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君子

读书君子

读音

dú shū jūn zǐ

含义

  • :阅读、学习。
  • :书籍,泛指知识。
  • :品德高尚的人。
  • :古代对有学问、有修养之人的尊称。

整体含义:指勤奋读书、品德高尚的人,形容一个人既有学识,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典故

  1. 《论语·雍也》: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强调君子应广泛学习,并以礼仪约束自己,体现了“读书君子”的精神。
  2.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强调君子应不断学习,与“读书君子”的内涵一致。
  3. 《后汉书·班固传》:“固少博学,能属文,有君子之风。”班固勤奋好学,品行端正,是典型的“读书君子”。

近义词

  1. 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渊博。
  2. 满腹经纶:比喻人学问深厚。
  3. 温文尔雅:形容人举止文雅,有修养。
  4. 德才兼备:既有品德,又有才能。

反义词

  1. 不学无术:没有学问,缺乏能力。
  2. 胸无点墨:形容人没有文化。
  3. 粗鄙无文:举止粗俗,缺乏教养。
  4. 寡廉鲜耻:品德败坏,不知羞耻。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每天认真读书,老师夸他是个“读书君子”。
  2. 小学高年级:王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坚持阅读,真是一位“读书君子”。
  3. 初中:他不仅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眼中的“读书君子”。
  4. 高中: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成为“读书君子”为人生目标。
  5. 大学及以上:真正的“读书君子”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 文学创作: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古籍,举手投足间尽显“读书君子”的风范。
  7. 演讲引用:我们要向古代的“读书君子”学习,既增长学识,又修养品德。
  8. 日常对话:“你看他那么爱读书,真是个‘读书君子’!”
  9. 教育场景:老师鼓励学生:“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读书君子’,不负青春。”
  10. 历史评论:苏轼一生勤学不辍,堪称宋代最著名的“读书君子”之一。
  11. 新闻报道:这位科学家不仅学术成就斐然,还热心公益,是当代“读书君子”的典范。
  12. 书信写作:父亲在信中写道:“望你勤学修身,做一个真正的‘读书君子’。”
  13. 广告文案:本图书馆致力于培养“读书君子”,欢迎热爱阅读的朋友加入。
  14. 影视台词:“我虽出身寒门,但愿以‘读书君子’为志,不负此生。”
  15. 社交网络:分享一本好书,与志同道合的“读书君子”交流心得。
  16. 学术论文:在古代社会,“读书君子”是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
  17. 诗歌创作:“青灯黄卷伴晨昏,读书君子志凌云。”
  18. 寓言故事:寓言中的智者常以“读书君子”的形象出现,教导人们向善。
  19. 企业文化:我们公司倡导员工成为“读书君子”,不断提升自我。
  20. 家庭教育:父母从小教导孩子:“要做个‘读书君子’,知书达理。”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贬义

    • ❌ 错误例句:“他整天只知道读书,真是个‘读书君子’。”(带有讽刺意味)
    • ✅ 正确用法:“读书君子”是褒义词,不应带有贬义。
  2. 混淆对象

    • ❌ 错误例句:“这只猫很爱趴在书上,像个‘读书君子’。”(用于动物不合适)
    • ✅ 正确用法:仅用于形容人。
  3. 滥用场景

    • ❌ 错误例句:“他一边打游戏一边看书,真是个‘读书君子’。”(行为矛盾)
    • ✅ 正确用法:形容专心致志读书的人。
  4. 与行为不符

    • ❌ 错误例句:“他虽然不读书,但品德很好,也算‘读书君子’。”(不符合词义)
    • ✅ 正确用法:必须同时具备“读书”和“君子”的特质。
  5. 过度夸张

    • ❌ 错误例句:“他看了一眼书,就成了‘读书君子’。”(程度不符)
    • ✅ 正确用法:形容长期勤奋读书且品德高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君子的诗词

关于君子的诗词(第1篇)关于君子的古诗词全解析自古以来,君子之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充满智慧的篇章。以下是关于君子的部分古诗词及详细解析:一、《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归期,曷至而归?家室有成,室家复以生矣。作者未知。朝代表达了女子对于出征的丈夫的思念,体现了一种期盼与坚持的美好情感。这里的君子代指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战士,即便不知归期,依旧被期盼能平安归来。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当忧在先。不饮浊酒,不饮贪泉。作者:佚名(具体作者不详)此诗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和修养,要防患于未然,做到清廉自守。不饮浊酒象征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饮贪泉则意味着不为利益所动摇。此

