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篆刻

雕虫篆刻: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读音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含义

  • :雕刻,精细加工。
  • :古代指鸟虫书,一种笔画曲折如虫形的篆书。
  • 篆刻:篆书雕刻,泛指书法或印章艺术。
    整体含义:原指雕琢虫书、篆刻印章的小技艺,后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刻意追求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的创作,含贬义。

典故

  1. 汉代扬雄的自我批判
    西汉文学家扬雄早年以辞赋闻名,晚年却认为辞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法言·吾子》),批评其华而不实,不如儒家经典能承载大道。
  2. 《南史·颜延之传》
    南朝颜延之评价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自己的诗则“雕缋满眼”,暗含对过度雕琢的反思。
  3. 清代文论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批评某些诗人“专事雕虫篆刻”,失去诗歌的真性情。

近义词

  1.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忽视整体意义。
  2. 繁文缛节:繁琐空洞的形式主义。
  3. 华而不实:外表华丽而内容空虚。
  4. 画脂镂冰:在油脂上画画、冰上雕刻,比喻徒劳无功。

反义词

  1. 大巧若拙:真正的巧妙看似朴素。
  2.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
  3.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而意思完备。
  4. 浑然天成:自然形成,无雕琢痕迹。

例句

小学阶段

  1. 这篇作文堆砌了好多成语,反而显得雕虫篆刻,不够自然。
  2. 与其雕虫篆刻地模仿别人,不如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中学阶段

  1. 他的演讲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不过是雕虫篆刻罢了。
  2. 文学创作贵在真情实感,过度修饰反而落入雕虫篆刻的窠臼。

大学及以上

  1. 后现代艺术中某些作品刻意追求形式创新,实则雕虫篆刻,缺乏思想深度。
  2. 学术论文若只注重文献堆砌而缺乏创见,便是典型的雕虫篆刻。

错误用法

  1. 误作褒义
    × “这位书法家的雕虫篆刻技艺精湛!”(应改用“铁画银钩”等褒义词)
  2. 混淆对象
    × “他做事总是雕虫篆刻。”(用于形容人性格,应改为“斤斤计较”)
  3. 脱离语境
    × “这座建筑雕虫篆刻,美轮美奂。”(形容宏大建筑时不合逻辑)

总结:成语“雕虫篆刻”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中华文化对“文质彬彬”的追求——形式与内容需平衡,否则再精巧的技艺,也不过是“小技”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

彫虫篆刻

彫虫篆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艺术,其含义为对文字或图案进行精细雕刻的技艺。这一艺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青铜器时代。彫虫篆刻的近义词包括精雕细琢、镂刻精工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草率从事等。使用彫虫篆刻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应特指雕刻技艺而非所有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让人感受到古代工艺的精湛之处。

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是指一种细致入微、小巧精致的技艺,形容需要高度技巧和耐心完成的工作。典故源自古代雕刻艺术,最早出现在《史记》中。该成语含有精湛技艺的含义,常被用来形容某些技能或技术虽然微小,但却需要精细的技巧。近义词包括精妙技艺、小巧玲珑、细微技巧、匠心独运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大而化之、粗枝大叶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注意语境和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雕虫小技的应用和赞叹。

雕虫刻篆

雕虫刻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文字或艺术上的细微精致,尤其指过分追求细节和技巧而忽视整体的现象。该成语源于古代的篆刻和书法艺术,最早出现在《汉书》中。该成语的发音中,“雕”字发音为第一声,“虫”和“刻”字都发音为第二声,“篆”字发音为第四声。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过于琐碎、不重视实质内容的倾向。其近义词包括精细雕刻、吹毛求疵等,反义词为大气磅礴、举重若轻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含义,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彫虫小技

文章介绍了“彫虫小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微技妙艺、小巧玲珑等,以及反义词如粗制滥造、平淡无奇等。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的情况,并强调了正确用法是赞美和尊重微小但精湛的技艺或技术。

雕虫小艺

“雕虫小艺”是一个成语,形容某种微小、琐碎的技艺或能力。其源自古代文人自谦的表达,用来指代自己从事的微小技艺,如篆刻、书法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注重细节的技巧,但可能缺乏整体的意义或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小巧玲珑、细枝末节,反义词则是博大精深、出类拔萃等。使用“雕虫小艺”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误用或滥用。

关于印章诗词

关于印章诗词(第1篇)关于印章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印章篇古印章,文墨香,岁月流转,情意长。金石为骨志如铁,信守一生不渝言。印鉴赞印鉴古色传千古,巧夺天工刻画殊。铭记心间为君印,伴君一世留痕迹。二、作者与朝代很抱歉,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记载和作者信息,无法确定上述两首诗的具体作者及所属朝代。此类古诗词通常是由古代文人墨客为赞颂印章之美或纪念印章而创作,它们通常出现在文学或诗词集中,没有特定的作者标识。三、解析以上两首诗词虽然不是严格符合韵律要求的传统诗词格式,但它们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印章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第一首诗中,“印章”被赋予了文墨香和岁月流转的特质,强调了印章所承载的文化

描写绿萝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绿萝的古诗词创作。文章通过模拟不同作者的古诗词,展现了绿萝的生机与美丽,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灵慰藉。这些古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将绿萝的美丽与人们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文章还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赏析与解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绿萝的美丽与生机,并珍惜自然的美好。

关于山水画诗词

关于山水画诗词(第1篇)关于山水画诗词的文章一、诗词选粹山水之间,墨韵千载,古诗之中,蕴藏无尽的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古人笔下的山水情怀。诗名:《山水情》作者:唐代·柳宗元朝代:唐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解析:此诗描绘了山水间的静谧与灵动,雨后的空山、明亮的月光、清澈的泉水,以及竹林中的浣女和渔舟,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诗名:《江雪》作者:唐代·柳宗元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解析:此诗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寒

彫章镂句

彫章镂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o zhāng lòu jù,表示精心雕刻和镂刻的篇章或句子,常用来赞美别人文章的优美和精致之处。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学才华展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评价意义。其近义词包括精雕细刻等,反义词则包括平铺直叙等。使用彫章镂句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用于不适当的场合或事物,且不要过度使用,以免给人留下矫揉造作的感觉。文章中例句展示了彫章镂句的正确用法。

关于带羊的诗词

关于带羊的诗词(第1篇)关于带“羊”的诗词及其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宝库中,与“羊”相关的诗词可谓不胜枚举。它们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更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考。下面将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带“羊”的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小雅·无羊》:作者:未知,可能为西周初年的民间歌谣。诗经原文:无羊之山,鲜人愔愔;一有,而万物兴;千羊之群,无不乐其群。解析:这首诗描述了羊群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羊群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羊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二、唐代李白的《早春行》:原文:芳草生春意,山羊步绿苔。作者:李白,唐朝著名诗人。解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