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酬失:付出与回报的失衡
读音
得不酬失:dé bù chóu shī
含义
- 得:获得,得到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
- 酬:回报,补偿
- 失:失去,损失
整体含义:指所得到的利益无法弥补所付出的代价,形容做事得不偿失。
典故
- 《后汉书·西羌传》:东汉时期,朝廷为平定羌族叛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虽取得胜利,但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史官评价“得不酬失”。
- 《资治通鉴》:唐玄宗为开拓疆土频繁用兵,导致军费激增,百姓负担沉重,后人用“得不酬失”批评其政策。
- 民间故事:古有商人花重金购买“点石成金”术,学成后发现每次施法需折寿十年,最终懊悔“得不酬失”。
近义词
- 得不偿失:所得不能抵偿所失,与“得不酬失”几乎同义。
- 因小失大:为小利益损失大代价。
- 贪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遭受更大损失。
- 杀鸡取卵: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反义词
- 事半功倍:费力小而收效大。
- 一本万利:投入少而获利多。
- 劳有所获:付出努力得到相应回报。
- 得大于失:所得超过所失。
例句
小学阶段
- 他熬夜玩游戏,第二天考试不及格,真是得不酬失。
- 为了捡一块钱摔坏了新手机,太得不酬失了!
- 小明抄作业被老师发现,罚写十遍,真是得不酬失。
中学阶段
- 公司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结果产品召回损失更大,得不酬失。
- 他为了赚快钱参与诈骗,最终坐牢,得不酬失。
- 过度减肥导致健康问题,得不酬失。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国家为争夺资源发动战争,最终得不酬失,两败俱伤。
-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长远看得不酬失。
- 为了短期GDP增长牺牲环境,得不酬失。
文学化表达
- 人生如棋,若只顾眼前一子之利,终将得不酬失。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形容“完全没有得到”(正确应为“一无所获”)。
- 错误例句:他努力半天,得不酬失,什么也没拿到。
-
混淆近义词:与“因噎废食”混用。
- 错误例句: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这是得不酬失。(应为“因噎废食”)
-
过度夸张:用于描述微小损失。
- 错误例句:忘带公交卡多花两块钱,得不酬失啊!(程度过轻)
总结:“得不酬失”强调得失的严重失衡,需用于代价显著高于收益的场景,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发屋求狸
“发屋求狸”是一个成语,发音为fā wù qiú lí。其含义为了追求小利而损害大的利益,比喻贪图小利而损害大局,出自《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损公肥私、贪图小利等。反义词包括顾全大局、舍生取义、着眼未来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其正确的语境和避免错误用法,以恰当地表达意思。文中还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例句等详细介绍。
金瓶落井
本文介绍了成语“金瓶落井”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相关内容,同时给出了一些例句来加深理解。文章指出,在运用金瓶落井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乱改词语、滥用比喻和与其他成语混用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因小失大或得不偿失的情况,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细心谨慎,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得不偿丧
“得不偿丧”是一个成语,指所得到的东西与付出的代价或所遭受的损失不相称,反而损失更加惨重。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大损失的愚蠢行为。其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当语境下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用于形容非贪图小利的情况。示例中的句子描绘了因贪图小利而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境。
贪小失大是什么意思
贪小失大的读音贪小失大读音为:tān xiǎo shī dà,其中“贪”和“失”是常用字,而“小”和“大”则是形容词。贪小失大的含义“贪小失大”的含义是指因为贪图眼前的小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或更大的损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或后果。贪小失大的典故“贪小失大”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农民,他在田里捡到一块金子,非常高兴地拿回家。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块金子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原来这块金子是属于一位富人的,农民的贪图小利导致了他被富人追捕,最终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和自由。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左传》、《史记》等古
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什么意思
偷鸡不着蚀把米的读音读音:tó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含义“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一句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本想占小便宜,结果却损失更多。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偷鸡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自己的米。它常用来形容那些贪图小利,却最终因小失大的人或行为。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从前有个人想偷鸡,但没成功,反而被鸡啄了一下。他为了报复,就顺手拿了一把米去引诱鸡,但最终不但没有得到鸡,还把米给弄丢了。这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贪图小利反而损失更多的情形。偷鸡不着蚀把米的近义词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反义词一举两得互利共赢
折足覆餸是什么意思
折足覆餸的读音读音:zhé zú fù sòng标注拼音:zhé(第二声),zú(第二声),fù(第四声),sòng(第四声)折足覆餸的含义“折足覆餸”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折断脚来覆盖食物”。它用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也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重大损失的愚蠢和可悲的结局。折足覆餸的典故此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个人在吃饭时,因为贪图多拿食物而把脚折断,结果无法继续吃饭,反而失去了更多的食物。这个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小利而忽略了更大的损失。折足覆餸的近义词得不偿失饮鸩止渴自食其果损人害己这些词语都表示因小失大、愚蠢的行为或结果。折足覆餸的反义词顾全大局权衡利弊明智
亡羊得牛是什么意思
亡羊得牛的读音读音:wáng yáng dé niú拼音注音:wáng yáng /de/ niú亡羊得牛的含义含义:指在失去羊之后,反而得到了牛。形容损失与收获不成比例,或者先失后得,最终结果比预期好。解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经历一些损失或挫折后,最终却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或回报。它传达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即即使遭遇了不幸或损失,也不应灰心丧气,因为更好的结果可能正在等待着我们。亡羊得牛的典故典故: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羊是常见的家畜之一,而牛则更为珍贵。因此,当人们失去一只羊后,如果能够得到一头牛,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成语可能源自于民间流
有损无益是什么意思
有损无益的读音"有损无益"的读音为yǒu sǔn wú yì,其中“损”读sǔn,意为损失或减少;“无”读wú,表示没有;“益”读yì,意为利益或好处。有损无益的含义“有损无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些行为或做法会损害自身或者带来负面影响,而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或好处。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理智、不划算的行为。有损无益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古代,有些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或满足某种欲望,而做出了对自己有害的行为,比如过度饮酒、吸烟等,这些行为虽然暂时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但却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因此,人们常用“有
拔葵啖枣
拔葵啖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kuí dàn zǎo。它用来形容贪小便宜、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比喻只追求微小利益而忽视更大的利益或整体利益。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拔葵啖枣的近义词包括贪小失大、目光短浅等,反义词则为高瞻远瞩、大公无私等。该成语错误用法是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影响,只关注微小细节。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实际情况决定。
火中取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火中取栗”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火中取栗”比喻甘冒风险、不计代价追求某种利益,最终却得不到好处的行为。同时,提供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例子,并指出了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用法,以避免对成语的误解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