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折覆餸

成语「鼎折覆餸」详解

读音

鼎折覆餸:dǐng zhé fù sù

含义

  • :古代烹煮食物的青铜器,象征权力或国家。
  • :折断、毁坏。
  • :倾覆、翻倒。
  • (sù):通“餗”,指鼎中的食物。

整体含义:鼎足折断,食物倾覆,比喻国家或重要事物因根基不稳而崩溃,也形容因关键部分损坏而导致整体失败。

典故

  1. 《周易·鼎卦》
    “鼎折足,覆公餗。”意为鼎足折断,导致鼎中的食物倾洒,象征国家或事业因关键支撑不稳而衰败。
  2. 《左传·宣公二年》
    晋国大夫士会劝谏晋灵公时引用此语,警示统治者若根基不稳,国家将面临倾覆之危。
  3. 汉代贾谊《新书》
    以“鼎折覆餸”比喻秦朝因暴政而迅速灭亡,强调治国需稳固根基。

近义词

  1. 栋折榱崩:房屋主梁折断,椽子倒塌,比喻国家或组织崩溃。
  2. 土崩瓦解:像土崩塌、瓦碎裂一样迅速溃败。
  3. 大厦将倾: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形容局势危急。
  4. 危如累卵:危险得像堆叠的蛋,随时可能倒塌。

反义词

  1.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或根基极其稳固。
  2. 稳如泰山: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3.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无法破坏。
  4. 安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安稳不动。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这座桥的柱子断了,就像“鼎折覆餸”一样危险。
    • 积木搭得太高,一不小心就“鼎折覆餸”了。
  2. 小学高年级

    • 古代国家如果法律不公正,就可能“鼎折覆餸”。
    • 团队合作时,如果有人不负责,整个项目就会“鼎折覆餸”。
  3. 初中

    • 秦朝暴政导致“鼎折覆餸”,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
    • 公司管理混乱,最终“鼎折覆餸”,员工纷纷离职。
  4. 高中

    • 历史上许多王朝因腐败而“鼎折覆餸”,值得引以为戒。
    • 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引发“鼎折覆餸”般的连锁反应。
  5. 大学及以上

    • 金融体系若缺乏监管,可能“鼎折覆餸”,引发经济危机。
    • 全球化背景下,局部冲突可能导致“鼎折覆餸”式的国际秩序崩塌。

错误用法

  1. 形容个人失败

    • ❌ 他考试没考好,真是“鼎折覆餸”。(应为“功亏一篑”)
  2. 指轻微失误

    • ❌ 我不小心打翻了水杯,简直是“鼎折覆餸”。(夸张不当)
  3. 用于自然现象

    • ❌ 昨晚台风把树吹倒了,真是“鼎折覆餸”。(非比喻性场景)
  4. 误写为“鼎折覆餗”

    • ❌ 他写成了“鼎折覆餗”,虽然意思相近,但“餸”是更通用的写法。

总结:“鼎折覆餸”是一个蕴含深刻哲理的成语,多用于形容国家、组织或重大事物的崩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夸张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九鼎的诗词

关于九鼎的诗词(第1篇)关于九鼎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九鼎之歌》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九鼎之重,国之神器。铸于夏时,传世无穷。鼎中藏宝,天下归心。解析:此诗为古代歌颂九鼎的诗歌,描述了九鼎的重量和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九鼎是古代的传国重器,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至高无上。二、汉乐府《鼎足篇》作者:未知(汉代)原文:鼎足立三台,神明扬其威。四海归一统,万国仰清辉。解析:此诗借九鼎的象征意义,歌颂了国家统一和皇权的威严。鼎足立三台,暗指九鼎的稳固地位和其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三、杜甫《古柏行》作者:杜甫(唐代)原文:君看九峰连玉笋,屹立天外何巍巍。昔闻大禹铸鼎处,砥柱中流奠四方。古柏行宫今

描写古代皇宫接待外宾的诗词

描写古代皇宫接待外宾的诗词(第1篇)一、古代皇宫接待外宾的诗词文章文章标题:皇阙接待辞,古代华彩华宴之篇自古以来,皇宫作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时常接待外宾,彰显国威。以下为几首描绘古代皇宫接待外宾的古诗词,以及其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诗词一】作者:杜牧(唐代)《阿房宫赋》原文: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玉盘珍馐值万钱,挥毫落纸如云烟。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朝歌夜弦动紫皇,二十三弦奏未央。解析:此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宫的盛大宴会,展现了皇帝与外宾的交往场面。其中“天子呼来不上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对尊贵的宾客的邀请,突出了外宾的身份之高和宫廷礼仪的庄重。【诗词二】作者:杜荀

榱栋崩折

本文介绍了成语“榱栋崩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建筑物严重损坏或国家政权覆灭的严重后果,源于古代文献中的国家政治动荡和社会秩序混乱的描述。使用时需确保其使用场景与原本含义相符,避免错误使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什么意思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读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读音是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其中“无”的声调为第三声,“源”和“本”的声调为第二声,其他字均为第四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含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没有根基或来源,或者比喻没有基础或理由的事情。它通常用来强调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和条件,事物就难以存在或发展。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水有源头,树木也有根本。如果水没有源头,树木没有根本,那么它们就难以长久存在。因此,“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被用来比喻没有根基或来源的事物难以长

不可动摇

“不可动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事物或人的立场、信念、决定等的坚定性,不容易被改变或动摇。其拼音为bù kě dòng yáo,来源于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如战国名将白起的典故。该成语强调了坚定性和稳定性。其近义词如坚定不移、坚如磐石等,反义词如摇摆不定、软弱无力等。但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语境,如描述事物的变化性或易变性,或在不需要强调坚定性和稳定性的情境中使用。正确的使用该成语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和分析,以避免语义上的混淆或误解。

榱崩栋折

本文介绍了成语“榱崩栋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房屋栋梁崩塌,比喻国家政权、家族势力等基础结构遭受严重破坏或衰败。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历史背景和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鼎铛玉石

本文介绍了成语“鼎铛玉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视珍贵之物如同一般的鼎和铛以及玉石等贵重物品,不以为意或视若寻常,常用来形容对贵重物品的轻视或浪费。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和历史故事。近义词包括视如敝屣、视同草芥等,反义词包括视若珍宝、郑重其事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具体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造成误解或歧义。

脆字拼音cuì怎么读 解析脆的部首笔顺含义及10个常见组词造句

本文介绍了汉字“脆”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种含义。包括容易折断破碎的特性,与“韧”相对;描述较硬食物容易弄碎弄裂的性质;表示声音清脆;以及说话做事爽利痛快的特征。本文还提供了关于脆字的详细解析。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轻易地、毫不费力地摧毁或消灭某事物,尤其适用于描述已失去活力或战斗力的事物。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难如登天、不易之典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非战争或非竞争场合滥用。例如,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以摧枯拉朽之势达成目标。

大秦帝国 读后感

大秦帝国 读后感(第1篇)大秦帝国 读后感《大秦帝国》是一部描绘秦朝崛起与统一六国的历史巨作。初读此书,我被其磅礴的历史画卷所吸引,感受到了秦国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和其中人物的英勇与智慧。本书以秦国的视角,详细描述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过程。作者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书中对秦国人民族精神的赞扬,以及对国家强盛的不懈追求。书中最为吸引我的,是那些英勇善战、智谋过人的历史人物。如秦孝公、商鞅、白起等人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们在国家崛起中所作的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