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膜拜:虔诚敬仰的极致表达
读音
dǐng lǐ mó bài
含义
- 顶礼:佛教最高礼节,以头触地表示极度恭敬。
- 膜拜:双手合十跪拜,表达虔诚信仰。
整体含义:形容对人或事物极度崇敬,带有宗教般的虔诚感。
典故
- 佛教起源
出自《大智度论》:“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信徒以“顶礼”(五体投地)和“膜拜”(合十跪拜)表达对佛陀的至高敬意。 - 文学化用
清代小说《镜花缘》第六十回:“唐敖听了,慌忙顶礼膜拜。”反映古人将此词用于对圣贤或神灵的崇拜。 - 现代引申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以“顶礼膜拜”讽刺盲目崇拜,如:“有些青年对偶像剧主角顶礼膜拜。”
近义词
- 奉若神明:像对待神灵一样尊崇。
- 五体投地:佩服到极点(原为佛教礼节)。
- 肃然起敬:因崇高而产生敬意。
- 高山仰止:对高尚品德的仰慕。
反义词
- 嗤之以鼻:轻蔑不屑。
-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重视。
- 视如草芥:当作低贱之物看待。
- 傲慢无礼:态度轻慢,毫无尊敬。
例句
小学阶段
- 小华对航天英雄顶礼膜拜,立志成为宇航员。
- 故事里,百姓对龙王顶礼膜拜,祈求降雨。
中学阶段
- 他对爱因斯坦的智慧顶礼膜拜,书房贴满其名言。
- 粉丝对偶像的狂热已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大学/成人阶段
- 学术界对这位诺奖得主的理论顶礼膜拜,奉为经典。
- 盲目对权威顶礼膜拜,会阻碍独立思考能力。
文学化表达
- 敦煌壁画中,信徒对菩萨顶礼膜拜的姿态栩栩如生。
- 他的书法造诣令人顶礼膜拜,一字千金。
错误用法
❌ 场景1:日常小事
错误例句:“妈妈做的红烧肉让我顶礼膜拜。”
分析:过度夸张,宜用“赞不绝口”。
❌ 场景2:调侃场合
错误例句:“你游戏通关了?我对你顶礼膜拜!”
分析:亵渎词语的庄严性,应改用“佩服”。
❌ 场景3:自我标榜
错误例句:“我的新发明值得大家顶礼膜拜。”
分析:含贬义色彩,显得狂妄自大。
❌ 场景4:非人对象
错误例句:“这台洗衣机功能强大,我顶礼膜拜。”
分析:适用于精神层面的崇敬,非实用物品。
使用提示:该成语多用于庄重语境,或带批判性描述盲目崇拜,日常交流需谨慎选用。
你可能感兴趣
焚香膜拜
本文介绍了成语“焚香膜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虔诚地跪拜并点燃香火表示敬意或祈求,常用于形容对神灵、佛像或其他崇高对象表示敬仰和祈求的庄重仪式。典故包括古代宗教仪式和佛教文化中的相关背景。近义词为“顶礼膜拜”和“叩头礼拜”,反义词为“漠然置之”和“轻蔑无视”。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或与其含义相反的行为搭配使用是错误的。
关于宗庙诗词
关于宗庙诗词(第1篇)关于宗庙诗词,中国古诗词中不乏赞美宗庙祭祀、彰显家族尊贵和敬仰先祖之情的佳作。以下是根据“关于宗庙诗词”这一主题整理的几首古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诗经·鲁颂·閟宫》原文:庶几夙夜,子子孙孙,保世祚长。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此诗是颂扬鲁僖公的庙宇和祭祀的诗歌,其中“子子孙孙,保世祚长”一句,表达了家族祭祀的延续和子孙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二、杜甫《宗庙》原文:蓐收肃霜风,祠祭事秋堂。神来百宝盈,神去万宝空。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杜甫此诗描写了秋天的宗庙祭祀场面,祭坛上摆满了各种宝物以供神灵享用。通过描述祭祀的神圣和庄重,展现了诗人对宗庙祭祀的虔诚之心
古诗词中描写祭祀焚香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祭祀焚香的诗句(第1篇)古诗词中描写祭祀焚香的诗句,如诗如画地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几首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诗经《祈祈求多福》原文:猗猗祈祭祀,馨香缭焚香。礼成乐奏罢,福泽万年长。作者:先秦诗经作者群体(时代久远,无确切个人作者)朝代:先秦解析:此诗描写祭祀过程中焚香祈福的场景,“猗猗祈祭祀”一句突显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馨香缭焚香”则形象地描绘了焚香时香烟缭绕的情景。整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多福的祈求。二、唐代杜甫《冬日祭灶》原文:古祠深闭人踪稀,落日孤烟烧野香。燎火心惊犬惊吠,不知谁家正焚柴。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此诗描述了冬日祭
