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滥调

陈词滥调:陈旧无新意的言辞

读音

chén cí làn diào

含义

  • :陈旧、老套
  • :言辞、话语
  • :泛滥、过度
  • :腔调、说法

整体含义:指那些被反复使用、缺乏新意、空洞无物的老套言辞或观点。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总是使用那些别人已经说过无数次的、毫无新鲜感的内容。

典故

  1. 《文心雕龙》中的批评: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批评某些文人”采滥忽真”,即过分追求辞藻而忽视真情实感,这种文风可视为”陈词滥调”的早期表现。
  2. 韩愈的”陈言务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写文章要去除那些陈腐的言辞,这与反对”陈词滥调”的思想一脉相承。
  3. 清代文坛的流弊: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曾批评当时文坛”陈言满纸”,指斥那些只会模仿古人、缺乏创新的文章风格。

近义词

  1. 老生常谈:指那些被反复讲述、毫无新意的老话题。
  2. 千篇一律:形容形式或内容单调重复,缺乏变化。
  3. 拾人牙慧:比喻抄袭或重复别人的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
  4. 套话连篇:指文章或讲话中充满公式化的空洞言辞。
  5. 陈言肤词:指那些肤浅、陈旧的言辞。

反义词

  1. 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2. 别开生面:形容开创新的风格或局面。
  3.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4. 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5. 真知灼见: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例句

  1. 小学生例句

    1. 老师说我作文里都是陈词滥调,要我多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2. 电视广告里那些”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话听起来像陈词滥调。
  2. 初中生例句

    1. 他的演讲充满陈词滥调,听众都开始打哈欠了。
    2. 避免在议论文中使用陈词滥调,这样分数会更高。
    3. 情人节卡片上的情话大多都是陈词滥调,缺乏真诚。
  3. 高中生例句

    1. 政客们的承诺往往沦为陈词滥调,选民早已不再相信。
    2. 这部小说避免了爱情故事的陈词滥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 学术论文最忌陈词滥调,必须有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
    4. 当代艺术展上那些所谓”前卫”的作品,其实也陷入了新的陈词滥调。
    5.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心灵鸡汤式的陈词滥调。
  4. 大学生及以上例句

    1. 后现代主义文学刻意打破传统叙事中的陈词滥调。
    2. 企业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式的陈词滥调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3. 这位哲学家的论述避免了形而上的陈词滥调,直指问题核心。
    4. 广告创意要突破行业内的陈词滥调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
    5. 当代诗歌创作中,如何避免意象的陈词滥调成为诗人面临的挑战。
  5. 其他例句

    1. 领导讲话如果总是那些陈词滥调,员工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2. 旅游宣传册上的描述常常是陈词滥调,与实际体验相差甚远。
    3. 影评人批评这部电影的对白充满陈词滥调,缺乏生活气息。
    4. 自我成长类书籍若不能超越陈词滥调,就很难给读者真正帮助。
    5. 在创意产业中,陈词滥调是最大的敌人,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形容实物:错误:”这个古董花瓶是个陈词滥调”。正确:”这个古董花瓶的描述充满陈词滥调”。
  2. 误用于积极语境:错误:”他的演讲虽然都是陈词滥调,但大家都很喜欢”。陈词滥调本身就含贬义,不应与积极评价连用。
  3. 混淆近义词:错误:”他的观点真是陈词滥调,完全抄袭别人的”。这里更适合用”拾人牙慧”。
  4. 过度使用:在批评他人作品时频繁使用”陈词滥调”一词,反而可能使自己的批评沦为新的陈词滥调。
  5. 不分场合:在正式场合将上级领导的常规讲话一概贬为”陈词滥调”,这是不恰当的用法。
  6. 自我描述不当:错误:”我的这篇文章可能有些陈词滥调”。这种自我贬低式的用法反而显得不够真诚。
  7. 时间错位:错误:”古人说的话都是陈词滥调”。古代的新颖观点在当时并非陈词滥调,不能以现代标准评判。

你可能感兴趣

不落俗套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落俗套”的含义,强调其形容某事物或行为不拘泥于常规,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或创意性。文章还探讨了其源自于人们对生活中各种事物和行为的观察和总结,体现了对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追求。同时,提供了近义词如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独辟蹊径、异想天开,以及反义词如千篇一律、俗不可耐、老生常谈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不落俗套”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指出错误用法。总之,“不落俗套”强调自然流露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应正确使用以表达其真正含义。

