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内之吝
读音
chū nèi zhī lìn
含义
- 出:拿出、给予。
- 内:指内部、自己的财物或资源。
- 吝:吝啬、舍不得。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付出自己的财物或资源时非常吝啬,舍不得给予他人。
典故
- 《左传·昭公十三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在分配财物时极其吝啬,不愿分给他人,被批评为“出内之吝”。 - 《论语·雍也》:
孔子评价某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里的“吝”即指“出内之吝”,强调吝啬的品德不可取。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记载一位富人因过于吝啬,最终众叛亲离的故事,讽刺“出内之吝”的危害。
近义词
- 一毛不拔:形容极其吝啬,连一根毛都不愿拔下。
- 锱铢必较:形容对极小的利益也要计较,不肯吃亏。
- 爱财如命:形容把钱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舍不得花用。
- 守财奴:指只知积攒钱财却舍不得使用的人。
反义词
- 慷慨解囊:形容大方地拿出钱财帮助他人。
- 乐善好施:形容乐于行善,喜欢施舍财物。
- 挥金如土:形容花钱大方,毫不吝啬。
- 仗义疏财:形容重义气,愿意散财助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从不分享零食,真是出内之吝。
- 妈妈说我不能出内之吝,要学会分享玩具。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连一支铅笔都不愿借给同学,真是出内之吝。
- 出内之吝的人很难交到朋友。
-
初中:
- 那位老板对员工非常苛刻,工资给得极少,简直是出内之吝。
- 出内之吝的性格会让别人觉得你很小气。
-
高中:
- 历史上许多失败的政治家,往往因为出内之吝而失去民心。
- 出内之吝的商人虽然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信誉。
-
大学及以上:
- 在团队合作中,出内之吝的态度会阻碍整体发展。
- 出内之吝的管理者很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出手大方”:
- ❌ 他经常请客吃饭,真是出内之吝。(正确应为“慷慨大方”)
-
误用为“节俭”:
- ❌ 她生活很节省,从不浪费,真是出内之吝。(正确应为“勤俭节约”)
-
误用为“谨慎”:
- ❌ 他做事很小心,从不冒险,有点出内之吝。(正确应为“谨小慎微”)
-
误用为“自私”:
- ❌ 他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真是出内之吝。(正确应为“自私自利”)
-
误用为“吝啬时间”:
- ❌ 他连一分钟都不愿多等,真是出内之吝。(正确应为“惜时如金”)
总结:“出内之吝”专指在财物或资源上的吝啬,不能泛用于其他方面的吝啬或谨慎。
你可能感兴趣
出纳之吝是什么意思
“出纳之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ū nà zhī lìn,形容人言谈举止过于吝啬,不愿多说话或付出。该成语源自古代,用于形容那些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节俭、缺乏交流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节俭寡言、沉默寡言等,反义词则为慷慨激昂、畅所欲言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关于“出纳之吝”的详细介绍和例句。
不拔一毛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拔一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非常吝啬,连一根毛都不愿意拔出来。文章通过多个角度阐述了不拔一毛的概念,并配以例句说明。同时,强调了该成语的贬义色彩,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秤薪而爨
本文介绍了成语“秤薪而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成语原意是形容烧火做饭时精确计算柴草重量以节约资源,现常用来比喻精打细算、注重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避免滥用或误用。
视财如命是什么意思
视财如命的读音视财如命,读音为shì cái rú mìng,其中“shì”为第四声,“cái”为第二声,“rú”为第二声,“mìng”为第四声。视财如命的含义“视财如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把财物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形容人非常看重财富,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它表达了一个人对金钱的极度重视和渴望,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贪财、贪得无厌的人。视财如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社会对财富的极度追求和重视。在古代社会,财富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很多人把财富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对财富的极度追求和重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文如命是什么意思
一文如命的读音拼音:yī wén rú mìng注音:一(yī)文(wén)如(rú)命(mìng)一文如命的含义“一文如命”是一个成语,形容人非常吝啬,对钱财的看重超过一切,甚至到了视钱如命的地步。这个成语强调了人对金钱的极度珍视和吝啬。一文如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古代社会,文人往往生活清贫,他们视钱财为身外之物,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然而,也有一些人过于看重钱财,甚至到了“一文不舍”的地步。他们对于每一文钱都非常珍视,舍不得花费一分一毫。这种行为被形容为“一文如命”。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在故事中,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连一根针、一个线头
鄙吝复萌
“鄙吝复萌”是指气量狭小、心胸狭窄的毛病再次发作,表示一个人在经历改变后,再次表现出心胸狭窄的特点。该成语来源于两个典故,分别描述了因小事变得心胸狭窄的人和失去宽容豁达态度的官员。其近义词包括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等,反义词为心胸开阔、大度宽容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鄙吝复萌的具体表现,错误用法示例则强调了不应过度标签化和误解该成语的含义。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免表现出鄙吝复萌的特点,注重培养气量和胸怀。
慷慨输将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慷慨输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地给予他人财物或帮助。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包括锱铢必较、吝啬小气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
小家子气是什么意思
小家子气的读音小家子气的拼音是xiǎo jiā zi qì,其中“小”读第三声,“家”读第一声,“子”读第三声,“气”读第四声。小家子气的含义“小家子气”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显得不够大方得体,缺乏开阔的胸怀和气度,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态度或行为显得过于拘谨、小气、缺乏风度。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品或场景显得不够大气、不够气派。小家子气的典故“小家子气”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这种气质的人或事物,并逐渐形成这个成语。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用“大家风范”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非凡,相比之下,“小家子气”则成为了与之相反的形容词。小家子气的近义词小气:形容人过于吝啬
拔毛济世
拔毛济世是一个成语,读音清晰,表达通过捐献、助人等行为将个人力量贡献出来,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其源于古代慈善行为,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感。拔毛济世的近义词有济世安民、利国利民、舍己为人等。反义词包括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贬义或不当场合的使用,要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一钱如命是什么意思
一钱如命的读音一钱如命的拼音是: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的含义“一钱如命”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非常吝啬,把钱财看得非常重,甚至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如同性命一样重要。形容一个人非常节俭,甚至到了过分节俭的地步。一钱如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相传,在古代有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每天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穿衣吃饭都非常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有一天,他的朋友来访,想借他一点钱用用,但这个人却不肯借出他的钱,甚至认为每一文钱都非常重要,以至于他的朋友就讽刺他“一钱如命”。这个成语后来就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一个人非常节俭的常用说法。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个富人非常吝啬,他甚