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手续玉
读音
duàn shǒu xù yù
含义
- 断手:字面意思是“砍断手”,引申为坚决舍弃或牺牲某物。
- 续玉:字面意思是“接续美玉”,比喻保全珍贵的事物或维持美好的状态。
- 整体含义:形容为了保全更重要的东西,不惜舍弃次要的部分。比喻在必要时做出牺牲,以维护更大的利益或整体价值。
典故
- 《韩非子·喻老》: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都被认为欺诈,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痛哭,文王命人剖开璞玉,果然得到绝世美玉,即“和氏璧”。后人以“断手续玉”比喻为保全珍贵之物而付出代价。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为保全和氏璧,不惜以死相逼,最终使秦国不敢强夺。这一故事也体现了“断手续玉”的精神。
近义词
- 舍车保帅:比喻牺牲次要部分以保全主要部分。
- 弃卒保车:类似“舍车保帅”,指舍弃小利益以保全大局。
- 忍痛割爱:形容因不得已而放弃心爱之物。
- 壮士断腕:比喻在危急关头果断舍弃局部以保全整体。
反义词
- 因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损失更大的利益。
- 得不偿失: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 贪小失大:因贪图小便宜而遭受更大损失。
- 顾此失彼:照顾到一方面,却忽略了另一方面。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为了按时完成作业,决定不看动画片,真是“断手续玉”啊!
- 妈妈为了让我专心学习,把我的玩具收起来了,这是“断手续玉”。
-
小学高年级:
- 为了班级荣誉,队长主动退出比赛让替补上场,这就是“断手续玉”。
- 爸爸为了工作放弃了假期,真是“断手续玉”的精神。
-
初中:
- 公司为了长远发展,砍掉了亏损项目,体现了“断手续玉”的智慧。
- 历史上许多英雄“断手续玉”,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国家。
-
高中及以上:
-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有时需要“断手续玉”,放弃短期利益以换取长期发展。
- 环境保护需要“断手续玉”,限制某些产业以保护生态平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因小失大”:
- ❌ 他为了省钱不买保险,结果生病花了很多钱,真是“断手续玉”。(正确应为“因小失大”)
-
误用为“贪得无厌”:
- ❌ 老板不断压榨员工,简直是“断手续玉”。(正确应为“贪得无厌”)
-
误用为“犹豫不决”:
- ❌ 他面对选择时总是“断手续玉”,迟迟不做决定。(正确应为“优柔寡断”)
“断手续玉”强调主动牺牲以保全更重要的部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表达被动损失或负面行为的词语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烈士诗词
关于烈士诗词(第1篇)关于烈士诗词的探究一、诗词全文《吊古战场文》作者:李清照(宋)文章千载壮心摧,古战场前泪满衣。虏骑夜鸣悲风起,中原遗民痛断肠。忠臣志士尽身殁,忠魂英魂犹不休。豪杰共谋家国计,烽火连天几时休。解析:此篇诗文,为李清照以宋代的古战场为背景而作,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烈士们的哀悼和怀念。文中用壮士泪满衣的场景描绘出战争的残酷,并高度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南园十三首》作者:李贺(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勇士伤心多瘗剑,忠臣失意学垂钓。圣君用髦头英锐,方知国士归无老。解析:李贺的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烈士的敬
丢卒保车
丢卒保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舍弃次要目标以保护主要目标。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传达了在权衡利弊后做出战略性放弃的道理。丢卒保车的读音diū zú bǎo chē。其含义是为了保护重要的或主要的利益而舍弃次要的或较小的目标。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舍身取义等。反义词有贪小失大、全面权衡等。该成语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和背景权衡利弊,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与原意相悖的场合或滥用。例如,在公司项目中为了保护核心业务而暂时放弃边缘项目,或在比赛中采用丢卒保车战术以赢得胜利等。
描写舍身报恩古诗词
这段摘要描述了多篇文章的内容,主要围绕描写舍身报恩的古诗词进行阐述。文章通过引用不同朝代和作者的古诗词,展现了舍身报恩的精神,包括为了报答恩情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决心和勇气。这些古诗词涉及不同题材,如卖炭翁、农民、英雄烈士等,都表达了对于恩情之深深感激和愿意为之付出的精神。同时,摘要还提到了现代诗句对于舍身报恩精神的表达,并强调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整体来说,这段摘要准确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突出了舍身报恩的精神,语言简洁流畅。
杀马毁车是什么意思
“杀马毁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为了某种目的不惜毁坏重要财物或工具的极端行为,表示一种极端的情绪或决心。典故源自古代战争故事,马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毁家纡难、舍身忘死、断弦绝弦等。反义词包括因小失大、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等。在使用该成语时,应注意避免滥用,考虑上下文和语境是否合适。
毁舟为杕
本文介绍了成语“毁舟为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指因小失大,为了微小利益而舍弃重要东西的行为,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该成语,并指出错误用法的情形。
枉尺直寻是什么意思
枉尺直寻的读音读音:wǎng chǐ zhí xún枉尺直寻的含义“枉尺直寻”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小的方面虽然有所损失,但在大的方面却能得到更多的回报或补偿。其中,“枉”表示损失、牺牲,“尺”和“寻”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分别表示短和长。整个成语的含义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或利益,可以暂时舍弃一些小的得失。枉尺直寻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行动。据说在古代战争中,有时候为了夺取更大的战略利益,指挥官们会选择牺牲一些小的得失。比如,有时候为了绕过敌人的防线,选择走一条较长的路线,虽然暂时多走了些路(即“直寻”),但最终能够达到更大的战略目标(即“枉尺”)。这种策略在军事上被视为一种智慧和谋略
得不偿丧
“得不偿丧”是一个成语,指所得到的东西与付出的代价或所遭受的损失不相称,反而损失更加惨重。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大损失的愚蠢行为。其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当语境下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用于形容非贪图小利的情况。示例中的句子描绘了因贪图小利而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境。
援鳖失龟是什么意思
援鳖失龟的读音读音:yuán biē shī guī拼音注音:/yuán biē shī guī/援鳖失龟的含义“援鳖失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去援救鳖却失去了龟。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因为采取某种行动而失去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即为了小利而失去大利,或者因小失大。它通常用来警示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权衡利弊,避免因小失大。援鳖失龟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时期,有一只鳖和一只龟被困在了一个险境中。有人见状,便决定去援救鳖。然而,在救鳖的过程中,他却没有注意到原本在旁边的龟已经悄然离去。当他成功救出鳖后,发现原本的龟已经不见了踪影。这个寓言故事便成为了“援鳖失龟”这个成语的来源。
描写战士的现代诗词
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战士的现代诗词,从古代诗词中的战士形象到现代诗词中的战士风貌,展示了战士的英勇无畏、忠诚于国家的形象。文章还强调了战士精神的传承与时代价值,呼吁铭记战士的功绩和牺牲,发扬战士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同时,文章也关注和支持那些默默奉献的战士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白璧三献
白璧三献是一个成语,指多次献上珍贵礼物或意见,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诚挚的意愿。其来源于《左传》中卞和三次献玉的故事。该成语与古代礼仪文化有关,强调在礼仪交往中重要礼物或意见需多次表达和献上。其近义词如三顾茅庐、竭诚尽节、诚心诚意,反义词如虚应故事、半途而废、口是心非。使用时应根据语境理解其真正含义,避免误解和误用。例如,他在追求爱情时白璧三献,多次向心仪对象表达爱意,最终获得幸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