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廪倾囷:倾囊相助的慷慨之举
读音
dào lǐn qīng qūn
含义
- 倒:翻转,倾倒。
- 廪:粮仓,古代存放粮食的仓库。
- 倾:全部倒出,毫无保留。
- 囷:圆形的谷仓。
整体含义:形容人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的财物或知识帮助他人,如同把整个粮仓的粮食都倒出来一样。
典故
- 《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东汉名士范冉(字史云)家境贫寒,但仍尽力帮助他人。友人张奂曾形容他“倒廪倾囷”,意指他即使自己贫困,仍愿倾尽所有助人。
- 《晋书·王导传》:东晋名臣王导在朝廷危难时,散尽家财资助国家,时人赞其“倒廪倾囷,以济时艰”。
近义词
- 倾囊相助:拿出所有财物帮助别人。
- 慷慨解囊:大方地拿出钱财资助他人。
- 仗义疏财:重义气,轻钱财,乐于助人。
- 乐善好施: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
反义词
- 一毛不拔:形容极其吝啬,连一根毛都不愿付出。
-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利益都要计较,形容吝啬小气。
- 守财奴:指只知积攒钱财而不愿花费的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捐给了灾区,真是“倒廪倾囷”啊!
- 老师表扬小红“倒廪倾囷”,因为她把所有的彩笔都借给了同学。
-
小学高年级:
- 这位慈善家“倒廪倾囷”,资助了许多贫困学生上学。
- 疫情期间,许多企业“倒廪倾囷”,捐赠了大量物资。
-
初中:
- 诸葛亮为蜀汉“倒廪倾囷”,耗尽毕生心血。
- 他虽不富裕,但朋友有难时总能“倒廪倾囷”,令人敬佩。
-
高中及以上:
- 在国家危难之际,许多爱国商人“倒廪倾囷”,支援抗战。
- 这位学者“倒廪倾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分享给同行。
错误用法
-
形容吝啬:
- ❌ 他很小气,从来不肯“倒廪倾囷”。(错误,该成语形容慷慨,不能用于吝啬。)
-
用于贬义:
- ❌ 他“倒廪倾囷”地贪污公款。(错误,成语本身含褒义,不能用于负面行为。)
-
形容浪费:
- ❌ 他吃饭时“倒廪倾囷”,把饭菜都倒掉了。(错误,成语指慷慨助人,而非浪费。)
总结:“倒廪倾囷”是一个褒义成语,常用于赞美无私奉献、慷慨助人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秋毫见捐是什么意思
秋毫见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微小事物的捐助或捐赠。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慈善行为,表示一种慷慨解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秋毫见捐的读音为qiū háo jiàn juān,其典故源于一位连最微小的物品都愿意捐赠的仁慈富人。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则是吝啬小气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这个成语,避免与其他意思混淆。文章中的主人公总是秋毫见捐,乐于分享和捐赠,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纳之吝
“出纳之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ū nà zhī lìn,形容人言谈举止过于吝啬,不愿多说话或付出。该成语源自古代,用于形容那些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节俭、缺乏交流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节俭寡言、沉默寡言等,反义词则为慷慨激昂、畅所欲言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关于“出纳之吝”的详细介绍和例句。
轻财好施是什么意思
“轻财好施”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乐于施舍财物,具备慷慨大度和仁爱之心的品质。这个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季布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仁慈大度、乐善好施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表面大方但内心有不良动机的行为。正确用法是描述那些真正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人。
出内之吝
本文主要介绍了“出内之吝”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于付出、奉献或分享有所保留、吝啬的心态。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提供了例句来展示其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和理解该成语。
拔毛济世
拔毛济世是一个成语,读音清晰,表达通过捐献、助人等行为将个人力量贡献出来,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其源于古代慈善行为,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感。拔毛济世的近义词有济世安民、利国利民、舍己为人等。反义词包括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贬义或不当场合的使用,要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倒箧倾筐
“倒箧倾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qiān qīng kuāng,用来形容人慷慨大方,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人。该成语源于古代民间故事或历史事件,形象地描绘了将物品全部倒出的情景。它的近义词包括倾囊相助、慷慨解囊和倾其所有等,反义词则包括斤斤计较、吝啬小气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过度夸张或用于形容小气、吝啬的行为。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慷慨解囊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慷慨解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毫不吝啬地拿出钱财来帮助别人,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描写,如《史记》中的记载。近义词包括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等,反义词为一毛不拔、斤斤计较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示,包括使用不当场合和误用为贬义的情况。通过本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乐善好施是什么意思
“乐善好施”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的褒义词,表示乐于做善事、乐于帮助他人。这个成语强调人的善良、慷慨及愿意援助他人的品德。它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都与之相关。其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仁慈善良等。反义词则为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在正确使用场合下,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绘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或企业文化。然而,错误使用可能导致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及搭配不当。正确的使用方式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慷慨输将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慷慨输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地给予他人财物或帮助。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包括锱铢必较、吝啬小气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
解骖推食是什么意思
解骖推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ě cān tuī shí,形容人的仁慈、慷慨大方的品质。最早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指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人脱离困境。近义词有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则是铁石心肠、自私自利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场合,避免误用。该成语通过描绘解除他人困境的行为,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