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名号

砥砺名号:磨砺品格,追求卓越

读音

砥砺名号:dǐ lì míng hào

含义

  • :细磨刀石,比喻磨砺。
  • :粗磨刀石,亦指磨炼。
  • 名号:声誉、名声。
    整体含义:通过不断磨炼自身,提升品德与能力,以赢得良好的声誉。

典故

  1. 《后汉书·崔骃传》
    “骃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常以典籍自娱,砥砺名号。” 崔骃年轻时勤奋学习,与当时的名士齐名,通过不断钻研经典来提升自己的声誉。
  2. 《晋书·王导传》
    “导每劝帝以礼乐教化,砥砺名号,以安天下。” 王导劝谏皇帝通过礼乐教化来提升国家声望,稳固民心。
  3. 《宋史·欧阳修传》
    “修少孤贫,力学不倦,砥砺名号,终成一代文宗。” 欧阳修幼年家贫,但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文坛领袖。

近义词

  1. 修身养性:修养身心,培养良好品德。
  2. 砥砺德行:磨炼道德品行。
  3. 自强不息:不断努力,不松懈。
  4.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制。

反义词

  1. 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放任自己变坏。
  2. 玩物丧志:沉迷享乐,丧失志向。
  3. 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思进取。
  4. 名不副实:名声与实际不符。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要从小砥砺名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 老师告诉我们要砥砺名号,不能撒谎。
  2. 小学高年级

    • 他每天坚持读书,砥砺名号,希望将来能成为科学家。
    • 运动员们刻苦训练,砥砺名号,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 初中

    • 古人云“砥砺名号”,我们应当以优秀的前人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
    • 他通过勤奋学习,砥砺名号,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4. 高中

    •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唯有砥砺名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这位学者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砥砺名号,赢得了学界的广泛尊重。
  5. 大学及以上

    • 真正的领导者应当砥砺名号,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
    • 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砥砺名号,注重品牌信誉。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追求虚名”

    • ❌ 他整天想着如何炒作自己,真是砥砺名号。(错误,砥砺名号强调踏实努力,而非投机取巧。)
  2. 误用为“炫耀名声”

    • ❌ 她在朋友圈频繁晒奖状,自称砥砺名号。(错误,砥砺名号是内敛的自我提升,而非张扬。)
  3. 误用为“贬低他人”

    • ❌ 他总说别人不如自己,以此来砥砺名号。(错误,砥砺名号是自我要求,而非贬低他人。)
  4. 误用为“短期行为”

    • ❌ 他临时抱佛脚,考试前熬夜复习,说是砥砺名号。(错误,砥砺名号是长期坚持,而非临时应付。)

总结:“砥砺名号”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修养来提升自己的品德与能力,而非追求虚名或投机取巧。正确使用这一成语,能体现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砥砺名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砥厉名号

砥厉名号读音为dǐ lì míng hào,形容人通过努力达成目标,赢得声誉和美誉。该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的事迹。近义词如砥砺奋进、建功立业等,强调不断努力和奋发向前。反义词如声名狼藉、默默无闻等,则形容名誉不佳或不为人知。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砥厉名号的正确用法,强调通过正当努力和奋斗获得声誉和地位。同时,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强调不追求名誉或不择手段的做法并不符合成语本意。

砥行立名

砥行立名的拼音是【dǐ xíng lì míng】,意味着通过坚定的品行和努力,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形象。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名声的过程。砥行立名强调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良好名声的树立,其近义词如身经百炼、德高望重等也强调品德和名声。然而,砥行立名不应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对象,需确保用词准确。例句展示了砥行立名在个人品行和社会声誉方面的积极效果。

德隆望尊

德隆望尊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显赫的人。其拼音为dé lóng wàng zūn,含义包括品德、道德高尚,声望、威望显赫。该词源于《汉书·贾谊传》,最早用于形容西汉学者贾谊。德隆望尊的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德尊望重等,反义词则包括声名狼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用法混淆及滥用乱用。此成语可用于形容备受尊敬的长者、学者、商业领袖等,也可用来形容在社区或领域中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

砥身砺行

砥身砺行的拼音是dǐ shēn lì xíng,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练,使身心得到锻炼和提升,品行更加高尚正直。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品行磨练。砥身砺行的人常通过自我修养、艰苦环境或经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道德品质。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滥用乱用以及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

进德修业

进德修业是一个成语,拼音为jìn dé xiū yè。它意味着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周易·乾卦》的象辞,表示君子应自强不息,提高品德和学识以光耀祖先、造福社会。进德修业的近义词包括提升自我、自我完善、精进学业和砥砺德行等,而反义词则是堕落道德、停止不前和疏忽学业等。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用法是只注重学业或品德的片面发展,忽略了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正确使用进德修业这个成语,应理解其全面提高自己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德厚流光

“德厚流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hòu liú guāng。其含义指道德高尚、积蓄深厚,能够流传光耀后世。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近义词包括仁德显赫、仁风远播、德高望重等。反义词为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寡廉鲜耻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人物事迹的判断和选择,避免滥用或误用。

计过自讼

计过自讼的读音为jì guò zì sòng,意为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这一概念源于古代,是道德修养的表现。计过自讼包括自我批评、反躬自省、自我反思等近义词,与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等反义词形成对比。在日常中,我们应该养成计过自讼的习惯,及时纠正错误,不仅仅是口头表达,更需要实际行动。错误的用法是误解计过自讼,过分苛责自己或仅找他人错处。正确的做法是在积极的态度中寻找自身的进步和提高。

掇青拾紫

本文介绍了成语“掇青拾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常见的错误用法。该成语指选拔并任用贤能的人,源于古代选拔制度。文章还包含一些例句,展示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使用该成语。摘要内容需准确、简洁,避免冗长和重复。

谬采虚誉是什么意思

谬采虚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iù cǎi xū yù,指错误地接受或采用虚假的声誉或荣誉。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对名誉和声誉的重视,警示人们要正确看待名誉和荣誉,避免被虚假声誉所迷惑。近义词如虚应滥名、沽名钓誉等,都表达错误追求或接受虚假声誉的意思。反义词如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等,则表达真实、符合实际的声誉或荣誉。谬采虚誉的错误用法体现在个人行为上的盲目追求表面荣誉和名声,忽略了实际能力和贡献。在社会现象和工作中的错误用法也表现为对某事物或现象的过度追捧和炒作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忽略了其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注重实际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价。

反躬自省

反躬自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ǎn gōng zì xǐng,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反躬自省的含义是要求人们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检查,及时改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内视反省、自问自答、自我检讨和自省自察等。反躬自省的反义词包括不思悔改、自以为是和得过且过等。使用反躬自省时需要注意场合、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通过反躬自省,人们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开始努力改进自己。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