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木掘地

断木掘地

读音

duàn mù jué dì

含义

“断木”指砍断树木,“掘地”指挖掘土地。成语字面意思是砍伐树木、挖掘土地,比喻做事彻底、不留余地,或形容人固执己见、不顾后果地蛮干。

典故

  1. 《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因战术失误导致惨败。回国后,他不仅未反思,反而下令砍伐树木、挖掘壕沟,以示死守。时人讥讽他“断木掘地”,形容其固执蛮干。
  2. 民间传说
    古有农夫为开辟田地,砍光山林、挖尽土壤,导致水土流失,颗粒无收。后人以此告诫不可“断木掘地”,需留有余地。

近义词

  1.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清除祸患。
  2. 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
  3. 孤注一掷:不顾一切地冒险行动。

反义词

  1. 适可而止:做事有分寸,不过度。
  2. 留有余地:行动时保留退路或空间。
  3. 循序渐进:按步骤稳妥推进。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为了捉蟋蟀,把花园翻得乱七八糟,真是“断木掘地”。
    • 弟弟玩积木时推倒所有作品,像“断木掘地”一样。
  2. 小学高年级

    • 开发商砍光树林建楼盘,这种“断木掘地”的行为破坏了生态。
    • 妈妈批评我:“做作业不能‘断木掘地’,要一步步来。”
  3. 初中

    • 历史上有些帝王为修建陵墓“断木掘地”,耗尽民力。
    • 谈判中若一味强硬,如同“断木掘地”,可能适得其反。
  4.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堪称商业版的“断木掘地”。
    • 环保政策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断木掘地”式的资源开发。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他学习时‘断木掘地’,终于考了满分。”(应为“废寝忘食”)
  2. 混淆对象

    • ❌“洪水‘断木掘地’,冲垮了村庄。”(自然灾害非人为行为)
  3. 字面化使用

    • ❌“伐木工人‘断木掘地’是本职工作。”(成语侧重贬义,非描述职业)

注意:成语多用于批评过度或极端的行为,需结合语境判断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系列关于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包括柳树、枫树、古木等不同的树木,以及这些古诗词所展现的美丽与生命力。文章通过简洁明了的摘要,概括了每篇内容的主要信息和特点,包括每首诗的背景、描写的对象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感受自然之美的珍贵财富,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树的小学古诗词,包括柳树、枫树、古木等不同类型的树。这些古诗词通过不同的季节、气候等元素,展现了树木的美丽与生命力。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描写对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寓意。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自然之美的珍贵财富,能够激发

描写木和水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木和水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以木与水为背景或主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美丽。文章分别列举了五篇描写木和水的诗词,并对每篇诗词进行了全文及解析。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这些诗词也启示我们要珍惜并保护好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美好。

描写夏天树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夏天树的诗词。文章通过五篇不同的诗词内容,展示了夏日树木的生机、活力和翠绿。这些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夏日树木的繁茂、阴凉、生机和活力。无论是直接描绘还是间接表现,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景象和树木的翠绿。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对夏日的树木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描写山中树木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山中树木的古诗词的文章,包括每篇文章中的诗词内容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生动地展现了山中树木的美丽与魅力,如翠绿的山林、高耸入云的松柏、鸟鸣声声的自然美景等。文章通过引用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山中树木的多样性与美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希望这些诗词所描绘的山中树木的美丽景象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五篇描写山中树木的古诗词文章,包括苏轼、韦应物、陆游、白朴、张九龄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独特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树木的美丽与魅力,包括春日山林、参天古木、鸟鸣声声等景象。文章通过引用不同诗人的诗词

关于杨树的诗词

关于杨树的诗词(第1篇)关于杨树的诗词,在古诗词的浩瀚海洋中虽不繁多,但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蕴。下面我将按照要求,为您列举并解析几首与杨树相关的诗词。一、白杨树白杨树词作者:唐代·李白白杨何萧瑟,袅袅高枝头。叶落未归根,秋风送归愁。解析:此诗以白杨树为背景,通过描绘其萧瑟的景象,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白杨树高耸入云,叶子随风飘落,却无法归根,如同游子思念故土,不能回归的忧愁。二、古道边杨树长歌行(节录)作者:汉代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处及以下内容与杨树相关)复有古道边,杨柳郁青青。昔

蠹众木折

“蠹众木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zhòng mù zhé。该成语的含义是内部问题严重或矛盾众多,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或体系崩溃。其源于古代寓言故事,也可追溯到《战国策》中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等。反义词包括稳如泰山、固本强基等。“蠹众木折”需要正确运用,不应用于轻微损坏或问题不严重的情况。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枯木朽株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枯木朽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指干枯的树木和腐朽的树根,用来形容年老体衰或年久失修的景象,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衰老或毫无生机。文章详细阐述了其来源、用法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相关例句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松茂竹苞是什么意思

松茂竹苞的读音松茂竹苞的拼音是:sōng mào zhú bāo。松茂竹苞的含义“松茂竹苞”是一个形容树木繁茂、竹林葱茏的成语,用来比喻家族繁荣昌盛、子孙兴旺发达的景象。它也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松茂竹苞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松树和竹子来象征坚韧不拔、长寿不衰的品质。因此,“松茂竹苞”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家族的繁荣和子孙的兴旺。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比喻家族的繁荣和兴旺。松茂竹苞的近义词枝繁叶茂:形容树木枝叶繁盛,也用来比喻家族或事业兴旺发达。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茂盛,也用来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山木自寇是什么意思

“山木自寇”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发展到极致会反受其害。其源自古代典故,包括树木因过度砍伐而倒塌,城池因资源耗尽而引发反效果等。该成语的近义词为“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反义词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文章通过多个例子阐述了山木自寇现象,如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恶化、过于激进行为引发的反感等。同时,也指出了山木自寇的错误用法,包括用于自然现象、搭配不当或使用语境不合适等。

汉字"杳"的正确读法是什么?解析yǎo的发音、书写与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介绍了汉字“杳”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杳表示远得看不见踪影,如杳然、杳无音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杳的形义,表示昏暗、幽深、深远等含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