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得之见:独具慧眼的真知灼见
读音
dú dé zhī jiàn
含义
- 独:独自,唯一。
- 得:获得,领悟。
- 之:助词,无实义。
- 见:见解,看法。
整体含义: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见解,通常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
典故
-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精通天文历法,曾提出“地动说”,在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但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他的观点可谓“独得之见”,超越了时代的认知。 -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在书法上突破传统,创造出独特的笔法,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在当时是“独得之见”,影响了后世千年的书法艺术。 - 《宋史·苏轼传》:
苏轼在文学、政治、哲学上均有独到见解,他的诗词不拘一格,提出“文以载道”的思想,被后人视为“独得之见”。
近义词
- 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 别具匠心:指在艺术或设计上有独特的构思。
- 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独到。
-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见解或主张,与众不同。
反义词
- 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 拾人牙慧:抄袭或模仿别人的言论,缺乏创新。
- 随波逐流:盲目跟随大众,没有自己的见解。
- 陈词滥调:老套、毫无新意的言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画画时用了特别的颜色,老师说:“你的画真有独得之见!”
- 小红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解题方法,老师表扬她:“你的想法很有独得之见。”
-
小学高年级:
- 在科学课上,小刚对实验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老师称赞道:“你的分析很有独得之见。”
- 小华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老师评价:“你的观点很有独得之见。”
-
初中:
- 在辩论赛上,小丽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评委说:“你的发言展现了独得之见。”
- 小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众不同,老师称赞:“你的见解很有独得之见。”
-
高中:
- 在哲学讨论中,小王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教授评价:“你的思考体现了独得之见。”
- 小李的论文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导师说:“你的研究具有独得之见。”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理论,被誉为“独得之见”。
- 他的艺术创作风格独特,评论家称赞其“独得之见”。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个人意见”:
- ❌ “这只是我的独得之见,不一定正确。”(应改为“个人看法”)
- ❌ “每个人都有独得之见。”(应改为“不同见解”)
-
误用为“固执己见”:
- ❌ “他坚持自己的独得之见,不听别人劝告。”(应改为“固执己见”)
-
误用为“普通见解”:
- ❌ “这个观点很常见,算不上独得之见。”(应改为“普遍看法”)
-
误用为“抄袭他人”:
- ❌ “他的论文全是抄袭,却说是独得之见。”(应改为“剽窃他人成果”)
总结:“独得之见”强调见解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不能用于普通或随大流的观点,更不能用于贬义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刍荛之见
本文介绍了“刍荛之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刍荛之见指以粗陋的言论或建议提出看法或意见,源于古代智者以朴素言论指导行为的典故。其近义词有浅见之识、微言大义等,反义词有高论高见、深谋远虑等。文章还提到了刍荛之见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语境及与其他词语的区分。
燕雀之见是什么意思
燕雀之见的读音拼音:yàn què zhī jiàn注音:ㄧㄢˋ ㄑㄩㄝˋ ㄓ ㄐㄧㄢˋ读音要点:注意“雀”字在这里读作第四声,整体上这个成语的读音要轻快而流畅。燕雀之见的含义“燕雀之见”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眼光短浅,见识有限,只能看到眼前的小事或小利益,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或更大的利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见识、眼光不够开阔,缺乏远见卓识。每个字的含义如下:燕:这里指的是燕子,作为鸟类的一种象征。雀:指麻雀等小型鸟类。之:是代词,表示“的”的意思。见:指观察、看法、见解。因此,“燕雀之见”指的就是像燕雀一样狭隘、短浅的见解和观察。燕雀之见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描述大
瓮天之见是什么意思
瓮天之见的读音瓮天之见的读音为【wèng tiān zhī jiàn】。瓮天之见的含义"瓮天之见"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典籍。其中,"瓮"字指的是一种陶制容器,"天"字则代表天空,"之"是连词,"见"则是见解、看法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眼界狭窄,见识有限,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远见卓识。瓮天之见的典故关于"瓮天之见"的典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见识有限,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不发达,人们往往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来认识世界,因此"瓮天之见"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知识的局限性和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世俗之见是什么意思
世俗之见的读音世俗之见的读音:shì sú zhī jiàn标注拼音:shì-sú-zhī-jiàn世俗之见的含义世俗之见的含义是指人们普遍持有的、传统的、带有偏见的观念或看法。它通常指的是那些被社会普遍接受,但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或客观的观念和看法。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忽视真正的真理和事实。世俗之见的典故世俗之见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对世俗观念的普遍认同和盲从。在古代,由于信息传播的不便和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很多人往往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形成一些带有偏见的观念和看法。这些观念和看法往往被社会普遍接受,并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真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
笃论高言
笃论高言的读音为dǔ lùn gāo yán,指深刻且高明的言论。其源自《汉书·扬雄传》,扬雄的深刻言论被后人称为“笃论高言”。该成语也可能与《论语》有关。其近义词有“精辟之言”等,反义词有“平庸之语”等。例句中常用来形容专家发表的深刻言论,或演讲中的高明观点。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不宜用于一般闲聊或普通言论,需与上下文协调,避免歧义。
敬陈管见
敬陈管见是一个敬辞,意为恭敬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看法,常用于对权威或重要人物表达观点或建议时使用。其来源于“管见”即个人见识有限,加上“敬陈”表达恭敬态度和表达方式。近义词有谨呈管窥、恭呈管见等,反义词如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场合选择合适的用法。例如,在会议中提出建设性建议、向专家请教、集思广益等。错误用法包括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或在表达个人主观情感时使用该成语。
一偏之论是什么意思
一偏之论的读音一偏之论的拼音为:yī piān zhī lùn。一偏之论的含义一偏之论指的是从片面、局部的观点出发,对某事或某人进行不全面、不公正的评论或判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应该全面、客观,避免因个人偏见或局部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一偏之论的典故一偏之论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以片面的观点来评判事物,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判断。因此,一偏之论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警示人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局部的看法。一偏之论的近义词片面之词:指只从一方面或局部出发的言论或说法。偏颇之见:指有偏向性的观点或看法,不全面、不公正。局部之论:指
书生之见是什么意思
书生之见的读音书生之见的拼音是:shū shēng zhī jiàn。书生之见的含义“书生之见”是指那些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经验或者过于狭隘的看法和观点,常用来形容那些只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的人所持有的见解。书生之见的典故“书生之见”的典故源自于古代中国,当时书生们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和现实感知能力。因此,他们的见解往往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成语提醒人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和现实的感知能力也同样重要。典故中可以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历史上某些书生提出的治国方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未能得到实施,或者因为过于理想化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别具手眼
本文介绍了成语“别具手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意指具有独特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们独特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为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观察力和独特视角。本文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陈词滥调
文章介绍了陈词滥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错误用法。陈词滥调指的是那些陈腐、老套、重复出现的言辞或内容,缺乏新意和创意。文章警示人们避免在日常交流、写作和演讲中过度使用陈词滥调,同时强调语言多样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