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德量力

度德量力:明智自知的处世智慧

读音

度德量力:duó dé liàng lì
(注:“度”在此读作duó,意为衡量、揣度,而非常见的dù)

含义

  • 度(duó):揣测、衡量。
  • :品德、德行。
  • 量(liàng):估量、评估。
  • :能力、实力。
    整体含义:指为人处世时,应先评估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能力水平,再决定是否承担某项责任或任务。强调做事需量力而行,不可盲目逞强。

典故

  1. 《左传·隐公十一年》
    春秋时期,郑国联合齐、鲁攻打许国。胜利后,齐僖公提议将许国交给鲁国管理,鲁隐公却推辞说:“许国违背礼法,我德行不足,难以服众。”最终许国由郑国接管。这一故事体现了“度德量力”的智慧。
  2.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刘禅:“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其中隐含对君主“度德量力”的期望。
  3. 民间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将军因自负轻敌,未衡量己方兵力便贸然进攻,最终兵败身亡。后人以此警示:“不度德量力者,必招祸端。”

近义词

  1. 量力而行:根据自身能力行事。
  2. 自知之明:清楚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3. 审时度势:分析时局和自身条件再做决定。
  4. 三思而行:行动前反复权衡。

反义词

  1. 不自量力:高估自己,做力不能及的事。
  2. 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微小却妄想挑战强大事物。
  3. 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4. 逞强好胜:不顾实际能力强行争胜。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让我们选班干部,小明说:“我要度德量力,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好。”
    • 小华想搬大箱子,妈妈说:“你要度德量力,搬不动就找爸爸帮忙。”
  2. 小学高年级

    • 运动会上,小红度德量力后选择了适合的跳绳项目。
    • 班长竞选时,小丽说:“我会度德量力,先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初中

    • 面对奥数竞赛,王同学度德量力,决定先打好基础再报名。
    • 班主任提醒我们:“填报志愿时要度德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4. 高中

    • 诸葛亮北伐前多次权衡蜀汉国力,正是度德量力的体现。
    • 企业扩张需度德量力,盲目投资可能适得其反。
  5. 成人/书面

    • 政治家应度德量力,避免因野心膨胀导致决策失误。
    • 古人云:“不度德量力者,虽胜犹败。”

错误用法

  1. 混淆读音:误读为“dù dé liàng lì”(“度”读错)。
  2. 语境不当

    • 错误:“他度德量力地吃完了三碗饭。”(与能力评估无关)
    • 错误:“度德量力就是胆小怕事。”(曲解为消极退缩)
  3. 滥用对象

    • 错误:“这只小猫度德量力,不敢抓老鼠。”(动物行为不适用)
  4. 语义矛盾

    • 错误:“他度德量力地挑战了世界纪录。”(与“量力”矛盾)

总结:“度德量力”是中华文化中理性智慧的体现,提醒我们在行动前冷静评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刚愎自用。正确使用这一成语,能让语言更具哲理性与说服力。

你可能感兴趣

量力度德是什么意思

“量力度德”是一个成语,意思为衡量人的才能和品德。源自古代选拔官员制度,需全面评估才能与品德。读音为liàng lì dù dé。其近义词如权衡利弊、全面评估等,反义词为轻率从事、片面之见等。在运用时需避免误解和错误使用,要全面考虑,不忽视任何一方面。在决策、选拔、学习等场合中,量力度德都十分重要。

量力而为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量力而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详细阐述了其背后的智慧和应用场景。文章指出,“量力而为”强调在行动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能力评估,做出合理决策,避免盲目行动和超出能力范围的冒险。同时,文章还指出了错误使用“量力而为”的方式,如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轻易承诺他人等。最后提醒读者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知小谋大是什么意思

知小谋大的读音知小谋大读作:zhì xiǎo móu dà,其中zhì是第四声,xiǎo是第三声,móu是第二声,dà是第四声。知小谋大的含义“知小谋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却还要去谋划大事。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目标。知小谋大的典故“知小谋大”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古代,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常常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谋略来应对这些挑战。然而,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虽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仍然会不顾一切地去谋划大事,希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行为虽然有时可以获得成功,但往往也容易带来失

以指测河是什么意思

以指测河的读音以指测河的拼音为:yǐ zhǐ cè hé。以指测河的含义以指测河,指用手指去测量河水的深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不切实际,过于轻率或自不量力。以指测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时期,有一个人想要测量一条大河的深度,但他并没有使用合适的工具,而是用手指去试探河水的深浅。结果,他因为河水湍急而失去了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量力而行,不能轻率行事。以指测河的近义词盲目自大轻举妄动鲁莽行事不知量力以指测河的反义词量力而行慎重行事深思熟虑谨慎从事以指测河的例句他想以指测河,结果差点溺水身亡。他的计划就像以指测河一样,完全不切实际。不要以指测河,

隔山买老牛

隔山买老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é shān mǎi lǎo ni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在情况未明或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行动,导致决策失误。典故源于古代购买牛只时因信息不畅而做出错误决策的情况。近义词包括盲目行动、草率从事、鲁莽从事等。反义词则是深思熟虑、审时度势、明察秋毫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揣时度力

“揣时度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ǎi shí dù lì。它的含义是观察时机并衡量自身能力,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策略。这个成语指的是在处理事情时,需要仔细观察形势、了解时机,同时评估自身实力和能力,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它的近义词包括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和权衡利弊。而反义词则是轻举妄动和鲁莽行事。在商业谈判、制定计划、职业选择等场合中,都需要运用揣时度力的原则。但需要注意,该成语不应滥用在不适合的场合,也不应被误解为犹豫不决。

量才而为是什么意思

量才而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iàng cái ér wéi,意指根据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行动或做事的规模和程度。该成语强调个人能力的衡量和合理利用,以及在行动中考虑实际情况的智慧。其典故最早出自《左传》,意为君子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来决定行动。此外,该成语也与量入为出、量体裁衣等词语有类似的含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使用,避免盲目行动或不切实际的追求。量才而为的用法需要根据语境和具体情境来理解是否恰当。

褚小杯大

本文介绍了成语“褚小杯大”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比例不协调,大小、轻重等比例失衡,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一些例句以助于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正确使用该成语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

聪明智能

聪明智能的拼音为cōng míng zhì néng,意味着才智过人,智慧超群,具备高度智慧和思维能力。该成语源于古代汉语中对智慧和才智的赞美和崇尚。聪明智能的近义词包括才智过人、智勇双全等,反义词为愚蠢无知、才疏学浅等。使用聪明智能描述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都是独特的。

以容取人是什么意思

以容取人的读音以容取人(yǐ róng qǔ rén)以容取人的含义以容取人是指根据人的外貌、仪态等外在表现来评价和选择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的错误做法。以容取人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子皮的人,他喜欢根据人的相貌来评价一个人。他常常以貌取人,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后来,他的行为被人们所诟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于是,“以容取人”这个成语便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贬义词。除了这个典故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典故和出处,例如某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中的描写,都可以用来解释和说明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