老生常谈是什么意思

“老生常谈”是一个成语,意为经验丰富的人经常谈论的话题或内容,通常用来形容某些话题或观点已经被反复提及,缺乏新意或深度。源于古代文献,孔子和他的弟子经常讨论传统话题。此成语也有特定的使用场合和语境,不能滥用或误用。其反义词为“独辟蹊径”、“推陈出新”等。使用时应避免与“陈词滥调”混淆。

创意造言是什么意思

创意造言指的是通过创新和想象,创造出新的言辞或表达方式。这一成语强调了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双重含义,体现了人们对新思想、新观念的追求和表达。创意造言的典故并未明确出处,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创新和表达的重视。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创新词藻、独辟蹊径等,反义词则是陈词滥调等。文章中还列举了创意造言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避免误解或产生沟通障碍。此文对创意造言进行了基本介绍,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家。

崇论闳议是什么意思

文章对“崇论闳议”这一成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其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言论或文章内容深刻、见解高明、论点宏大。文章还提供了崇论闳议的正确用法例句,以展示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崇论闳议的广泛应用场合包括学术会议、论文写作等正式场合,用以表达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深入全面的讨论和议论。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避免不当使用或误用该成语的情况。

陈言老套是什么意思

陈言老套的读音为chén yán lǎo tào,指陈旧而不合时宜的言论或内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缺乏创新性、重复老旧的言论或表达方式。它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常用来批评过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作品。其近义词包括老生常谈、陈腐不堪等,反义词有独辟蹊径、推陈出新等。使用陈言老套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和与传统、经典等概念混淆。错误使用方式包括滥用语境、与传统混淆以及与经典对立。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陈言老套的含义、用法和注意事项。

陈辞滥调是什么意思

陈辞滥调指的是使用老旧、平庸、缺乏新意的言辞和表达方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讲话或言论中重复单调、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内容。陈辞滥调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而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根据常见现象总结出来的。其近义词包括老生常谈、俗套、千篇一律等,反义词则是独出心裁、妙语连珠、别具一格。在使用上,陈辞滥调常出现在写作、演讲和日常交流中,需避免过度使用相同的句式和词汇,以及重复老旧的例子和观点。了解并避免陈辞滥调,有助于让言辞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创意和变化。

陈言务去是什么意思

陈言务去的拼音是chén yán wù qù,意指文学创作中摒弃陈腐、老套的言辞和表达方式,追求新颖独特的表达。这一成语强调创新和突破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求和态度。近义词如旧态毕露、革故鼎新等,反义词如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理解,避免误解为完全摒弃旧有元素或经验,正确的做法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村学究语是什么意思

村学究语是一种形容乡村学究所使用的语言或学问的词汇,含义为言辞古朴、质实,多指不事雕琢、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这个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和古代乡村学者的学术研究及言辞风格有关。村学究语的近义词包括乡野之言、村野之语等,反义词则为华丽辞藻、雅言正论等。使用村学究语时需注意不要贬低其价值或轻视其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例如,某人在描述乡村生活或表达智慧时,可能会使用村学究语来突出其朴实无华的特点。

溢美溢恶是什么意思

溢美溢恶的读音读音:yì měi yì è标注拼音:yì-měi-yì-è溢美溢恶的含义“溢美溢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过于赞美或过于批评,言辞过于夸张或偏激。其中,“溢”字表示过度、过分的意思,“美”指赞美,“恶”指批评。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对事物的评价过于极端,不是过于赞美就是过于贬低。溢美溢恶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史书和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诗文或言辞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由于言辞的夸张或偏激,有时会让人觉得过于赞美或过于批评。这种言辞就被形容为“溢美溢恶”。虽然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形容言辞的极端性。溢美溢恶的近义词

陈言肤词是什么意思

陈言肤词是指陈述而不加修饰的言辞,或指平庸浅薄的词藻,强调言辞的浅显和缺乏深意或创意。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对于言辞的追求和批评。陈言肤词的近义词有平铺直叙、空洞无物等,反义词则包括辞藻华丽、意蕴深远等。该成语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形容好文章或好言论,以及与其他近义词混淆使用。文章中对陈言肤词的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