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廉峻隅:刚正不阿的品格象征
读音
dǐ lián jùn yú
含义
- 砥:本指质地坚硬的磨刀石,引申为磨砺、锤炼之意。
- 廉:原指棱角分明,后指清廉正直的品格。
- 峻:形容山势高耸陡峭,比喻品格刚正不阿。
- 隅:角落,此处指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底线。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品格刚正不阿,如同经过磨砺的棱角般分明,不为外物所动摇。
典故
- 《后汉书·张衡传》
东汉科学家张衡不仅才华横溢,更以清廉刚直著称。他拒绝权贵的拉拢,坚持原则,被后人赞为“砥廉峻隅”的典范。 - 《宋史·包拯传》
包拯为官清廉,执法严明,面对权贵毫不妥协。他的刚正品格被形容为“如砥如砺,廉隅自持”,成为“砥廉峻隅”的生动体现。 - 《明史·海瑞传》
海瑞一生清贫,敢于直谏嘉靖皇帝。他上书批评皇帝昏庸,甚至为自己准备好了棺材,以示死谏的决心。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正是“砥廉峻隅”的写照。
近义词
- 刚正不阿:形容人正直,不逢迎权贵。
- 铁面无私:比喻公正严明,不讲私情。
- 守正不挠:坚持正道,不屈服于压力。
- 冰清玉洁:形容人品纯洁,行为端正。
- 严气正性:性格刚直,态度严肃。
反义词
- 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讨好他人。
- 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与坏人坏事混在一起。
-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
- 蝇营狗苟:比喻人不顾廉耻,钻营取巧。
- 奴颜婢膝:形容人卑躬屈膝,毫无骨气。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包拯是一个“砥廉峻隅”的好官,从不收别人的礼物。(简单解释)
- 小学高年级:海瑞“砥廉峻隅”,即使面对皇帝也敢说真话。(结合历史人物)
- 初中:在利益诱惑面前,他始终保持着“砥廉峻隅”的品格,不为所动。(品德教育)
- 高中:这位法官“砥廉峻隅”,多年来从未因人情而枉法。(社会公正)
- 大学及以上:学术研究需要“砥廉峻隅”的精神,不能为名利而篡改数据。(学术道德)
- 职场场景:作为审计人员,她“砥廉峻隅”,严格审查每一笔账目。(职业操守)
- 历史评论:诸葛亮“砥廉峻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评价)
- 文学描写:他的眼神如刀锋般锐利,透着一股“砥廉峻隅”的坚毅。(人物刻画)
- 议论文:社会需要更多“砥廉峻隅”的榜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议论文论据)
- 新闻报道:这位反腐英雄“砥廉峻隅”,让贪官闻风丧胆。(时事评论)
-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孩子要“砥廉峻隅”,不能因为小利而失去原则。(家教理念)
- 自我激励:我要以“砥廉峻隅”为座右铭,做一个正直的人。(个人成长)
- 企业文化:公司倡导“砥廉峻隅”的作风,反对任何形式的舞弊。(企业价值观)
- 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始终“砥廉峻隅”,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政治表述)
- 法律文书:被告人未能做到“砥廉峻隅”,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司法评价)
- 散文随笔:松柏“砥廉峻隅”,经霜不凋,恰如君子的品格。(借物喻人)
- 演讲致辞:让我们以“砥廉峻隅”的精神,共同建设清廉社会。(公众演讲)
- 影视台词:“我这个人‘砥廉峻隅’,绝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角色对白)
- 诗歌创作:“砥廉峻隅”志难移,一片丹心照古今。(古典诗词)
- 网络用语:这波操作太“砥廉峻隅”了,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年轻化表达)
错误用法
- 形容物体:✘ 这把刀的刀刃“砥廉峻隅”,非常锋利。(错误:只能形容人)
- 赞美圆滑:✘ 他处事圆融,“砥廉峻隅”,深受领导喜欢。(矛盾:与圆滑对立)
- 描述外貌:✘ 她的五官“砥廉峻隅”,长得真好看。(错误:非外貌特征)
- 商业宣传:✘ 本产品“砥廉峻隅”,质量绝对过硬。(滥用:非商品属性)
- 动物行为:✘ 这只猫“砥廉峻隅”,从不偷吃鱼。(不当:拟人化过度)
- 天气现象:✘ 今天的风“砥廉峻隅”,刮得特别猛。(完全无关)
- 轻松场合:✘ 我们“砥廉峻隅”地吃了一顿火锅。(语义冲突)
- 消极语境:✘ 他因为“砥廉峻隅”而被排挤,真是活该。(贬义使用错误)
“砥廉峻隅”是中华文化中品格修养的至高境界之一,它不仅是个人立身的准则,更是社会正气的基石。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践行。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关于竹子的经典诗词赏析 探寻古典文学中竹林意象的深刻寓意
翠影摇风:古典诗词中的竹林意象探微竹林,这一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特殊意蕴的意象,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其挺拔修长的身姿、四季常青的特性以及风中摇曳的声响,无不引发诗人无限遐思。历代诗人或以竹明志,或借竹抒怀,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诗佛"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诗人独坐竹林,抚琴长啸,与明月为伴,展现了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诗中"幽篁"二字,既点明环境之幽静,又暗喻诗人高洁的品格。宋代苏轼在《於潜僧绿筠轩》中吟咏:"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此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苏轼对竹子的偏爱。
10首关于玉壶的经典诗词 探寻冰心玉壶在中国文学中的高洁象征
本文描写的是玉壶在古诗词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从第1篇到第5篇,玉壶不仅是盛酒的器具,更是文化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这些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玉壶与酒、情感、自然景色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诗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品味古诗词的视角。通过阅读这些描绘玉壶的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与魅力。
