,用于形容人在重大事件或困难面前坚守正义,展现刚毅威严的姿态。大义凛然的近义词包括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等,反义词则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大义凛然错误用法的提醒。该成语在描述英雄人物、正义行为时常见,但在使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以保持其原有的褒义价值。
东荡西除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荡西除”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大范围的、彻底的清除或扫荡,强调行动的强大和彻底性,可以应用于战争、环境治理、商业竞争等各个领域。文章还指出了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避免夸张或不恰当的描述。
昂头挺胸
昂头挺胸是一个形容人精神振奋、自信满满的成语,拼音为áng tóu tǐng xiōng。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常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雄伟形象和气概。昂头挺胸的近义词包括昂首阔步、意气风发等,反义词有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等。使用昂头挺胸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夸张的描绘和不当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