描写君子的诗词名句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关于描写君子的诗词名句,文章通过引言、诗词名句及其解析、君子的形象与内涵等方面,展示了君子形象的不同特点和品质。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赞美了君子高尚品格、风度翩翩的形象,以及对知识、情感、道义、修养的追求。希望读者能从这些诗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均围绕描写君子的诗词名句展开。文章通过展示君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形象与品质,如温文尔雅、重义轻利、修身养德等,深入解析了君子形象的内涵。这些诗词不仅赞美了君子高尚品格与风度翩翩的形象,还体现了君子对知识、情感、道义、修养的追求。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诗词,读者能汲取智

关于钦的诗词

关于钦的诗词(第1篇)关于“钦”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标题:钦敬之歌原文:钦敬于天,民惟达观。旻天明矣,神祇敬焉。作者及朝代:该段诗词出自《诗经·大雅》,为先秦时期的作品。解析:此段诗词表达了古人对天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于神祇的尊敬之情。“钦敬于天”一句,强调了人们对天的敬重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达观的宇宙观。二、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七·李商隐《钦乃曲》标题:钦乃之曲原文:钦乃一声山水绿,又闻欸乃伴春还。风帆沙鸟应相问,今夜舟中望月圆。作者及朝代:李商隐,唐代诗人。解析:李商隐的这首《钦乃曲》描绘了春日山水间的景色和舟中望月的情感。其中,“钦乃”是摇船时划桨发出的声音,代表着

描写赞美别人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赞美他人的古诗词,包括《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赠从弟》、《七绝·赠友人》等。这些诗词以景起兴或直接赞美人物品行与才貌,体现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之情。文章还对这些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展示了诗人对他人美好品质的崇高敬意。这些赞美他人的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人性之美的颂扬,传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敬仰。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博物君子

博物君子是指博学多识、见识广博、具有广博学识和良好修养的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于学识渊博之人的赞美,并涉及到古代的博物学。其近义词有博雅君子、博学之士等,反义词为浅陋无知、孤陋寡闻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误解和滥用。

君子之交是什么意思

君子之交是一个源于古代中国文化的成语,读音为jūn zǐ zhī jiāo。它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交往,注重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交流,而非物质利益和功利目的。这一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尊重和信任,是一种高尚的友谊关系。君子之交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论语》等经典文献。此外,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知交之谊、莫逆之交等,反义词有小人之交、酒肉朋友等。在使用时,应注意其真正含义和适用范围,避免误用。

大雅君子

大雅君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品德高尚、文雅有礼的人。其含义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等经典著作。大雅君子的言谈举止高雅、文雅,彰显出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备受人们敬仰和传颂。其近义词包括温文尔雅、儒雅风流等,反义词则包括粗俗无礼、卑鄙无耻等。但在使用中也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滥用词语、与贬义词连用、用词过于刻板等错误用法。总之,大雅君子是一个褒义词,应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达意思。在社交场合或描述人物时,可以用大雅君子来形容一个品德高尚、文雅有礼的人,表达对其尊重和赞美。

不愧屋漏

“不愧屋漏”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kuì wū lòu。其含义为行为光明正大,无愧于心,即使在隐蔽处也能坦然面对。该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其近义词包括问心无愧、光明磊落、心安理得。反义则为心怀愧疚、暗室亏心等。该成语常用于形容行为正直、经得起考验的人。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和滥用,尤其是在形容不端行为或私密场合时。示例中常强调个体做事无愧于心、坦荡无私的特点。

关于士的古诗词

关于士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士的古诗词一、先秦时期《诗经·小雅·车舝》原文:士也猗兮,维其有之。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这句诗中的“士”指的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是值得依靠的,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作者:孔子朝代:春秋时期解析:这句话中的“士”在儒家思想中,多指具有道德、修养、学识、气节之君子。君子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不移,小人面对困难则可能行为不端。强调了士应有的高尚品德。二、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曹操《短歌行》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作者:曹操朝代:三国时期解析:这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