历代咏棕树的经典诗词赏析 关于棕树意象的10首古诗解读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棕树的诗词。虽然直接描写棕树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可以从一些古诗词中感受到棕树的独特韵味和魅力。棕树常被用来描绘南国的风光,并象征着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现代,虽然人们对直接描写棕树的诗词可能不太熟悉,但可以从其他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对棕树的欣赏和传承。希望人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能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自然景色,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下是文章的本文介绍了关于棕树的诗词。棕树作为南国风情的代表和坚韧精神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虽然直接描写棕树的诗词不多,但可以通过一些古诗词感受到棕树的韵味和魅力。本文还提到了现代人对棕树的欣赏与传承,从其他文
历代诗词中的红珊瑚意象解析 关于红珊瑚的诗句与象征意义探秘
文章主要描述了红珊瑚在古诗词中的描绘和象征意义,列举了五篇关于红珊瑚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红珊瑚的美丽、珍贵和神秘,表达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红珊瑚的赞美。通过古诗词的描绘,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红珊瑚的魅力。红珊瑚的美丽、珍贵和浪漫使其成为古诗词中的常见题材,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本文介绍了红珊瑚在古诗词中的描绘和象征意义。列举了五篇以红珊瑚为主题的古诗词,包括皮日休、李纲、李时中、苏轼、杨万里、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并逐一解析了每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这些诗词展现了红珊瑚的美丽、珍贵、神秘和浪漫,表达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红珊瑚的赞美。红珊瑚在古诗词中被赋
描写鸡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鸡的古诗词。作者挑选了多首与鸡有关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些古诗词描绘了鸡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舍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文章还介绍了每首古诗词的作者、朝代及其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鸡的古诗词,包括多首不同朝代和作者的经典诗作。这些古诗词通过描绘鸡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舍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文章详细解析了每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让读者深入了解鸡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些古诗词不仅是诗歌的艺术珍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首关于苏轼的经典诗词 展现北宋文豪的千古风流与旷达人生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苏轼的诗词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和怀念。通过五篇描写苏轼的诗词文章,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后世对他的敬仰与怀念。这些诗词不仅赞美了苏轼的才情与诗歌成就,更描绘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内涵。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轼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并传承与发扬他的精神,为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描写林则徐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林则徐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其作者、朝代、原文及对所表达内容的解析。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林则徐的形象,如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豪情壮志的战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等。文章还提到林则徐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其事迹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强调了他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将永远激励后人。
柴立不阿
柴立不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i lì bù ā",形容人正直坚定,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原则和立场。该成语源于古代,强调人的坚定立场和正直品质。近义词如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等,反义词如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等。使用时要注应用于描述人的品质和行为,避免误用。例如,“他是一个柴立不阿的人,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任何影响。”
砥砺廉隅
砥砺廉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lì lián yū,表示人通过自我修养和锻炼,使品行正直、道德高尚。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等,反义词为贪赃枉法、卑躬屈膝等。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混淆。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些人以砥砺廉隅为人生信条或座右铭,以表达其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
描写雪竹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雪竹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江雪、竹里馆、江楼感旧、画松、竹石图等篇目的描述,展现了雪中竹子坚韧与不屈的精神风貌。文章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雪中竹子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与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坚韧不拔的精神,珍惜大自然的美景并保护环境。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心境,得到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