所有描写祭祀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祭祀的古诗词的文章,涵盖了从周代到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祭祀诗词。这些诗词通过庄重的场景、虔诚的祷告和华美的意象,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之情。文章分别介绍了不同朝代的祭祀诗词,包括汉乐府、唐诗、宋词等不同体裁,以及涉及不同神祇和节日的祭祀活动。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诗词,可以深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与精神内涵。
焚香礼拜
焚香礼拜是一种表达虔诚敬意的宗教仪式,包括点燃香火、跪下磕头,以示对神佛或尊敬的人的尊敬和崇拜。其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对天地神灵的敬仰,以及古代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习俗。焚香礼拜的近义词包括顶礼膜拜、叩头礼拜、恭敬有礼等,反义词则是不尊重他人或神佛的词语。在日常应用中,焚香礼拜用于庄重、神圣的场合,错误使用可能让人产生误解和困惑。
描写田园劳动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关于描写田园劳动的诗词的文章,从第1篇到第5篇,每篇都包含了多首关于田园劳动的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田园劳动的场景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风貌和劳动人民的勤劳精神。文章通过解析这些诗词,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对农民的敬意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工作机会。同时,文章也强调了田园劳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以及我们应该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推动乡村振兴。在摘要中,可以写: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田园劳动的诗词的文章,
膝行蒲伏是什么意思
膝行蒲伏的读音膝行蒲伏的读音为:xī xíng pú fú。膝行蒲伏的含义膝行蒲伏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恭敬、谦卑,甚至到了匍匐前进的地步。这个成语的“膝行”指的是用膝盖行走,而“蒲伏”则有伏地、匍匐的意思。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极度恭敬、谦卑,甚至卑躬屈膝地服从。膝行蒲伏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和历史事件。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这种极度谦卑的姿态来表示对上级或者尊者的敬畏和尊重。例如,在古代的朝会中,臣子们常常用这种姿态来向君王表示忠诚和顺从。此外,在一些宗教仪式中,信徒也可能会用这种姿态来向神灵表示虔诚和敬仰。膝行蒲伏的近义词俯首帖耳 - 形容非常顺从、恭敬
焚香顶礼
文章介绍了“焚香顶礼”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例句。该成语源自古代宗教仪式,表示在祭拜或敬仰时点燃香火并磕头礼拜,表达对于神灵、先祖或尊敬之人的崇敬和虔诚之情。使用此成语需注意场合和语境的庄重性,不适用于日常口语或轻率的场合。
邯郸匍匐
本文介绍了成语“邯郸匍匐”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用法以及错误用法。邯郸匍匐形容人或动物在地面爬行,表示极度恭顺或极度畏惧的状态。其典故源于战国时期,人们为表示对神祇的敬畏和虔诚而在庙前匍匐。此外,邯郸匍匐还与古代舞蹈相关。近义词包括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等,反义词则包括傲慢无礼、不屈不挠等。在使用邯郸匍匐时需注意语境和含义的准确性,避免过度夸张或误解。
香花供养是什么意思
香花供养的读音香花供养的读音为:xiāng huā gòng yǎng。香花供养的含义香花供养是一个成语,它的字面含义是使用香花来供奉或供养。在佛教文化中,香花常被用来表示对佛、菩萨或神灵的尊敬和供养。因此,香花供养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表示敬意和供奉的庄重仪式。香花供养的典故该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佛教的仪式中,常常会使用香花等物品来供奉佛像或神灵,表达对佛法的尊重和信仰。因此,香花供养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描述佛教的庄重仪式和表达对佛法的敬仰之情。香花供养的近义词敬献供养:指恭敬地献上供品,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尊敬和供奉之情。敬奉香火:指对佛、菩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